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电池系统保温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20515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系统保温结构,包括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包括一组电池模组,还包括侧面保温层和垫层,所述侧面保温层对应位于最外侧的电池模组侧面设置,所述垫层位于一组电池模组的下方,垫层包括底部保温垫和底部导热垫,底部保温垫位于最外侧电池模组的下方。该动力电池系统保温结构设计合理,对需要保温的模组增加保温棉背胶,粘贴于侧面打包带;对二层需要导热的模组底部保温棉替换成导热垫,降低整包的温差,提高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及安全性;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成本低。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电池系统保温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尤其是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系统保温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锂电池是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广泛用于当前的各种需要电池供电的产品设备上,是最具有实用价值的供电电源之一。在锂电池的使用环境中,温度对锂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影响最大。电极与电解液界面被视为电池的心脏,温度主要影响电极的反应速率与电解液的传输速度,因此,适当的温度环境是保持锂电池充放电性能的关键所在。若温度下降,电极的反应速率下降,放电电流减小,通常锂电池的放电电压不会升高,那必然导致锂电池的输出功率减小。若温度上升则相反,锂电池输出功率增大。同时,温度也影响电解液的传送速度,进而影响锂电池的充放电性能。通常,锂电池可以在

20℃~60℃之间。当环境温度低于

20℃时,电解质溶液达到凝固点,电池充电速度也大大降低,例如,在环境温度为

40℃时,锂离子电池只能放出10%~30%的电量。而环境温度高于60℃时,锂电池内的电化学平衡会遭到破坏,导致副反应,并且会缩短锂电池的使用寿命,甚至具有锂电池爆炸的风险。为了使锂电池能够在低温环境下使用,传统的解决办法是更改锂电池内部的材质,用特殊材质来制作电池,称之为“低温电池”,使之能在低温环境中使用。但是“低温电池”的制造工艺难度大,价格昂贵,能够承受的低温门限有限,且在温差较大的环境下无法承受高温的冲击。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系统保温结构,以达到降低整包的温差,提高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及安全性的目的。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该动力电池系统保温结构,包括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包括一组电池模组,还包括侧面保温层和垫层,所述侧面保温层对应位于最外侧的电池模组侧面设置,所述垫层位于一组电池模组的下方,垫层包括底部保温垫和底部导热垫,底部保温垫位于最外侧电池模组的下方。
[0006]进一步的或优选的:
[0007]所述底部保温垫为两片,底部导热垫位于两片底部保温垫之间。
[0008]所述侧面保温层的内侧设有用于定位在电池模组侧面的保温层背胶。
[0009]所述侧面保温层和底部保温垫结构相同,均包括发泡层和复合玻纤布层,复合玻纤布层设在发泡层的外表面上。
[0010]所述侧面保温层和底部保温垫的导热系数≤0.08W/m
·
K。
[0011]所述底部导热垫的导热系数≥1.5W/m
·
K。
[0012]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3]该动力电池系统保温结构设计合理,对需要保温的模组增加保温棉背胶,粘贴于
侧面打包带;对二层需要导热的模组底部保温棉替换成导热垫,降低整包的温差,提高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及安全性;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14]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保温结构示意图一。
[0016]图2为本技术保温结构示意图二。
[0017]图中:
[0018]1.电池包、2.侧面保温层、3.保温层背胶、4.底部保温垫、5.底部导热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0]如图1和图2所示,该动力电池系统保温结构,包括电池包1、侧面保温层2和垫层,电池包包括一组电池模组,侧面保温层对应位于最外侧的电池模组侧面设置,垫层位于一组电池模组的下方,垫层包括底部保温垫4和底部导热垫5,底部保温垫位于最外侧电池模组的下方。
[0021]底部保温垫4为两片,底部导热垫5位于两片底部保温垫之间;对需要保温的模组增加保温棉背胶,粘贴于侧面打包带;对二层需要导热的模组底部保温棉替换成导热垫,降低整包的温差,提高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及安全性。
[0022]侧面保温层的内侧设有用于定位在电池模组侧面的保温层背胶3,粘贴于侧面打包带,定位操作简便。
[0023]侧面保温层和底部保温垫结构相同,均包括发泡层和复合玻纤布层,复合玻纤布层设在发泡层的外表面上,发泡层材料采用三聚氰胺发泡材料,侧面保温层和底部保温垫的导热系数≤0.08W/m
·
K。
[0024]对需要导热的模组底部换成导热垫,底部导热垫的导热系数≥1.5W/m
·
K。实现动力锂电池低温续航提升,通过实验验证及仿真找到整包温差较大的模组进行保温和导热的方式,降低整包的温差,提高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及安全性。
[0025]优选具体实例为:
[0026]纯电动车的电池包参数具体为:
[0027][0028]表1为电池参数表采用本技术措施前后仿真对比如下:
[0029][0030][0031]表2为前后仿真对比表
[0032]采用本技术保温结构的动力电池系统温差明显改善,降低整包的温差,提高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及安全性。
[0033]上述仅为对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说明,上述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形成多个本技术的实施例方案。
[0034]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系统保温结构,包括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包括一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侧面保温层和垫层,所述侧面保温层对应位于最外侧的电池模组侧面设置,所述垫层位于一组电池模组的下方,垫层包括底部保温垫和底部导热垫,底部保温垫位于最外侧电池模组的下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动力电池系统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保温垫为两片,底部导热垫位于两片底部保温垫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动力电池系统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保温层的内侧设有用于定位在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清巷赵国华朱广燕刘帅楠朱群山刘胖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