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晶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1005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由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构成的晶片(21)包括由Ⅲ-Ⅴ族化合物构成的衬底(22)和在衬底(22)上形成的Ⅲ-Ⅴ族化合物层构成的外延层(26),半导体衬底的外周边缘部分被这样倒角,使得其截面大体上是半径为R的弧形。离开衬底(22)的外周边缘距离为L的衬底(22)的一部分被去掉,所述距离L满足下面的表达式R≤L≤3R。(*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晶片,更准确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有以汽相外延法生长的外延层的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晶片。近来光通信的进展使得光电二极管或类似的产品的产量增加。例如,InP的光电二极管(此后称为pin-PD)以氯化物汽相外延法在磷化铟衬底(此后称为InP)上生长外延层来制备。为了制备pin-PD,通过把InP晶锭切割成薄片,并把每一薄片倒角、研磨和抛光来形成InP衬底。然后,在这衬底上外延生长III-V族化合物层来制备InP晶片,从而能在这InP晶片上形成Zn扩散层、保护膜等等。虽然生长成直径为两英寸的InP晶片通常被切割成矩形,此后进行形成Zn扩散层等等的器件工艺过程,但近来晶片以两英寸直径的园形来进行器件工艺过程,以便减少成本。通常镊子要夹的或者机器支承以便输送的InP晶片的端部会在器件工艺过程中破裂。为了防止出现这种情况,衬底的端部通常被倒角。例如,公开让公众审查的日本技术No.58-103144(1983)描述了在GaAs衬底上形成规定的倒角部分的技术,以便防止在镜面研磨中裂开或在阶跃移动中破裂。另一方面,公开让公众审查的日本专利No.6-61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晶片(10),它包括包含Ⅲ-Ⅴ族化合物的半导体衬底(1)和在所述半导体衬底(1)上形成的Ⅲ-Ⅴ族化合物层(2),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晶片(10)的外周边缘部分去除外延反常生长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1997-5-22 132033/971.一种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晶片(10),它包括包含III-V族化合物的半导体衬底(1)和在所述半导体衬底(1)上形成的III-V族化合物层(2),其特征在于从所述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晶片(10)的外周边缘部分去除外延反常生长部分。2.根据权利要求1的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晶片(10),其特征在于所述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晶片(10)的一部分被削去到这样的位置,即,离开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晶片(10)的外周边缘部分有L的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1的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晶片(10),其特征在于去掉所述部分后所形成的所述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晶片的所述外周边缘的表面粗糙度Rmax不大于2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浦祥纪森本俊之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