【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以往,多使用Si02作为层间绝缘膜材料,但90nm节点以下的用于 解决布线延迟问题的层间绝缘膜材料正在由Si02向低介电常数材料 (low-k)转变。当蚀刻这样的低介电常数膜以形成微细加工的槽或孔 时,作为蚀刻所用的抗蚀剂材料,提出了使用波长比以往使用的KrF 抗蚀剂材料更短的更适于高精度加工的ArF抗蚀剂材料(例如,参照 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l:特开2005-72518号公报(段落(0005 )的记载等)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但是,ArF抗蚀剂材料通常缺少耐等离子体性,所以随着曝光图 案变微细,在等离子体蚀刻中受损伤而容易变形。该变形直接被蚀刻 转印到抗蚀剂下的低介电常数膜上,从而产生在低介电常数膜上经微 细加工得到的槽或孔的边缘易出现条痕等粗糙(不规则)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点的、不 产生抗蚀剂损伤的。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的是通过蚀刻气体, 一边在设 在层间绝缘膜上的ArF抗蚀剂或KrF抗蚀剂上形成聚合物膜, 一边对 层间绝缘膜进行微细加工的,其特征在于, 在0. ...
【技术保护点】
层间绝缘膜的干式蚀刻方法,其通过蚀刻气体,一边在设在层间绝缘膜上的ArF抗蚀剂或KrF抗蚀剂上形成聚合物膜,一边对层间绝缘膜进行微细加工,其特征在于, 在0.5Pa以下的压力下导入上述蚀刻气体,一边形成聚合物膜,一边进行蚀刻;所述聚合物膜的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分光光度计测定的光谱中,在1200cm↑[-1]附近有C-F键的峰、在1600cm↑[-1]附近有C-N键的峰和在3300cm↑[-1]附近有C-H键的峰。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6-5-24 143868/20061. 层间绝缘膜的干式蚀刻方法,其通过蚀刻气体,一边在设在层间绝缘膜上的ArF抗蚀剂或KrF抗蚀剂上形成聚合物膜,一边对层间绝缘膜进行微细加工,其特征在于,在0. 5Pa以下的压力下导入上述蚀刻气体,一边形成聚合物膜,一边进行蚀刻;所述聚合物膜的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分光光度计测定的光谱中,在1200cm-1附近有C-F键的峰、在1600cm-1附近有C-N键的峰和在3300cm-1附近有C-H键的峰。2. 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间绝缘膜的干式蚀刻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蚀刻气体包括CF系气体、含N气体、和低级烃气体。3. 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间绝缘膜的干式蚀刻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蚀刻气体包括cjyiz气体、和含N气体。4. 权利要求2所述的层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川泰宏,邹红红,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爱发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