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端面齿的高转速的叶轮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24499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叶轮加工领域,公开了一种带端面齿的高转速的叶轮加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毛坯料粗车叶轮轮廓,不开槽;(2)半精车叶轮轮廓,不开槽;(3)粗铣叶型;采用五轴数控加工中心对叶轮型线部位粗开槽,留余量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端面齿的高转速的叶轮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叶轮加工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带端面齿的高转速的叶轮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叶轮作为径向透平膨胀机等设备的主要部件,其安全可靠地运行是保证机组正常工作的重要条件。叶轮的加工制造精度,以及工序安排的合理性,将影响叶轮工作的整体性能;叶轮的材质、形状、精度不同,决定了叶轮的加工难点、工艺方法各异。此叶轮带端面齿,工作特点是高速旋转,叶轮工作转速8300r/min;对零件动平衡及尺寸精度与形位公差要求极高,内腔形状复杂,加工难度极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叶轮加工困难、余量多难处理、加工精度不高、叶轮叶片单薄加工残余应力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端面齿的高转速的叶轮加工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具体方案为:一种带端面齿的高转速的叶轮加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5](1)毛坯料粗车叶轮轮廓,不开槽;
[0006](2)半精车叶轮轮廓,不开槽;
[0007](3)粗铣叶型;采用五轴数控加工中心对叶轮型线部位粗开槽,留余量3

4mm;;
[0008](4)初次半精车叶轮轮廓;半精车轮毂外圆轮廓留余量1

2mm、精车轮毂小端面及小端面内孔至图纸要求尺寸,作为翻身找正的定位基准;叶轮轮廓型线部分留余量1

2mm;
[0009](5)二次半精铣叶轮轮廓;铣叶轮轮廓型线部分至0.5
r/>0.8mm余量;
[0010](6)精车叶轮轮廓;叶轮移至数控车床,精加工叶轮轮廓外圆,不留余量,完成对叶轮的加工。
[0011]所述步骤(1)中毛坯料粗车叶轮轮廓,采用普通卧式车床粗车叶轮轮廓。
[0012]所述步骤(1)中毛坯料粗车叶轮轮廓中粗车的部位包括,粗车叶轮轮毂外圆轮廓、轮背侧型线、轮毂小端面、轮背侧工艺凸台、轮背侧基准孔及排气侧内孔。
[0013]所述步骤(1)毛坯料粗车叶轮轮廓完成后,进行超声波探伤,检测零件内部有无缺陷。
[0014]所述步骤(2)中半精车叶轮轮廓,采用三爪卡盘装夹轮背侧工艺凸台处进行精车。
[0015]所述步骤(2)中半精车叶轮的轮廓包括半精车外圆轮廓、叶轮轮廓型线、叶轮小端面及排气侧内孔。
[0016]所述步骤(3)粗铣叶型完成后进行去毛刺、去应力时效,将叶轮入电加热炉,加热温度180

190℃,保温6

8小时。
[0017]所述步骤(4)中初次半精车叶轮轮廓完成后,精铣端面齿,将叶轮固定在五轴加工中心上铣出端面齿的齿型,粗糙度为0.8。
[0018]完成所述完成对叶轮的加工前对叶轮进行磁粉探伤。
[0019]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0]1、本专利技术通过半精车叶轮轮廓、初次半精车叶轮轮廓、二次半精铣叶轮轮廓、精车叶轮轮廓完成了对叶轮的加工,分多次去叶轮轮廓外部型线余量的方式,避免叶轮气道部分的加工应力产生变形,多次的去余量,保证了加工出的叶轮的表面的粗糙度符合要求。
[0021]2、本专利技术在加工过程中采用超声波、磁粉探伤,保证了加工过程中叶轮内部无伤痕,简单便捷的检查机械加工的表面是否有缺陷,节约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加工出的叶轮示意图;
[0023]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在下文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地说明,显然此处应该理解的是,所描述的实施方案不是全部的实施方案,仅用于解释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限制本专利技术。
[0025]实施例1
[002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端面齿的高转速的叶轮加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用不锈钢05Cr17Ni4Cu4Nb锻件作为毛坯料。对毛坯料粗车轮廓,利用普通卧式车床粗车叶轮轮廓,粗车部位包括粗车叶轮轮毂外圆轮廓、轮背侧型线、轮毂小端面、轮背侧工艺凸台、轮背侧基准孔及排气侧内孔;对粗车后的叶轮轮廓进行超声波探伤,检测零件内部有无缺陷;半精车轮廓:三爪卡盘装夹轮背侧工艺凸台处,利用车削加工中心半精车叶轮轮廓,半精车叶轮轮廓具体包括半精车外圆轮廓、叶轮轮廓型线、叶轮小端面及排气侧内孔;粗铣叶型:利用五轴数控加工中心对叶轮型线部位粗开槽,即粗加工叶轮流道;留余量3mm;叶轮最薄处只有0.7mm,且叶片与叶片之间的间隙最小处只有11mm,初次开槽,去余量大,数控程序尽量采取局部去量法,而不是按叶轮型线走数控程序;钳工去毛刺;去应力时效,将叶轮入电加热炉,加热温度190℃,保温6小时。
[0027]初次半精车叶轮轮廓:采用三爪卡盘装夹在轮背侧工艺凸台处,在数控车床上精车叶轮轮廓,精车叶轮轮廓具体包括精车轮毂外圆轮廓、轮毂小端面及小端面内孔,保证形位公差要求;粗车轮毂大端面一小部分,用于翻面找正基准,装夹一次,实现小端外径与内孔同时精加工,同时为翻面加工提供基准,加工效率高,且工件定位准确,加工精度高;精车叶轮轮廓型线部分,留余量1mm;精铣端面齿:将叶轮固定在五轴加工中心上,铣出端面齿的齿型,粗糙度保证在0.8,同时,按照上诉加工方式,铣制与端面齿啮合的工装,用于后续机械加工的装夹定位、找正等;去毛刺,尖边倒角;检查:将主轴装夹在数控车床上,叶轮与主轴进行装配,液压工装拧紧叶轮连接螺栓,液压工装力28Mpa,检查叶轮的端面齿与工装的端面齿的接触面状态,接触面不低于80%;最终液压工装力32Mpa,保证连接螺栓伸长量在0.55

0.6mm内。
[0028]二次半精铣叶轮轮廓,精车主轴与叶轮合为一体,半精车叶轮轮廓型线部分外圆尺寸至0.5mm余量,检查外圆跳动量以及小端面跳动值在0.03之内;精铣:将叶轮从主轴中拆下,对端面齿做好保护,在数控五轴机床上精铣叶轮气道部分、叶轮叶片,保证尺寸及形
位公差要求;将叶轮再移至数控车床,精加工叶轮轮廓外圆剩余0.5mm余量,此余量是为防止叶轮叶片和流道在铣削过程中发生变形,而在精车气道和叶片后再加工外圆;去除毛刺;利用三坐标测试机,对工件进行检验,检验所加工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0029]进行磁粉探伤,检查机械加工的表面是否有缺陷,不允许有发纹、裂纹等缺陷。动平衡:因动平衡时叶轮带有端面齿,轴向无法单独固定,采用工装夹持;叶轮的轮背处为去重位置,去重区域需打磨光滑,表面粗糙度达到要求。
[0030]最终检验,对表面质量进行检查,包括叶轮的尺寸、规格是否符合、表面是否有擦伤、表面是否有杂质;然后进行油封,入库。
[0031]实施例2
[003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端面齿的高转速的叶轮加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用不锈钢05Cr17Ni4Cu4Nb锻件作为毛坯料。对毛坯料粗车轮廓,利用普通卧式车床粗车叶轮轮廓,粗车部位包括粗车叶轮轮毂外圆轮廓、轮背侧型线、轮毂小端面、轮背侧工艺凸台、轮背侧基准孔及排气侧内孔;对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端面齿的高转速的叶轮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毛坯料粗车叶轮轮廓,不开槽;(2)半精车叶轮轮廓,不开槽;(3)粗铣叶型;采用五轴数控加工中心对叶轮型线部位粗开槽,留余量3

4mm;(4)初次半精车叶轮轮廓;半精车轮毂外圆轮廓留余量1

2mm、精车轮毂小端面及小端面内孔至图纸要求尺寸,作为翻身找正的定位基准;叶轮轮廓型线部分留余量1

2mm;(5)二次半精铣叶轮轮廓;铣叶轮轮廓型线部分至0.5

0.8mm余量;(6)精车叶轮轮廓;叶轮移至数控车床,精加工叶轮轮廓外圆,不留余量,完成对叶轮的加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端面齿的高转速的叶轮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毛坯料粗车叶轮轮廓,采用普通卧式车床粗车叶轮轮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端面齿的高转速的叶轮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毛坯料粗车叶轮轮廓中粗车的部位包括,粗车叶轮轮毂外圆轮廓、轮背侧型线、轮毂小端面、轮背侧工艺凸台、轮背侧基准孔及排气侧内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红刘勇邵志伟王辉姜东坡冀文慧孙涛苑馨予
申请(专利权)人:哈电发电设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