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深度调峰机组的末级长叶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4260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04
一种用于深度调峰机组的末级长叶片,属于火电机组技术领域。其包括叶片工作部分、叶根、围带和拉筋,叶片工作部分和叶根由上至下模锻成一体,叶片工作部分的根部型线采用冲动式叶型,顶部型线采用超声速叶型,叶片工作部分的几何形状从根部到顶部剧烈变化,相邻叶型内的流道区域由渐缩通道逐渐改为缩放通道,叶型的几何进汽角逐渐增大,围带的顶部进、出汽侧型线与叶型进出气侧型线吻合,围带的出汽侧压力面型线与叶型出汽侧压力面型线吻合,厚度为12mm。解决针对百万机组超低负荷运行时效率低、动应力突增、安全裕度小的问题,各截面的叶型数据连成的样条曲线曲率光顺,叶型损失小,流道设计合理,蒸汽在流道内加速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深度调峰机组的末级长叶片,属于火电机组。


技术介绍

1、随着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装机容量持续增加,火电机组由主体性电源逐步向辅助服务型电源转变。风电、太阳能、水电等新能源在环境良好条件下稳定输出时,降低火电机组发电功率,从而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煤炭排放,而新能源在恶劣环境条件下不能稳定输出时,相对稳定的火电机组以深度调峰的方式填补用电缺口。火电机组的深度调峰有诸多优势,其一是在电力需求高峰时保证电网系统的供电质量和稳定性;其二是可以根据电力需求来调整机组的负荷并且有效地减少煤炭等能源消耗;其三,可以满足电厂抽汽、供热等多样化需求。但火电机组的深度调峰对末级叶片的经济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常规的火电机组相比,深度调峰机组的末级长叶片存在碰磨、拉筋断裂、水蚀等诸多超低负荷运行问题,导致现有的末级长叶片无法适应深度调峰的需求。

2、因此,亟需提出一种新型的用于深度调峰机组的末级长叶片,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研发目的是为了解决针对百万机组超低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深度调峰机组的末级长叶片,包括叶片工作部分(1)、叶根(2)、围带(3)和拉筋(4),叶片工作部分(1)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围带(3)和叶根(2),叶片工作部分(1)上设有拉筋(4),其特征在于:叶片工作部分(1)和叶根(2)由上至下模锻成一体,叶片工作部分(1)的根部型线采用冲动式叶型,顶部型线采用超声速叶型,叶片工作部分(1)的几何形状从根部到顶部剧烈变化,相邻叶型内的流道区域由渐缩通道逐渐改为缩放通道,叶型的几何进汽角逐渐增大,叶根(2)采用四齿纵树型圆弧叶根,围带(3)的顶部进、出汽侧型线与叶型进出气侧型线吻合,围带(3)的出汽侧压力面型线与叶型出汽侧压力面型线吻合,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深度调峰机组的末级长叶片,包括叶片工作部分(1)、叶根(2)、围带(3)和拉筋(4),叶片工作部分(1)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围带(3)和叶根(2),叶片工作部分(1)上设有拉筋(4),其特征在于:叶片工作部分(1)和叶根(2)由上至下模锻成一体,叶片工作部分(1)的根部型线采用冲动式叶型,顶部型线采用超声速叶型,叶片工作部分(1)的几何形状从根部到顶部剧烈变化,相邻叶型内的流道区域由渐缩通道逐渐改为缩放通道,叶型的几何进汽角逐渐增大,叶根(2)采用四齿纵树型圆弧叶根,围带(3)的顶部进、出汽侧型线与叶型进出气侧型线吻合,围带(3)的出汽侧压力面型线与叶型出汽侧压力面型线吻合,厚度为12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深度调峰机组的末级长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工作部分(1)的排汽面积11.87m2,叶片工作部分(1)的部分材料为0cr15ni7cu2monbvn,叶片重量为44.045kg。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深度调峰机组的末级长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工作部分(1)的根部截面的轴向宽度v为321.45mm,弦长为325.94mm,最大厚度为30.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洪羽王东郭魁俊刘志德李宇峰关淳赫广迅马义良熊继龙潘春雨梁天赋孙嘉邢冠一徐林峰盛显伟
申请(专利权)人:哈电发电设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