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BULYSIN衍生物与细胞结合分子偶联物的制剂配方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3226252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23
Tubulysin衍生物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分子偶联形成的偶联物制剂具有式(I)的结构,其中T、L、m、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TUBULYSIN衍生物与细胞结合分子偶联物的制剂配方


[0001]本专利技术申请涉及用于靶向治疗的Tubulysin衍生物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分子偶联形成的偶联物制剂。本专利技术申请还涉及包含细胞结合分子

Tubulysin衍生物偶联物的组合物在治疗癌症、自免疫系统疾病和感染性疾病上的应用。
技术背景
[0002]通过抗体或其他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剂将高活性细胞毒性药物靶向递送至人体中的特定疾病位点,可显著增加细胞毒性药物的治疗窗口,该疗法已被证明是一种极有前景的靶向治疗方法(VandenMooter,T.etalExpertOpinBiolTher.2015,15,749

60)。尤其是自美国FDA在2011年和2013年分别批准Adcetris(brentuximabvedotin)和Kadcyla(ado

trastuzumabemtansine)上市以来,几乎所有大型制药和生物技术公司都已经应用了抗体

药物偶联物(ADC)技术,靶向治疗癌症(Chari,R.etal,Angew.Chem.,Int.Ed.2014,53,3796

3827;Sievers,E.L.etal.AnnuRevMed.2013,64,15

29;Mehrling,T.FutureOncol,2015,11,549)。到目前为止,临床上大多数ADC都使用强效的微观蛋白作用剂,如美登素或澳瑞他汀类药物。少数ADC使用其他强效效应分子,如拓扑异构酶1抑制剂SN

38或DNA相互作用剂,如卡奇霉素和吡咯并苯二氮卓类(Anderl,J.etal,MethodsMolBiol.2013;1045:51

70;Thomas,A.,etal,LancetOncol.2016Jun;17(6):e254

e262)。
[0003]人们从自然界分离出一些具有生物活性的短链肽化合物,其中包括Tubulysin类(结构如下图)。Tubulysin最初由Hofle和Reichenbach等(GBFBraunschweig)从Archangiumgephyra的myxobacterial菌株的培养基里分离出来(F.Sasseetal.J.Antibiot.2000,53,879

885;WO9813375)。Tubulysin是一种抗有丝分裂肽,它能够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抑制微管蛋白的聚合,并因而诱发细胞凋亡。它们的活性突出,优于vinblastine,taxol和epothilones(Wipf,etal,Org.Lett.2004,6,4057

60;Peltier,etal,J.Am.Chem.Soc.2006,128,16018

9;Wipf,etal,Org.Lett.,2007,9,1605

1607;Wang,etal,Chem.Biol.DrugDes.2007,70,75

86;Pando,etal,Org.Lett.2009,11,5567

9),因此是可用于靶向治疗的极具潜力的先导化合物。从结构上来讲,Tubulysin由四个肽键构成,这包括N端的N

甲基哌啶酸(Mep),第二个氨基酸异亮氨酸(Ile),第三个独特的包含噻唑的tubuvaline氨基酸(Tuv),以及C端的两种可能的氨基酸tubutyrisine(Tut)或tubuphenylalanine(Tup)。
[0004][0005]TubulysinR
i
R
ii
R
iii
ACH2OCOCH2CH(CH3)2OCOCH3OHBCH2OCOCH2CH2CH3OCOCH3OHCCH2OCOCH2CH3OCOCH3OHDCH2OCOCH2CH(CH3)2OCOCH3HECH2OCOCH2CH2CH3OCOCH3HFCH2OCOCH2CH3OCOCH3HGCH2OCOCH=CH2OCOCH3OHHCH2OCOCH3OCOCH3HICH2OCOCH3OCOCH3OHUHOCOCH3HVHOHHZHOHOHPretubulysinCH3HH
[0006]目前,虽然已经有一些tubulysin化合物被合成出来,但在剂量达到所需要的治疗效果时,它们都产生出了明显的毒性作用(>20%的体重减轻)(美国专利号2010/0048490)。我们一直在致力于研制细胞表面结合分子,尤其是抗体与tubulysin衍生物的偶联物,以达到所需要的治疗效果,又能显著降低毒副作用。天然的tubulysin化合物具有极强的活性,对许多细胞系的IC
50
在10pM以下,是理想的ADC药物载荷。但是我们发现,天然tubulysin的偶联物在动物体内几乎不能被代谢,因此产生严重的肝脏毒性。简单一些的Tubulysin同系物,例如在天然tubulysin结构的最左端,用2

(二甲基氨基)
‑2‑
甲基丙酸取代1

甲基哌啶
‑2‑
酸后,所得化合物偶联抗体后,活性并未改变太多,但肝脏毒性明显降低。
[0007]由于抗体

药物偶联物和其他基于蛋白质的大分子和复杂分子可以被消化系统破坏,所以不宜口服,通常以肠道外给药,例如静脉或皮下注射等。因此,这些基于蛋白质的药物必须以液体形式给药。但是,ADC和许多其他复杂蛋白大分子在水相环境中的稳定性通常很差,这可能会降低药物的保质期,使其市场价值大大降低。因此,就稳定性,储存性和运输的便利性而言,将ADC组药物合物制备为固体的形式可能更为合适,可以在对患者给药前用溶剂复溶后再给药。蛋白质药物的固体形式包括粉剂、冷冻剂、喷雾干燥、喷雾冷冻干燥、真空干燥或超临界流体干燥的制剂。
[0008]本专利申请公开了tubulysin衍生物与细胞表面结合配体偶联物的制剂配方,具有更持久的稳定性和良好的储存性,同时也更易于运输,使用时,在给药前不久用水复溶即
可。
[0009]专利技术概述
[0010]本专利申请适于冻干的液体,冻干制剂或者冻干粉复溶后的制剂包含如下组分:式(I)中的偶联物为主要成分,重量占比0.01%

99%,0.0%

20.0%的一种或多种多元醇;0.0%

2.0%的一种或多种表面活性剂;0.0%

5.0%的一种或多种防腐剂;0.0%

30%的一种或多种氨基酸;0.0%

5.0%的一种或多种抗氧化剂;0.0%

0.3%的一种或多种金属螯合剂;0.0%~30.0%用于调节pH值在4.5~ 7.5之间的一种或多种缓冲盐;0.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冻干前的液体组合物,或者冻干的固体制剂,或冻干粉复溶后的制剂包含如下组分:式(I)中的tubulysin衍生物与细胞结合剂的偶联物为主要成分,重量占比0.01%

99%,以及0.0%

20.0%的一种或多种多元醇;0.0%

2.0%的一种或多种表面活性剂;0.0%

5.0%的一种或多种防腐剂;0.0%

30%的一种或多种氨基酸;0.0%

5.0%的一种或多种抗氧化剂;0.0%

0.3%的一种或多种金属螯合剂;0.0%~30.0%用于调节pH值在4.5~7.5之间的一种或多种缓冲盐;0.0%

30.0%一种或多种等渗剂,在病人给药前药物复溶时,可使渗透压保持为250至350mOsm。.其中tubulysin衍生物偶联物具有如式(I)的结构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水合物或水合盐;或这些化合物的多晶型晶体结构;或其同位素,旋光异构体,外消旋体,非对映异构体或对映异构体;其中T为靶向分子或细胞结合分子;L是可释放的连接子;
‑‑‑‑‑
是连接键,通过它L独立地连接到括号内的原子;n为1

20,m为1

10;其中T是抗体;单链抗体;与靶细胞结合的抗体片段、单克隆抗体、单链单克隆抗体、结合靶细胞的单克隆抗体片段、嵌合抗体、结合靶细胞的嵌合抗体片段、结构域抗体、结合靶细胞的结构域抗体片段、adnectin类抗体、DARPins、淋巴因子、激素、维生素、生长因子、集落刺激因子、营养转运分子(转铁蛋白)以及结合在白蛋白、聚合物、树状大分子、脂质体、纳米颗粒、囊泡或(病毒)衣壳上的细胞结合肽、蛋白质或小分子。其中连接子L具有下式结构:
‑‑
Ww—(Aa)r
‑‑
Vv—;其中:
‑‑
W
‑‑
是延展体单元;w是0或1;每个

Aa

独立地是一个氨基酸单元;r独立地是0至12的整数;
‑‑
V
‑‑
是一个间隔体单元;v为0、1或2。延展体单元W可以独立地包含自毁灭间隔体,肽单元,腙键,二硫键或硫醚键。当延展体单元(
‑‑
W
‑‑
)存在时,它连接着细胞结合分子(T)和氨基酸单元(

Aa

),若Aa不存在时,连接V。延展体单元W可以独立地包含自毁灭间隔体,肽单元,腙键,二硫键或硫醚键。连接至T的W具有如下结构:
其中R
20
,R
21
独立地选自

C1~C9亚烷基



C1~C7碳环基



O

(

(C1~C8烷基)



亚芳基



C1~C9亚烷基

亚芳基



亚芳基,

C1~C9亚烷基,

C1~C9亚烷基

(C1~C8碳环基)



(C3~C8碳环基)

C1~C9亚烷基



C3~C8杂环基



C1~C
10
亚烷基

(C3~C8杂环基)



(C3~C8杂环基)

C1~C9亚烷基



(CH2CH2O)
k



(CH(CH3)CH2O)
k

以及

(CH2CH2O)
k

CH2‑
;k为1

20之间的整数;R

和R”独立地为H或CH3。当隔离体(

V

)存在时,氨基酸单元存在时,它连接氨基酸单元和有丝分裂剂。或者,当氨基酸单元缺失时,隔离体单元连接延伸体单元和有丝分裂剂。当氨基酸单元和延伸体单元均缺失时,隔离体单元连接有丝分裂剂和结合分子(T)。隔离体单元中可以包含一些官能团,以提高本发明中偶联物的水溶性,生物传送,获得适宜的肾清除,摄入,吸收,生物分布,和/或生物利用度。隔离体有两种基本类型:自毁灭型和非自毁灭型。有丝分裂剂

连接子

细胞结合分子或有丝分裂剂

连接子的氨基酸单元断裂,特别是被酶解之后,部分或全部的非自毁灭型隔离体仍然连接在有丝分裂剂上。自毁灭型包括电子结构类似于对氨基苄基氨基甲酰基(PAB)的芳香基团,2

氨基咪唑
‑5‑
甲醇衍生物,杂环PAB衍生物,β

葡糖醛酸,邻或对氨基苄基缩醛,或以下结构之一:结构之一:其中用(*)标记的原子是其它隔离体,可释放的连接子单元,有丝分裂剂,和/或结合分子T的连接点;X、Y和Z3独立地为NH,O或S;Z2独立地为H、NH、O或S;v为0或1;Q独立地为H,OH,C1~C6烷基、(OCH2CH2)
n
、F、Cl、Br、I、OR
17
、SR
17
、NR
17
R
18
、N=NR
17
、N=R
17
、NR
17
R
18
、NO2、SOR
17
R
18
、SO2R
17
、SO3R
17
、OSO3R
17
、PR
17
R
18
、POR
17
R
18
、PO2R
17
R
18
、OPO(OR
17
)(OR
18
)、OCH2PO(OR
17
)(OR
18
),其中R
17
和R
18
独立地为H,C1‑
C8烷基,C2‑
C8烯烃基、炔烃基、杂烷基,C3‑
C8芳基、杂环基、碳环基、环烷基、杂环烷基、杂芳烷基、烷羰基或药用的正离子盐。非自我毁灭间隔体有如下结构:
6

马来酰亚胺己酰基(MC),马来酰亚胺丙酰基(MP),缬氨


瓜氨酸(val

cit),丙氨酸

苯丙氨酸(ala

phe),赖氨酸

苯丙氨酸(lys

phe),对氨基芐氧基

羰基(PAB),4

硫代戊酸基(SPP),4

硫丁酰基(SPDB),4

(N

马来酰亚胺甲基)环己烷

1酰基(MCC),马来酰亚胺乙基(ME),4


‑2‑
羟基磺酰基

丁酰基(2

Sulfo

SPDB),芳基硫基(PySS),(4

乙酰基)氨基苯酰基(SIAB),氧基苄硫基,氨基苄硫基,二氧基苄硫基,二氨基苄硫基,氨基氧基苄基硫基,烷氧基氨基(AOA),亚乙基氧基(EO),4

甲基
‑4‑
二硫代戊酰基(MPDP),三唑,二硫基,烷基磺酰基烷基磺酰胺,磺基双酰胺,膦二酰胺,烷基膦酰胺,
次膦酸,N

甲基膦酰胺酸,N,N'

二甲基膦酰胺酸,N,N'

二甲基膦二酰胺,肼,乙脒;肟,二乙酰肼,氨基乙基胺,氨基乙基

氨基乙基胺,氨基乙基胺,氨基乙基胺,
L

或D

,或含有1

20个相同或不同种类氨基酸的天然或非天然肽;其中“*”和是其它间隔体或可释放的连接子,有丝分裂剂和/或结合分子的连接点;m为1~10;n为1~20;X2、X3、X4、X5或X6独立地选自NH、NHNH、N(R
12
)、N(R
12
)N(R
12

)、O、S、C1‑
C6烷基,C2‑
C6杂烷基、烷基环烷基、杂环烷基;C3‑
C8芳基、芳烷基、杂环、碳环、环烷基、杂烷基环烷基、烷基羰基、杂芳基;CH2OR
12
、CH2SR
12
、CH2NHR
12
或1~8个氨基酸;其中R
12
和R
12

独立地为H、C1‑
C8烷基;C2‑
C8杂烷基、烷基环烷基、杂环烷基;C3‑
C8芳基、芳烷基、杂环、碳环、环烷基、杂烷基环烷基、烷基羰基、杂芳基、1

8个碳原子的酯、醚或酰胺;或式(OCH2CH2)p或(OCH2CH(CH3))p的聚乙烯氧基单元,其中p为0至约1000的整数,或它们的组合。可断裂连接子L中包含至少一个在生理条件下被破坏的键或pH、酸、碱、氧化作用、代谢、生化或酶不稳定的键,其具有以下结构之一:

(CR
15
R
16
)
m
(Aa)r(CR
17
R
18
)
n
(OCH2CH2)
t



(CR
15
R
16
)
m
(CR
17
R
18
)
n
(Aa)
r
(OCH2CH2)
t



(Aa)
r

(CR
15
R
16
)
m
(CR
17
R
18
)
n
(OCH2CH2)
t



(CR
15
R
16
)
m
(CR
17
R
18
)
n
(OCH2CH2)
r
(Aa)
t



(CR
15
R
16
)
m
(CR
17
=CR
18
)(CR
19
R
20
)
n
(Aa)
t
(OCH2CH2)
r



(CR
15
R
16
)
m
(NR
11
CO)(Aa)
t
(CR
19
R
20
)
n

(OCH2CH2)
r



(CR
15
R
16
)
m
(Aa)
t
(NR
21
CO)(CR
19
R
20
)
n
(OCH2CH2)
r



(CR
15
R
16
)
m
(OCO)(Aa)
t

(CR
19
R
20
)
n
(OCH2CH2)
r



(CR
15
R
16
)
m
(OCNR
17
)(Aa)
t
(CR
19
R
20
)
n
(OCH2CH2)
r



(CR
15
R
16
)
m

(CO)(Aa)
t

(CR
19
R
20
)
n
(OCH2CH2)
r



(CR
15
R
16
)
m
(NR
21
CO)(Aa)
t
(CR
19
R
20
)
n
(OCH2CH2)
r



(CR
15
R
16
)
m

(OCO)(Aa)
t
(CR
19
R
20
)
n

(OCH2CH2)
r



(CR
15
R
16
)
m
(OCNR
17
)(Aa)
t
(CR
19
R
20
)
n

(OCH2CH2)
r



(CR
15
R
16
)
m
(CO)(Aa)
t
(CR
19
R
20
)
n

(OCH2CH2)
r



(CR
15
R
16
)
m

苯基

CO(Aa)
t

(CR
17
R
18
)
n



(CR
15
R
16
)
m

呋喃

CO(Aa)
t
(CR
17
R
18
)
n



(CR
15
R6)
m

恶唑

CO(Aa)
t
(CR
17
R
18
)
n



(CR
15
R
16
)
m

噻唑基

CO(Aa)
t
(CCR
17
R
18
)
n



(CR
15
R
16
)
t

噻吩

CO(CR
17
R
18
)
n



(CR
15
R
16
)
t

咪唑

CO

(CR
17
R
18
)
n



(CR
15
R
16
)
t

吗啉

CO(Aa)
t

(CR
17
R
18
)
n



(CR
15
R
16
)
t

呱嗪

CO(Aa)
t
(CR
17
R
18
)
n



(CR
15
R
16
)
t

N

甲基呱嗪

CO(Aa)
t
(CR
17
R
18
)
n



(CR
15
R
16
)
m

(Aa)
t
苯基



(CR
15
R
16
)
m

(Aa)
t
呋喃



(CR
15
R
16
)
m

恶唑(Aa)
t



(CR
15
R
16
)
m

噻唑基(Aa)
t



(CR
15
R
16
)
m

噻吩基

(Aa)
t



(CR
15
R
16
)
m

咪唑(Aa)
t



(CR
15
R
16
)
m

吗啉

(Aa)
t



(CR
15
R
16
)
m

呱嗪

(Aa)
t



(CR
15
R
16
)
m

N

甲基呱嗪

(Aa)
t



K(CR
15
R
16
)
m
(Aa)r(CR
17
R
18
)
n
(OCH2CH2)
t



K(CR
15
R
16
)
m
(CR
17
R
18
)
n
(Aa)
r
(OCH2CH2)
t



K(Aa)
r

(CR
15
R
16
)
m
(CR
17
R
18
)
n
(OCH2CH2)
t



K(CR
15
R
16
)
m
(CR
17
R
18
)
n
(OCH2CH2)
r
(Aa)
t



K(CR
15
R
16
)
m

(CR
17
=CR
18
)(CR
19
R
20
)
n
(Aa)
t
(OCH2CH2)
r


K(CR
15
R
16
)
m
(NR
11
CO)(Aa)
t

(CR
19
R
20
)
n
(OCH2CH2)
r



K(CR5R6)
m
(Aa)
t
(NR
21
CO)(CR
19
R
20
)
n
(OCH2CH2)
r



K(CR
15
R
16
)
m

(OCO)(Aa)
t
(CR
19
R
20
)
n

(OCH2CH2)
r



K(CR
15
R
16
)
m
(OCNR
17
)(Aa)
t
(CR
19
R
20
)
n

(OCH2CH2)
r



K(CR
15
R
16
)
m
(CO)(Aa)
t

(CR
19
R
20
)
n
(OCH2CH2)
r



K(CR
15
R
16
)
m
(NR
21
CO)(Aa)
t

(CR
19
R
20
)
n

(OCH2CH2)
r



K(CR
15
R
16
)
m

(OCO)(Aa)
t
(CR
19
R
20
)
n
(OCH2CH2)
r



K(CR
15
R
16
)
m

(OCNR
17
)(Aa)
t

(CR
19
R
20
)
n
(OCH2CH2)
r



K

(CR
15
R
16
)
m
(CO)(Aa)
t
(CR
19
R
20
)
n
(OCH2CH2)
r



K(CR
15
R
16
)
m

苯基

CO(Aa)
t
(CR
17
R
18
)
n



K

(CR
15
R
16
)
m

呋喃

CO(Aa)
t
(CR
17
R
18
)
n



K(CR
15
R
16
)
m

恶唑

CO(Aa)
t
(CR
17
R
18
)
n



K(CR
15
R
16
)
m

噻唑基

CO(Aa)
t

(CR
17
R
18
)
n



K(CR
15
R
16
)
t

噻吩

CO(CR
17
R
18
)
n



K(CR
15
R
16
)
t
咪唑

CO

(CR
17
R
18
)
n



K(CR5R6)
t
吗啉

CO(Aa)
t

(CR
17
R
18
)
n



K(CR
15
R
16
)
t

呱嗪

CO(Aa)
t

(CR
17
R
18
)
n



K(CR
15
R
16
)
t

N

甲基呱


CO(Aa)
t
(CR
17
R
18
)
n



K(CR
15
R
16
)
m

(Aa)
t
苯基、

K

(CR
15
R
16
)
m

(Aa)
t
呋喃



K(CR
15
R
16
)
m

恶唑

(Aa)
t



K(CR
15
R
16
)
m

噻唑基(Aa)
t



K(CR
15
R
16
)
m

噻吩

(Aa)
t



K(CR
15
R
16
)
m

咪唑(Aa)
t



K(CR
15
R
16
)
m

吗啉(Aa)
t



K(CR
15
R
16
)
m
呱嗪(Aa)
t
G、

K(CR5R6)
m

N

甲基呱嗪(Aa)
t

;其中Aa、m、n、R
13
、R
14
和R
15
在前文已有定义;t和r独立地为0

100;R
16
、R
17
、R
18
、R
19
和R
20
独立地选自H、卤素、C1‑
C8烷基或杂烷基、C2‑
C8芳基、烯基、炔基、醚、酯、胺或酰胺、C3‑
C8芳基、这些基团均可以被以下基团所取代:一个或多个卤素、CN、NR1R2、CF3、OR1、芳基、杂环、S(O)R1、SO2R1、

CO2H、

SO3H、

OR1、

CO2R1、

CONR1、

PO2R1R2、

PO3H或P(O)R1R2R3;K是NR
12


SS



C(=O)



C(=O)NH



C(=O)O



C=NH

O



C=N

NH



C(=O)NH

NH

、O、S、Se、B、Het(具有C3‑
C
12
的杂环或杂芳环),或含有1

20个相同或不同氨基酸的肽。括号内的式(I)是tubulysin衍生物,其中R1、R2、R3、和R4独立地为C1‑
C8直链或支链烷基、烷基醇;C2‑
C8杂烷基、烷基环烷基、杂环烷基、烷基醚、羧酸烷基酯、烷基胺、烷基酯、烷基酰胺;C3‑
C8芳基、芳烷基、杂环、碳环、环烷基、杂烷基环烷基、烷基羰基;或两个R:R1R2、R3R4、R5R6、或R
12
R
13
独立地形成3~7元的碳环、环烷基、杂环、杂环烷基、芳基或杂芳基环;Y为N或C;另外,R1、R2、R3、和R4可以独立地缺省;其中R5、R6、R8和R
10
独立地选自H,直链或支链的C1‑
C4烷基或C2‑
C4杂烷基;其中R7选自H、R
14


R
14
C(=O)X1R
15
;或

R
14
X1R
15
;X1选自O、S、S

S、NH、或者NR
14
;其中R9是H、

O



OR
14


OC(=O)R
14



OC(=O)NHR
14



OC(=O)NR
14
R
15



OC(=O)R
14
SSR
15

、OP(=O)(OR
14
)

、or OR
14
OP(=O)(OR
15
);其中R
11
为H、R
14


R
14
C(=O)R
16


R
14
C(=O)X2R
16


R
14
X2R
16


R
14
C(=O)X2、其中X2是

O



S



NH



NHS(O2)、

NHS(O)、

N(R
14
)



O

R
14



S

R
14



S(=O)

R
14

、或

NHR
14

;其中R
12
为H、R
14


O



S



N

、=N

、=NNH



OH、

SH、

NH2、=NH、=NNH2、

NH(R
14
)、

OR
14


C(O)O



C(O)OR
16



COR
16


COOR
14

、C(O)NH

、C(O)NH2、C(O)NHR
14


SR
14


S(=O)R
14


P(=O)(OR
16
)2、

OP(=O)(OR
16
)2、

CH2OP(=O)(OR
16
)2、

SO2R
16
;其中R
13
为直链或支链C1‑
C
10
烷基、烷基酸、烷基酰胺、烷基胺;或C2‑
C
10
杂烷基;或C3‑
C
10
芳基;芳基是指由一个或几个环组成的芳香基团或杂芳香基团、包含一个或几个环,4至10个碳原子、优选4至6个碳原子。术语杂芳香基团是指具有一个或多个碳原子被杂原子取代、优选地一个,两个或三个碳原子被O、N、Si、Se、P或S取代,更优选地一个,两个或三个碳原子被O、S、N取代的芳香基团。术语芳基或Ar也指其中一个或几个H原子独立地被R
17
、F、Cl、Br、I、OR
16
、SR
16
、NR
16
R
17
、N=NR
16
、N=R
16
、NR
16
R
17
、NO2、SOR
16
R
17
、SO2R
16
、SO3R
16
、OSO3R
16
、PR
16
R
17
、POR
16
R
17
、PO2R
16
R
17
、OP(O)(OR
17
)2、OCH2OP(O)(OR
17
)2、OC(O)OP(O)(OR
17
)2、PO(OR
16
)(OR
17
)、OP(O)(OR
17
)OP(O)(OR
17
)2、OC(O)R
17
或OC(O)NHR
17
取代的芳香基团;其中R
14
和R
15
独立地为H;直链或支链C1‑
C8烷基;C2‑
C8烯基、炔基、杂烷基、杂环、碳环;C3‑
C8芳基、环烷基、烷基环烷基、杂环烷基、杂芳烷基、杂烷基环烷基、烷基羰基;其中R
14
为二价时,R
14
进一步地与其它1至4个氨基酸单元或(CH2CH2O)r,r为0至12的整数,或C4‑
C
12
糖苷,或C1‑
C8羧酸连接;其中R
16
为H、OH、R
14
或1

4个氨基酸单元;其中R
17
为H、直链或支链C1‑
C8烷基;C2‑
C8烯基、炔基、杂烷基、杂环;C3‑
C8芳基、碳环、环烷基、烷基环烷基、杂环烷基、杂烷基环烷基、杂芳烷基、烷基羟基或C4‑
C
12
糖苷,或药学上可用的盐;
其中用于制剂的合适缓冲液包括但不限于,有机酸盐,例如柠檬酸、抗坏血酸、葡糖酸、碳酸、酒石酸、琥珀酸、乙酸或邻苯二甲酸的钠、钾、铵或三羟乙基氨基盐,氨基丁三醇盐酸、硫酸或磷酸缓冲液。此外,氨基酸阳离子也可用作缓冲液。这些氨基酸包括但不限于,精氨酸、甘氨酸、甘氨酰甘氨酸和组氨酸。精氨酸缓冲液包括精氨酸乙酸盐、精氨酸氯化物、精氨酸磷酸盐、精氨酸硫酸盐,精氨酸琥珀酸盐等。组氨酸缓冲液包括组氨酸氯化物

精氨酸氯化物、组氨酸乙酸盐

精氨酸乙酸盐、组氨酸磷酸盐

精氨酸磷酸盐、组氨酸硫酸盐

精氨酸硫酸盐、组氨酸琥珀酸盐

精氨酸琥珀酸盐。缓冲液的pH是4.5至pH8.5,优选为约4.5至约6.5,更优选为约5.0至约6.2。缓冲液中有机酸盐的浓度为约10mM至约500mM;其中多元醇选自果糖、甘露糖、麦芽糖、乳糖、阿拉伯糖、木糖、核糖、鼠李糖、半乳糖、葡萄糖、蔗糖、海藻糖、山梨糖、松解糖、棉子糖、甘露醇、木糖醇、赤藓糖醇、麦芽糖醇、乳糖醇、赤藓糖醇、苏糖醇、山梨糖醇、甘油或L

葡萄糖酸盐及其金属盐;其中在制剂中可选的表面活性剂可选自聚山梨醇酯(聚山梨醇酯20、聚山梨醇酯40、聚山梨醇酯65、聚山梨醇酯80、聚山梨醇酯81、聚山梨醇酯85;泊洛沙姆(包括泊洛沙姆188、聚(环氧乙烷)

聚(环氧丙烷)、泊洛沙姆407或聚丙二醇

丙二醇等);Triton;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月桂基硫酸钠;辛基糖苷钠;十二烷基、肉荳蔻酰基、亚油基或硬脂基磺基甜菜碱;十二烷基、肉荳蔻酰基、亚油基或硬脂基肌氨酸;亚油酰基、肉荳蔻基或十六烷基甜菜碱;月桂酰氨基丙基、椰油酰胺丙基、亚油酰胺丙基、肉荳蔻酰基丙基、棕榈酰基丙基或异硬脂酰氨基丙基

甜菜碱;肉荳蔻酰胺丙基、棕榈酰丙基或异硬脂酰氨基丙基

二甲胺;甲基椰油酰基钠或甲基油基牛磺酸二钠;十二烷基甜菜碱、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胺、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和可可两性甘氨酸酯;异硬脂基乙基亚胺乙基硫酸盐;聚乙二醇、聚丙二醇、乙二醇和丙二醇的共聚物;其中防腐剂可选自十八烷基二甲基芐基氯化铵、六甲基氯化铵、苯扎氯铵(烷基芐基二甲基氯化铵的混合物、其中烷基为长链烷基)和芐索氯铵、苯酚、丁基和芐基醇、对羟基苯甲酸烷基酯(如甲酯或丙酯)、儿茶酚、间苯二酚、环己醇、3

戊醇和间甲酚;其中在制剂中作为填充物质或张力剂或渗透压调节剂的,合适的游离氨基酸,选自但不限于一种或多种精氨酸、胱氨酸、甘氨酸、赖氨酸、组氨酸、鸟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丙氨酸、甘氨酸谷氨酸或天冬氨酸;其中制剂中的抗氧化剂可以任选自蛋氨酸、谷胱甘肽、半胱氨酸、胱氨酸或抗坏血酸;其中任选的金属螯合剂包括:EDTA,EGTA;最终的制剂用缓冲液调节至优选的pH值,缓冲液选自HCl、H2SO4、乙酸,H3PO4、柠檬酸、NaOH、KOH、NH4OH、乙醇胺、二乙醇胺或三乙醇胺、磷酸钠、磷酸钾、柠檬酸三钠、氨基丁三醇;其中等渗剂选自甘露糖醇、山梨糖醇、乙酸钠、氯化钾、磷酸钠、磷酸钾、柠檬酸三钠或NaCl,用以维持制剂最终输注溶液的渗透压为约250至350mOsm。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式(I)中的tubulysin衍生物与细胞结合剂的偶联物具有式(II)的结构:
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水合物或水合盐;或这些化合物的多晶型晶体结构;或其同位素,旋光异构体,外消旋体,非对映异构体或对映异构体;其中T、L、n、m、Y、R1、R2、R3、R4、R5、R6、R8、R
10
、R
13
、R
14
、R
15
、R
16
和R
17
的定义与式(I)相同;其中R7选自H、R
14


R
14
C(=O)X1R
15


R
14
X1R
15
;X1选自O、S、S

S、NH、或NR
14
;其中R9为H、

OH、

OR
14


OC(=O)R
14


OC(=O)NHR
14


OC(=O)NR
14
R
15


OC(=O)R
14
SSR
15
、OP(=O)(OR
14
)2或OR
14
OP(=O)(OR
15
);其中R
11
为H、R
14


R
14
C(=O)R
16


R
14
C(=O)X2R
16


R
14
X2R
16


R
14
C(=O)X2、其中X2为

O



S



NH



NHS(O2)、

N(R
14
)



O

R
14



S

R
14



S(=O)

R
14



NHR
14

;其中R
12
为H、R
14


O



S



N

、=N

、=NNH



OH、

SH、

NH2、=NH、=NNH2、

NH(R
14
)、

OR
14


C(O)O



C(O)OR
16



COR
16


COOR
14

、C(O)NH

、C(O)NH2、C(O)NHR
14


SR
14


S(=O)R
14


P(=O)(OR
16
)2、

OP(=O)(OR
16
)2、

CH2OP(=O)(OR
16
)2、

SO2R
16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tubulysin衍生物的偶联物具有式(III)的结构:或它们在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水合物或水合盐,或这些化合物的多晶型结构,或其光学异构体、外消旋体、非对映异构体或对映异构体;其中T、L、m、Y、R1、R2、R3、R4、R5、R6、R8、R9、R
10
、R
11
、R
12
、R
13
和n的定义与式(I)与(II)中相同;其中R7独立地选自

R
14

,或

R
14
C(=O)X1R
15



R
14
X1R
15

,其中R
14
和R
15
独立地为直链或支链C1‑
C8烷基、杂烷基;C2‑
C8烯基、炔基;C3‑
C8芳基、杂环、碳环、环烷基、杂环烷基、杂芳烷基;杂烷基环烷基、烷基羰基;X1选自O、S、S

S、NH或NR
1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tubulysin衍生物的偶联物具有式(IV)的结构:或它们在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水合物或水合盐,或这些化合物的多晶型结构,或其光学
异构体、外消旋体、非对映异构体或对映异构体;其中T、L、m、Y、R1、R2、R3、R4、R5、R6、R8、R9、R
10
、R
11
、R
12
、R
13
和n的定义与式(II)中相同;其中R9独立地为H、

O



OR
14



OC(=O)R
14



OC(=O)NHR
14



OC(=O)NR
14
R
15



OC(=O)R
14
SSR
15



OP(=O)(OR
14
)O

、其中R
14
,R
15
独立地为H,C1‑
C8烷基,杂烷基;C3‑
C8芳基,杂芳基,杂环,碳环,环烷基,烷基环烷基,杂环烷基,杂烷基环烷基,杂芳烷基,烷基羰基或药学上可用的盐。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tubulysin衍生物的偶联物具有式(V)的结构:或它们在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水合物或水合盐,或这些化合物的多晶型结构,或其光学异构体、外消旋体、非对映异构体或对映异构体;其中T、L、m、Y、R1、R2、R3、R4、R5、R6、R8、R9、R
10
、R
12
、R
13
和n的定义与式(II)中相同;其中R
11


R
14



R
14
C(=O)R
17



R
14
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五一IntClA六一K四七六八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多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