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可拆装的桥墩防撞系统与安装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28580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可拆装的桥墩防撞系统与安装方法,包括第一防撞组件和第二防撞组件,所述第一防撞组件套设在桥墩上,所述第一防撞组件可相对所述桥墩竖直移动,所述第一防撞组件内设置有填充单元;所述第二防撞组件套设在所述第一防撞组件上,所述第一防撞组件和所述第二防撞组件可相对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切实有效地保护多种类型的桥墩,可随水位变化上下移动,调节保护位置,在发生碰撞时可诱导船头转向并实现分级碰撞,降低桥墩径向冲击力的同时尽可能的保护船舶。尽可能的保护船舶。尽可能的保护船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可拆装的桥墩防撞系统与安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安全防护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可拆装的桥墩防撞系统与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跨越航道桥梁是铁路、公路、城市道路、水路等交通运输通道的咽喉节点,由于部分早期建设的桥梁通航净空尺度较小、防撞标准较低、个别桥梁未按要求设置防撞设施、船舶大型化发展等原因,近年来一些桥梁与船舶不匹配的安全风险凸显,多次发生船舶碰撞桥梁的事故,直接影响到交通运输的安全和畅通,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0003]考虑到桥梁情况各不相同,《船舶碰撞桥梁隐患治理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坚持预防第一,以问题为导向,多措并举解决存在的问题,明确提出对桥梁抗船舶碰撞性能不足的,应优先采取设置防撞设施等方式提升抗撞性能。
[0004]从现实的事故来分析传统防撞设施及其需要改进的方向:采用柔性耗能原理设计的装置可以诱导船头转向从而同时保护船、桥两者;采用浮性原理设计的装置能随水位变化从而自动保持与船舶接触的最佳位置。但上述装置均需要针对桥墩墩型定制,施工安装较为困难,后期维修、更换成本较高。
[0005]鉴于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可拆装的桥墩防撞系统,包括第一防撞组件和第二防撞组件,所述第一防撞组件套设在桥墩上,所述第一防撞组件可相对所述桥墩竖直移动,所述第一防撞组件内设置有填充单元;所述第二防撞组件套设在所述第一防撞组件上,所述第一防撞组件和所述第二防撞组件可相对转动。
[0007]较佳的,所述填充单元采用浮力材料或沙袋。
[0008]较佳的,所述第一防撞组件整体设置为圆柱形筒状结构,所述第一防撞组件包括若干缓冲带、热塑性填充物、若干环形滑动轨道和支撑杆件,所述缓冲带套设在所述桥墩上,所述环形滑动轨道套设在所述缓冲带上,所述环形滑动轨道和所述缓冲带之间通过所述热塑性填充物填充固定,所述支撑杆件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相邻的两所述环形滑动轨道。
[0009]较佳的,所述环形滑动轨道外侧面设有水平滑动槽,所述第二防撞组件滑动连接在所述水平滑动槽上。
[0010]较佳的,所述填充单元设置在相邻的两所述缓冲带之间。
[0011]较佳的,所述第二防撞组件包括若干吸能单元,相邻所述吸能单元通过连接器连接以形成套设在所述环形滑动轨道上的环形件,所述吸能单元设置为扇形件,所述吸能单元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连接器的连接扣锁,所述吸能单元内圆弧端面上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设置在所述水平滑动槽内,所述导向块可沿所述水平滑动槽滑动,所述吸能单元
外圆弧端面上设置有鱼鳍状的导向吸震板。
[0012]较佳的,所述吸能单元内部为吸震材料泡沫铝,外壳采用Q345钢。
[0013]较佳的,所述导向吸震板内设置加强内板,所述导向吸震板由氯丁橡胶外壳包裹内部的相同形状的所述加强内板构成。
[0014]较佳的,所述连接扣锁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吸能单元内部,所述吸能单元内包括牵引梁、坐板,所述牵引梁对应所述吸能单元的外圆弧端面和内圆弧端面设置,两所述牵引梁均设置有所述坐板,沿所述坐板圆弧排布有若干定位孔,所述连接扣锁设置在所述吸能单元内的端部设置有定位器,所述定位器上设置有调节孔,所述调节孔和所述定位孔对应设置,通过定位螺栓穿过所述调节孔和所述定位孔进行连接。
[0015]较佳的,所述牵引梁的两端对应所述连接扣锁还设置有冲击座和皮卡汀尼导轨。
[0016]与现有技术比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可切实有效地保护多种类型的桥墩,可随水位变化上下移动,调节保护位置,在发生碰撞时可诱导船头转向并实现分级碰撞,降低桥墩径向冲击力的同时尽可能的保护船舶。本装置实现了较高程度的模块化,当装置受损后可快速更换相关元件继续工作,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后期维护成本,此外,可拆除第二防撞装置的浮性元件并用特制沙袋代替,经简单改装后移至路面实现对高架桥桥墩的保护。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所述新型可拆装的桥墩防撞系统的结构视图;
[0018]图2为所述第一防撞组件的结构视图;
[0019]图3为所述第一防撞组件的结构视图;
[0020]图4为所述第二防撞组件的结构视图;
[0021]图5为所述吸能单元的结构视图;
[0022]图6为所述吸能单元的结构剖视图。
[0023]图中数字表示:
[0024]0‑
桥墩;10

第一防撞组件;11

缓冲带;12

热塑性填充物;13

滑动轨道;14

支撑杆件;20

填充单元;30

第二防撞组件;31

连接扣锁;32

吸能单元;40

定位器;41

冲击座;42

皮卡汀尼导轨;43

坐座;44

牵引梁;45

定位孔;46

定位螺栓;50

连接器;111

上缓冲带;112

下缓冲带;121

上填充物;122

下填充物;131

上滑动轨道;132

下滑动轨道;133

水平滑动槽;321

导向块;322

吸能材料;323

导向吸震板;3231

加强内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0026]如图1所示,图1为所述新型可拆装的桥墩防撞系统的结构视图。本专利技术所述新型可拆装的桥墩防撞系统包括第一防撞组件10和第二防撞组件30,所述第一防撞组件10套设在桥墩0上,所述第一防撞组件10可相对所述桥墩0竖直移动,所述第一防撞组件10内设置有填充单元20;所述第二防撞组件30套设在所述第一防撞组件10上,所述第一防撞组件10和所述第二防撞组件30可相对转动。
[0027]较佳的,所述填充单元20可采用浮力材料或沙袋。
[0028]如图2、图3所示,图2为所述第一防撞组件的结构视图;图3为所述第一防撞组件的结构视图。
[0029]所述第一防撞组件10整体设置为圆柱形筒状结构,具体的,所述第一防撞组件10包括若干缓冲带11、热塑性填充物12、若干环形滑动轨道13和支撑杆件14,所述缓冲带11套设在所述桥墩0上,所述环形滑动轨道13套设在所述缓冲带11上,所述环形滑动轨道13和所述缓冲带11之间通过所述热塑性填充物12填充固定,所述支撑杆件14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相邻的两所述环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可拆装的桥墩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防撞组件和第二防撞组件,所述第一防撞组件套设在桥墩上,所述第一防撞组件可相对所述桥墩竖直移动,所述第一防撞组件内设置有填充单元;所述第二防撞组件套设在所述第一防撞组件上,所述第一防撞组件和所述第二防撞组件可相对转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可拆装的桥墩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撞组件整体设置为圆柱形筒状结构,所述第一防撞组件包括若干缓冲带、热塑性填充物、若干环形滑动轨道和支撑杆件,所述缓冲带套设在所述桥墩上,所述环形滑动轨道套设在所述缓冲带上,所述环形滑动轨道和所述缓冲带之间通过所述热塑性填充物填充固定,所述支撑杆件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相邻的两所述环形滑动轨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可拆装的桥墩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滑动轨道外侧面设有水平滑动槽,所述第二防撞组件滑动连接在所述水平滑动槽上。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可拆装的桥墩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单元设置在相邻的两所述缓冲带之间。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可拆装的桥墩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撞组件包括若干吸能单元,相邻所述吸能单元通过连接器连接以形成套设在所述环形滑动轨道上的环形件,所述吸能单元设置为扇形件,所述吸能单元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连接器的连接扣锁,所述吸能单元内圆弧端面上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设置在所述水平滑动槽内,所述导向块可沿所述水平滑动槽滑动,所述吸能单元外圆弧端面上设置有鱼鳍状的导向吸震板。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可拆装的桥墩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单元内部为吸震材料泡沫铝,外壳采用Q345钢。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可拆装的桥墩防撞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宇白啸野刘健龙赵丁正章雯雯徐辛叶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