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云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不对称三聚吲哚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24279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不对称三聚吲哚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在氧化剂作用下,含铜(II)的催化剂中的Cu(II)被氧化并插入第一个吲哚化合物的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对称三聚吲哚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合成
,尤其涉及一种不对称三聚吲哚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因具有响应快、低功耗、效益高、生产成本低、材料选择范围宽和柔韧性高的优点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制备性能优良的有机光电材料与器件已成为了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0003]三聚吲哚衍生物的骨架就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光电材料的结构单元。三聚吲哚作为一个富电子中心给体,连接受体基团后可发生电荷转移,形成独特的光谱红移和光谱响应,使其有潜力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太阳能电池和电容器中。
[0004]Andrikaityte,E等人(Andrikaityte,E.;Simokaitiene,J.;Tomkeviciene,A.;Grazulevicius,J.V.;Jankauskas,V.,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ofTriindole

Based Monomers and Polymers.Molecular Crystals and Liquid Crystals 2014,590,121

129.)公开了一种合成对称三聚吲哚的方法:采用吲哚酮为合成前体,在三氯氧磷的作用下发生脱水缩合从而得到三聚吲哚。Juozas V.Grazulevicius等人(Reghu,R.R.;Volyniuk,D.;Kostiv,N.;Norvaisa,K.;Grazulevicius,J.V.,Symmetry versus asymmetry:Synthesis and studies of benzotriindole

derived carbazoles displaying different electrochemical and optical properties.Dyes and Pigments 2016,125,159

168)通过钯介导的苯并三吲哚的三溴衍生物与9

己基

9H

咔唑
‑3‑
基硼酸频哪醇酯之间的Suzuki

Miyaura偶联反应也合成了对称三聚吲哚和不对称三聚吲哚。但是,上述合成不对称三聚吲哚的方法操作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对称三聚吲哚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能够得到不对称三聚吲哚化合物,且制备方法简单。
[0006]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不对称三聚吲哚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在催化剂作用下,式I所示结构的吲哚化合物和氧化剂在反应介质中进行氧化反应,得到式II所示结构的不对称三聚吲哚化合物;
[0009][0010]所述式I和式II中,R为氢、烷基、烷氧基、卤素或酰基;
[0011]所述催化剂为含铜(II)的催化剂。
[0012]优选地,所述氧化剂包括二(三氟乙酰氧基)苯碘亚酰。
[0013]优选地,所述吲哚化合物和氧化剂的摩尔比为0.5:1~3:1。
[0014]优选地,所述反应介质包括甲苯。
[0015]优选地,所述催化剂包括Cu(OAc)2或CuBr2。
[0016]优选地,所述催化剂的摩尔量为所述吲哚化合物的摩尔量的1%~10%。
[0017]优选地,所述氧化反应的温度为0~20℃,时间为5~10min。
[0018]优选地,所述氧化反应后,还包括:将得到的氧化反应料液进行萃取,得到的有机相依次进行干燥和蒸馏,得到粗产品;所述粗产品进行柱色谱纯化,得到所述不对称三聚吲哚化合物。
[0019]优选地,所述萃取的试剂包括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乙酸乙酯。
[002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式II所示结构的不对称三聚吲哚化合物。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不对称三聚吲哚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2]在催化剂作用下,式I所示结构的吲哚化合物和氧化剂在反应介质中进行氧化反应,得到式II所示结构的不对称三聚吲哚化合物;
[0023][0024]所述式I和式II中,R为氢、烷基、烷氧基、卤素或酰基;
[0025]所述催化剂为含铜(II)的催化剂。
[002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在氧化剂作用下,含铜(II)的催化剂中的Cu(II)被氧化并插入第一个吲哚化合物的C

2位置,形成C

Cu键;随后C

Cu键的均裂裂解产生吲哚自由基;吲哚自由基攻击第二个吲哚化合物的C

2位置生成第一中间体;然后第一中间体与第三个吲哚化合物的C

2位置发生自由基加成反应,得到第二中间体;随后第二中间体经Cu(II)催化单电子转移(SET)氧化生成相应的碳正离子中间体,碳正离子中间体经氧化脱氢偶联,得到不对称三聚吲哚化合物。同时,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
[0027]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设置氧化剂的种类、催化剂的种类、氧化反应的反应介质及氧化反应的条件,进一步提高了不对称三聚吲哚化合物的产率。
[0028]实施例的数据表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的收率为62~80%。
[002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具有式II所示结构的不对称三聚吲哚化合物:
[0030]式II中,R为氢、烷基、烷氧基、卤素或酰基。
[003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不对称三聚吲哚化合物能够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
具体实施方式
[003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不对称三聚吲哚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3]在催化剂作用下,式I所示结构的吲哚化合物和氧化剂在反应介质中进行氧化反应,得到式II所示结构的不对称三聚吲哚化合物;
[0034][0035]所述式I和式II中,R为氢、烷基、烷氧基、卤素或酰基;
[0036]所述催化剂为含铜(II)的催化剂。
[0037]在本专利技术中,如无特殊说明,本专利技术所用原料均优选为市售产品。
[0038]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吲哚化合物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
[0039][0040]所述式I中,R为氢、烷基、烷氧基、卤素或酰基。
[0041]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烷基优选包括甲基,进一步优选包括4

甲基、5

甲基、6

甲基或7

甲基。
[0042]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烷氧基优选包括甲氧基,进一步优选为4

甲氧基、5

甲氧基、6

甲氧基或7

甲氧基。
[004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对称三聚吲哚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催化剂作用下,式I所示结构的吲哚化合物和氧化剂在反应介质中进行氧化反应,得到式II所示结构的不对称三聚吲哚化合物;所述式I和式II中,R为氢、烷基、烷氧基、卤素或酰基;所述催化剂为含铜(II)的催化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剂包括二(三氟乙酰氧基)苯碘亚酰。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吲哚化合物和氧化剂的摩尔比为0.5:1~3: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介质包括甲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包括Cu(OAc)2或Cu...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毅邓婷林军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