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制动装置、制动系统及凹底平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9991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6: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气制动装置、制动系统及凹底平车,涉及铁路运输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空气制动装置,包括闸调器、杆端关节轴承和连接拉杆,所述杆端关节轴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闸调器的一端及所述连接拉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杆端关节轴承适于以第一角度摆动以使所述闸调器与所述连接拉杆之间的角度可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杆端关节轴承适于以第一角度摆动,有利于车辆转弯时制动力的传导,同时有效避免空气制动装置和基础制动装置的部件之间发生干涉,提高了空气制动装置及车辆的稳定性。制动装置及车辆的稳定性。制动装置及车辆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制动装置、制动系统及凹底平车


[0001]本技术涉及铁路运输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气制动装置、制动系统及凹底平车。

技术介绍

[0002]转向架是车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车辆的运行品质、动力性能和行车安全,高速列车在全世界各地的急速奔驰,现代城轨车辆的飞速发展,无一不与转向架技术的进步发展息息相关。目前现有车辆在转向时,小底架和转向架之间形成一定角度,闸调器和连接拉杆容易与其它部件产生干涉造成损坏,影响车辆正常制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现有车辆转向时闸调器和连接拉杆与其它部件干涉影响车辆正常制动。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空气制动装置,包括闸调器、杆端关节轴承和连接拉杆,所述杆端关节轴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闸调器的一端及所述连接拉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杆端关节轴承适于以第一角度摆动以使所述闸调器与所述连接拉杆之间的角度可调。
[0005]本技术所述的空气制动装置,通过设置杆端关节轴承适于以第一角度摆动,有利于车辆转弯时制动力的传导,同时有效避免空气制动装置和基础制动装置的部件之间发生干涉,提高了空气制动装置及车辆的稳定性。
[0006]优选地,所述空气制动装置还包括与所述闸调器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一制动杠杆,以及与所述第一制动杠杆连接的制动缸,所述第一制动杠杆包括依次连接的制动端、闸调部和固定端,所述制动端适于与所述制动缸连接,所述制动缸适于带动所述制动端往复运动,所述闸调部与所述闸调器连接并适于带动所述闸调器往复运动,所述固定端适于在所述制动端和所述闸调部往复运动时处于固定状态。
[0007]本技术所述的空气制动装置,通过设置第一制动杠杆进行制动,有效扩大制动倍率,有利于车辆转弯时制动力的传导,提高了空气制动装置及车辆的制动性能。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角度的取值范围为
‑3°
至3
°

[0009]本技术所述的空气制动装置,通过设置杆端关节轴承的摆动角度在
‑3°
至3
°
范围内,一方面有利于车辆转弯时制动力的传导,同时有效避免空气制动装置和基础制动装置的部件之间发生干涉,提高了空气制动装置及车辆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也保证了杆端关节轴承自身的稳定性。
[0010]优选地,所述空气制动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制动缸连接的空气控制阀,所述制动缸为多个,所述空气控制阀适于带动多个所述制动缸制动。
[0011]本技术所述的空气制动装置,通过设置空气控制阀带动多个制动缸制动,能够实现多个车轮的制动,有效提高了制动效率,提高了空气制动装置及车辆的制动性能。
[0012]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制动系统,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制动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空气制动装置连接的基础制动装置,所述空气制动装置用于带动所述基础制动装置制动。
[0013]本技术所述的制动系统,通过具有摆动的杆端关节轴承的空气制动装置带动基础制动装置对车轮制动,有利于车辆转弯时制动力的传导,同时有效避免空气制动装置和基础制动装置的部件之间发生干涉,提高了空气制动装置及车辆的稳定性。
[0014]优选地,所述空气制动装置包括第二制动杠杆,所述第二制动杠杆与所述空气制动装置的连接拉杆连接,所述基础制动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上拉杆、第三制动杠杆、第一制动梁和第一闸瓦,所述上拉杆与所述空气制动装置的第二制动杠杆连接并适于在所述第二制动杠杆带动下往复运动,所述第一闸瓦位于所述第一制动梁的两端并适于锁紧车轮。
[0015]本技术所述的制动系统,通过设置依次连接的上拉杆、第三制动杠杆、第一制动梁和第一闸瓦,在第二制动杠杆带动下通过第一闸瓦锁紧车轮,有效扩大制动倍率,有利于车辆转弯时制动力的传导,提高了空气制动装置及车辆的制动性能。
[0016]优选地,所述基础制动装置还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制动拉杆、第四制动杠杆、第二制动梁和第二闸瓦,所述第一制动拉杆与所述第三制动杠杆连接并适于在所述第三制动杠杆带动下往复运动。
[0017]本技术所述的制动系统,通过设置依次连接的第一制动拉杆、第四制动杠杆、第二制动梁和第二闸瓦,在第三制动杠杆带动下通过第二闸瓦锁紧车轮,有效扩大制动倍率,有利于车辆转弯时制动力的传导,提高了空气制动装置及车辆的制动性能。
[0018]优选地,所述基础制动装置还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制动拉杆、第五制动杠杆、第三制动拉杆、第六制动杠杆、第三制动梁和第三闸瓦,所述第二制动拉杆与所述第四制动杠杆连接并适于在所述第四制动杠杆带动下往复运动。
[0019]本技术所述的制动系统,通过设置依次连接的第二制动拉杆、第五制动杠杆、第三制动拉杆、第六制动杠杆、第三制动梁和第三闸瓦,在第四制动杠杆带动下通过第三闸瓦锁紧车轮,有效扩大制动倍率,有利于车辆转弯时制动力的传导,提高了空气制动装置及车辆的制动性能。
[0020]优选地,所述基础制动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六制动杠杆连接的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适于与转向架连接。
[0021]本技术所述的制动系统,通过设置与转向架连接的固定支架对第六制动杠杆的往复运动进行稳固,提高了第六制动杠杆制动及取消制动时往复运动的稳定性,提高了基础制动装置及车辆的稳定性。
[0022]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凹底平车,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制动系统。所述凹底平车与上述制动系统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空气制动装置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制动缸、第一制动杠杆和闸调器的配合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基础制动装置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
[0027]1‑
储风缸;2

空气控制阀;3

制动缸;4

第一制动杠杆,41

制动端,42

闸调部,43

固定端;5

闸调器;6

杆端关节轴承;7

连接拉杆;8

第二制动杠杆;9

上拉杆;10

第三制动杠杆;11

第一制动拉杆;12

第一制动梁;13

第一闸瓦;14

第四制动杠杆;15

第二制动拉杆;16

第二制动梁;17

第二闸瓦;18

第五制动杠杆;19

第三制动拉杆;20

第六制动杠杆;21

第三制动梁;22

第三闸瓦;23

固定支架;1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闸调器(5)、杆端关节轴承(6)和连接拉杆(7),所述杆端关节轴承(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闸调器(5)的一端及所述连接拉杆(7)的一端连接,所述杆端关节轴承(6)适于以第一角度摆动以使所述闸调器(5)与所述连接拉杆(7)之间的角度可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闸调器(5)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一制动杠杆(4),以及与所述第一制动杠杆(4)连接的制动缸(3),所述第一制动杠杆(4)包括依次连接的制动端(41)、闸调部(42)和固定端(43),所述制动端(41)适于与所述制动缸(3)连接,所述制动缸(3)适于带动所述制动端(41)往复运动,所述闸调部(42)与所述闸调器(5)连接并适于带动所述闸调器(5)往复运动,所述固定端(43)适于在所述制动端(41)和所述闸调部(42)往复运动时处于固定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度的取值范围为
‑3°
至3
°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制动缸(3)连接的空气控制阀(2),所述制动缸(3)为多个,所述空气控制阀(2)适于带动多个所述制动缸(3)制动。5.一种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制动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空气制动装置连接的基础制动装置,所述空气制动装置用于带动所述基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晓东常邦灿刘坤穆成坤王雷卢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哈尔滨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