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轮机动力透平轴承腔密封增压引气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6497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1
一种燃气轮机动力透平轴承腔密封增压引气结构,属于燃气轮机技术领域,本技术为了解决燃气轮机引气损失部分做功能力的问题。包括透平轴,透平轴设有轴内腔,联轴器套接在透平轴的后部,联轴器和透平轴之间形成第二腔室,联轴器的外周和气路构件的内周转动配合,气路构件上设有第一腔室,气封套接在透平轴的前部,气封的外周加工有第五环形槽,气封的外周与第二密封套转动配合,第二轮盘套接在透平轴上,第二轮盘和轴承壳体之间形成轮盘后腔室,第一供气管依次与第一腔室、第二腔室、轴内腔、第五环形槽和轮盘后腔室连通。本技术为轴承腔提供密封增压气,并沿程冷却透平轴及轮盘,节省了压缩空气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燃气轮机,尤其涉及一种燃气轮机动力透平轴承腔密封增压引气结构


技术介绍

1、燃气轮机的轴承腔滑油密封主要功用是将燃气轮机转子系统的轴承腔与燃气轮机的气流环境有效地隔离,保护轴承和润滑油免受气流流路环境损害,防止润滑油泄漏。一般从压气机某合适位置引气增压滑油密封,防止滑油泄漏。

2、一般轴承腔的滑油密封增压,需要复杂的引气和密封系统,增加了发动机重量和系统的繁杂性,同时引气作用单一,引气自压气机压缩后当做密封气使用后损失了一部分做功能力,也降低了机组总体效率。因此,在保证密封增压效果同时,减少空气用量,能提高机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燃气轮机动力透平轴承腔密封增压引气结构,以解决燃气轮机引气做密封气使用后损失部分做功能力的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2、一种燃气轮机动力透平轴承腔密封增压引气结构,包括透平轴,轴承壳体、整流器支架和衬筒由内至外依次套接在透平轴上,轴承壳体和透平轴分别通过前支座轴承和后支座轴承转动连接;

3、气路构件包括内外套接的第一密封套结构和前环形挡板结构,后环形挡板套接在第一密封套结构上,前环形挡板结构的外端与轴承壳体的后端相连,后环形挡板的外周与前环形挡板结构的外周密封连接,前环形挡板结构和后环形挡板之间形成第一腔室,处于前环形挡板结构和后环形挡板之间的第一密封套结构上开设有若干第一通透孔;

4、联轴器套接在透平轴的后端,联轴器的外周从前向后依次加工有第一阶梯部、第一轴肩、第一环形槽和第一梳齿密封结构,第一阶梯部上套接有第一密封环,第一挡环套接在联轴器上,第一挡环和第一轴肩分别夹合在第一密封环的两侧,第一梳齿密封结构的外周和第一密封套结构的内周抵近转动配合,第一密封环的外周与第一密封套结构的内周转动密封配合,联轴器的内周加工有第二环形槽,透平轴上加工有第三环形槽,所述第二环形槽和所述第三环形槽组合形成第二腔室,联轴器上加工有若干第二通透孔,第一环形槽和第二腔室通过若干第二通透孔连通;

5、气封和第二挡环套接在透平轴的前部,气封、第二挡环和前支座轴承的内环前后依次相抵,气封的外周从前向后依次加工有第二梳齿密封结构、第五环形槽、第二轴肩和第二阶梯部,第二密封环套接在第二阶梯部上,第二挡环和第二轴肩夹合在第二密封环的两侧,透平轴的前端设有第二密封套,第二梳齿密封结构的外周与第二密封套的内周之间形成第一间隙,第二密封环的外周与第二密封套的内周转动密封配合,气封的内周加工有第四环形槽,气封上加工有若干第五通透孔,第五环形槽和第四环形槽通过若干第五通透孔连通;

6、止推轴承和前环形挡板结构之间形成第一轴承腔,第二密封套、第二密封环和前支座轴承之间形成第二轴承腔;

7、第一轮盘和第二轮盘通过盘轴连接环套接在透平轴的凸缘上,凸缘位于气封的前侧,透平轴为中空的筒式结构轴,透平轴的前部和后部均设有堵头,以形成封闭的轴内腔,轴内腔的前端开设有若干第四通透孔,若干第四通透孔与第四环形槽连通,轴内腔的后端开设有若干第三通透孔,若干第三通透孔与第二腔室连通,整流器支架的前端设有前壁,盘轴连接环和第二密封套之间形成第三腔室,盘轴连接环和轴承壳体之间形成第二间隙,第二轮盘和轴承壳体之间形成轮盘后腔室,第二轮盘和前壁之间形成第三间隙,第一供气管的一端穿透衬筒,并依次与第二供气管、第一腔室、若干第一通透孔、第一环形槽、若干第二通透孔、第二腔室、若干第三通透孔、轴内腔、若干第四通透孔、第四环形槽、若干第五通透孔、第五环形槽、所述第一间隙、第三腔室、所述第二间隙、轮盘后腔室和所述第三间隙连通。

8、进一步的,第一轮盘和第二轮盘之间安装有迷宫式嵌入件。

9、进一步的,轴承衬套套接在透平轴上,轴承衬套的外周设有环形定位槽,后支座轴承的内环、推力盘和套筒依次前后抵靠,并嵌入于所述环形定位槽内,止推轴承的轴片套接在套筒上,推力盘与止推轴承的轴片前后相抵,止推轴承的座片与轴承壳体相连。

10、进一步的,联轴器与透平轴通过花键结构啮合,并通过定位销进行轴向固定。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燃气轮机动力透平轴承腔密封增压引气结构,从压气机某级引入低温压缩空气后,通过所述引气结构依次为第一轴承腔和第二轴承腔提供密封增压气,并沿程冷却了透平轴及动力透平的第一轮盘、第二轮盘后部沿程部分,起到密封增压作用的同时兼顾了冷却作用,节省了压缩空气用量,简化了结构,提高了燃气轮机总的工作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气轮机动力透平轴承腔密封增压引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透平轴(22),轴承壳体(29)、整流器支架(8)和衬筒(6)由内至外依次套接在透平轴(22)上,轴承壳体(29)和透平轴(22)分别通过前支座轴承(32)和后支座轴承(28)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轮机动力透平轴承腔密封增压引气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轮盘(1)和第二轮盘(3)之间安装有迷宫式嵌入件(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轮机动力透平轴承腔密封增压引气结构,其特征在于:轴承衬套(27)套接在透平轴(22)上,轴承衬套(27)的外周设有环形定位槽,后支座轴承(28)的内环、推力盘(26)和套筒(24)依次前后抵靠,并嵌入于所述环形定位槽内,止推轴承(25)的轴片套接在套筒(24)上,推力盘(26)与止推轴承(25)的轴片前后相抵,止推轴承(25)的座片与轴承壳体(29)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燃气轮机动力透平轴承腔密封增压引气结构,其特征在于:联轴器(14)与透平轴(22)通过花键结构啮合,并通过定位销进行轴向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气轮机动力透平轴承腔密封增压引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透平轴(22),轴承壳体(29)、整流器支架(8)和衬筒(6)由内至外依次套接在透平轴(22)上,轴承壳体(29)和透平轴(22)分别通过前支座轴承(32)和后支座轴承(28)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轮机动力透平轴承腔密封增压引气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轮盘(1)和第二轮盘(3)之间安装有迷宫式嵌入件(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轮机动力透平轴承腔密封增压引气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春醒刘宝高银峰凡博王泽众姜东坡张华杰邵志伟苑馨予周驰
申请(专利权)人:哈电发电设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