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膜生产用双层共挤流延机混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1112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2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薄膜生产用双层共挤流延机混冷却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冷却箱,所述冷却箱的内侧设置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支撑组件,所述冷却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右侧固定活动连接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箱的内侧设置有动力组件,动力组件的外侧螺纹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冷却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上设置有传输管,所述固定杆的底部设置有制冷管,所述冷却箱的右侧设置有水冷装置。该薄膜生产用双层共挤流延机混冷却装置,从而解决了薄膜生产的时候由于冷却机构的不可调节造成的冷却效果差,且出风不均匀导致薄膜生产的品质降低。匀导致薄膜生产的品质降低。匀导致薄膜生产的品质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膜生产用双层共挤流延机混冷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薄膜
,具体为一种薄膜生产用双层共挤流延机混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薄膜是一种薄而软的透明薄片,用塑料、胶粘剂、橡胶或其他材料制成,薄膜科学上的解释为:由原子,分子或离子沉积在基片表面形成的2维材料。
[0003]现有的薄膜生产的时候由于冷却装置的单一和不可调节,降低了薄膜生产的速度和质量,由于冷却不均导致薄膜生产的品质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薄膜生产用双层共挤流延机混冷却装置,具备单一和不可调节等优点,解决了由于冷却装置的单一和不可调节,冷却不均导致薄膜生产的品质降低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便于调节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薄膜生产用双层共挤流延机混冷却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冷却箱,所述冷却箱的内侧设置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支撑组件,所述冷却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右侧固定活动连接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箱的内侧设置有动力组件,动力组件的外侧螺纹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冷却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上设置有传输管,所述固定杆的底部设置有制冷管,所述冷却箱的右侧设置有水冷装置。
[0006]进一步,所述支撑板包括底板和数量为四个的底座,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
[0007]进一步,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件和冷却辊,所述液压杆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支撑件,支撑件上设置有冷却辊。
[0008]进一步,所述制冷管包括长管和弧形出风管,所述冷却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长管,长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弧形出风管。
[0009]进一步,所述动力组件包括保护盒、电机和丝杆,所述冷却箱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保护盒,保护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贯穿冷却箱并延伸至其顶部的丝杆。
[0010]进一步,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冷却腔和冷风机,所述冷却腔与冷却管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另一侧与冷却管固定连接。
[0011]进一步,所述水冷装置包括放置板、水箱、雾化喷头和集水箱,所述冷却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放置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箱,水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贯穿放置板的雾化喷头,所述放置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集水箱。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薄膜生产用双层共挤流延机混冷却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该薄膜生产用双层共挤流延机混冷却装置,通过支撑板上设置有冷却箱、液压杆、液压杆、限位杆、冷却管、动力组件、固定杆、冷却机构、传输管、制冷管和水冷装置,从而解决了薄膜生产的时候由于冷却机构的不可调节造成的冷却效果差,且出风不均匀导致薄膜生产的品质降低。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剖视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结构正视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结构侧视示意图。
[0017]图中:1支撑板、2冷却箱、3液压杆、4支撑组件、5限位杆、6冷却管、7动力组件、8固定杆、9冷却机构、10传输管、11制冷管、12水冷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

3,一种薄膜生产用双层共挤流延机混冷却装置,包括支撑板1,支撑板1包括底板和数量为四个的底座,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且底座的数量为四个,便于装置支撑的更加稳定,支撑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冷却箱2,冷却箱2的内侧设置有液压杆3,液压杆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支撑组件4,支撑组件4包括支撑件和冷却辊,液压杆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支撑件,支撑件上设置有冷却辊,便于利用液压杆3调整支撑组件4的高度,且支撑组件4有若干个,冷却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5,限位杆5的右侧固定活动连接有冷却管6,冷却箱2的内侧设置有动力组件7,动力组件7包括保护盒、电机和丝杆,冷却箱2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保护盒,保护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贯穿冷却箱2并延伸至其顶部的丝杆,固定杆8的内部开设有螺纹孔,丝杆通过螺纹孔与丝杆螺纹连接,动力组件7的外侧螺纹连接有固定杆8,冷却管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冷却机构9,冷却机构9上设置有传输管10,固定杆8的底部设置有制冷管11,冷却机构9包括冷却腔和冷风机,冷却腔与冷却管6固定连接,固定杆8的另一侧与冷却管6固定连接,便于驱动动力组件7时带动冷却管6和制冷管11向下移动,达到调整制冷装置高度的目的,制冷管11包括长管和弧形出风管,冷却管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长管,长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弧形出风管,便于利用弧形出风管对冷却辊上的薄膜进行风冷,且形状吻合增加制冷效果,长管的外侧设置有温度测量仪,冷却箱2的右侧设置有水冷装置12,水冷装置12包括放置板、水箱、雾化喷头13和集水箱14,冷却箱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放置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箱,水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贯穿放置板的雾化喷头13,放置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集水箱14,且集水箱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水管,出水管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阀门,
[0020]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当薄膜在支撑组件4上进行传输时,方便启动液压杆3对支撑组件4上薄膜进行调整高度更加方便,提高冷却效果,而且在使用前启动冷却机构9使得冷气通过传输管10进入到冷却管6的内部,且进入到制冷管11的内部,且启动动力组件7带动
固定杆8、冷却管6和制冷管11,向下移动靠近支撑组件4,可以迅速增加冷却效果,提高薄膜的生产品质,冷却后利用水冷装置12对支撑组件4上的薄膜进行再次的水冷,使得水冷效果完全达到整体的提高。
[0021]上述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
[0022]该薄膜生产用双层共挤流延机混冷却装置,通过支撑板1上设置有冷却箱2、液压杆3、液压杆4、限位杆5、冷却管6、动力组件7、固定杆8、冷却机构9、传输管10、制冷管11和水冷装置12,从而解决了薄膜生产的时候由于冷却机构9的不可调节造成的冷却效果差,且出风不均匀导致薄膜生产的品质降低。
[002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膜生产用双层共挤流延机混冷却装置,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冷却箱(2),所述冷却箱(2)的内侧设置有液压杆(3),所述液压杆(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支撑组件(4),所述冷却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5),所述限位杆(5)的右侧固定活动连接有冷却管(6),所述冷却箱(2)的内侧设置有动力组件(7),动力组件(7)的外侧螺纹连接有固定杆(8),所述冷却管(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冷却机构(9),所述冷却机构(9)上设置有传输管(10),所述固定杆(8)的底部设置有制冷管(11),所述冷却箱(2)的右侧设置有水冷装置(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膜生产用双层共挤流延机混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包括底板和数量为四个的底座,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薄膜生产用双层共挤流延机混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4)包括支撑件和冷却辊,所述液压杆(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支撑件,支撑件上设置有冷却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长春颜香港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立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