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改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5765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发光二极管的改良,包括正负电极支架,为导电金属一体成型,在一电极支架的上端形成有一凹槽;一晶片,是置放并定位于前述的凹槽内并打线;其中在支架的凹槽内、晶片的上方形成有一荧光粉层,在荧光粉层的上面形成有一扩散剂层;在该电极支架的上端形成有一封胶层。(*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发光二极管,尤指一种可以发出白色光的发光二极管改良。按以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已有多年,其具有使用寿命长,亮度高以及耗电量低的优点,故其可广泛地使用于指示灯,汽车刹车灯,呈诞树…等,而透过电路的设计,则更可为瞬间明灭的闪烁效果,因此,时至今日,发光二极管有逐渐取代传统钨丝灯的趋势。而可发出白色光的发光二极管更是取代传统照明的首选。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是习知可发白色光的发光二极管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包括正负电极支架2、21,在其一极的上方,具一凹槽201以供容置发光晶片1,并以焊接线连结于晶片1,以形成通路;其中,在电极支架2上的凹槽201内、晶片1的上方形成有一荧光粉层3;之后在正负电极支架2、21上形成有一封胶层;从而形成一可发出白色光的发光二极管。在上述结构中加入的荧光粉层3,因荧光粉层3中的荧光粉不均匀或荧光粉的沉淀,使发出的白色光不均匀,所以使发光二极管所发出的光不均匀,而参杂有其它颜色的色斑;而且常发生中间偏蓝,外环偏黄的现象。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的改良,其具有发光均匀的优点。本技术一种发光二极管的改良,其包括正负电极支架,为导电金属一体成型,在一电极支架的上端形成有一凹槽;一晶片,是置放并定位于前述的凹槽内并打线;其中在支架的凹槽内、晶片的上方形成有一荧光粉层,在荧光粉层的上面形成有一扩散剂层;在该电极支架的上端形成有一封胶层。其中扩散剂层在荧光粉层的下面。为进一步揭示本技术的具体
技术实现思路
以及所能达成的功效,首先请参阅图示,其中图1为习知发光二极管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一种发光二极管的改良,其包括正负电极支架2、21,为导电金属一体成型,在一电极支架2的上端形成有一凹槽201;一晶片1,是置放并定位于前述的凹槽201内并打线;其中在电极支架2的凹槽201内、晶片1的上方先形成有一荧光粉层3,在荧光粉层3的上面形成有一扩散剂层4;在该正负电极支架2、21的上端形成有一封胶层5。请参阅图3所示,其中所述的在电极支架2的凹槽201内、晶片1的上方还可以先形成扩散剂层4,然后再在扩散剂层4的上面形成荧光粉层3。本技术所揭示者,乃较隹实施例的一种,举凡局部的变更或修饰而源于本技术的技术思想而为熟悉该项技艺的人所易于推知者,俱不脱本技术的专利权范畴。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具有发光均匀的优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二极管的改良,其包括: 正负电极支架,为导电金属一体成型,在一电极支架的上端形成有一凹槽; 一晶片,是置放并定位于前述的凹槽内并打线; 其特征在于,其中在支架的凹槽内、晶片的上方形成有一荧光粉层,在荧光粉层的上面形成有一扩散剂层;在该电极支架的上端形成有一封胶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二极管的改良,其包括正负电极支架,为导电金属一体成型,在一电极支架的上端形成有一凹槽;一晶片,是置放并定位于前述的凹槽内并打线;其特征在于,其中在支架的凹槽内、晶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兴
申请(专利权)人:诠兴开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