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低速比高刚性高精度摆线针轮行星传动减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9151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低速比高刚性高精度摆线针轮行星传动减速器,属于机械传动装置领域。输入行星架上周向均设三个花键齿轮组件,其中花键齿轮轴的齿轮端置于输入行星架内部,行星齿轮安装在花键齿轮轴的轴端,位于输入行星架外部,用于与外部输入齿轮啮合传动,形成第一级传动;曲柄轴齿轮组件包括曲柄轴以及依次安装在曲柄轴上的中心齿轮和摆线轮;中心齿轮与花键齿轮轴的齿轮端啮合传动,形成第二级传动;曲柄轴带动摆线轮与针齿壳内的滚针啮合,形成第三级传动,摆线轮带动行星架实现动力输出。本发明专利技术第一级传动和第二级传动采用相同的行星轮均布在中心齿轮圆周方向的结构,使得整机布置极其紧凑,传递功率大,且三级传动具备超低速比。具备超低速比。具备超低速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低速比高刚性高精度摆线针轮行星传动减速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传动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超低速比高刚性高精度摆线针轮行星传动减速器。

技术介绍

[0002]摆线针轮行星减速器主要由行星架、行星轮、中心轮、输出机构四部分组成。输入轴与固连在输入轴上面的偏心套一起构成行星传动的行星架。整机具有传动比大、结构简单、体积小、效率高、使用寿命长、传动平稳、承载能力高等优点。
[0003]摆线针轮行星减速器在较低传动比范围,且摆线轮采用传统的“一齿差”齿形使用时,同时啮合有效传力的齿数减少,承载能力降低,容易胶合。而“二齿差”齿形的运用则能克服“一齿差”在小传动比时的弱点,有效增加了啮合齿数,显著提高了承载能力,避免了齿面胶合。但是,由于摆线针轮行星减速器的输出轴不能承受较大的轴向力和径向力,整机的倾覆刚性较差,减速比难以实现进一步降低。
[0004]根据上述情况,基于摆线针轮行星传动原理,在强化其优点,优化其缺点的同时,进一步降低减速比,设计一种具有超低速比、高刚性、高精度的摆线行星传动减速器,以解决各领域对超低速比、高刚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低速比高刚性高精度摆线针轮行星传动减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曲柄轴齿轮组件(15)、针齿壳(6)、花键齿轮组件、设有中轴通孔的输入行星架(8)和输出行星架(2);所述的输入行星架(8)上沿减速器中轴线的周向均匀设有三个花键齿轮组件安装孔,每一个花键齿轮组件由一个行星齿轮(10)和一个花键齿轮轴(11)构成;所述花键齿轮轴(11)的齿轮端置于输入行星架(8)内部,行星齿轮(10)安装在花键齿轮轴(11)的轴端,位于输入行星架(8)外部,行星齿轮(10)的内花键孔与外齿的中轴线重合,满足相位要求,三个行星齿轮用于与外部输入齿轮啮合传动;所述外部输入齿轮位于减速器中轴线上;所述的曲柄轴齿轮组件(15)安装在针齿壳(6)内部,包括曲柄轴(1507)以及依次安装在曲柄轴上的中心齿轮(1504)、第一摆线轮(1501)和第二摆线轮(1502);所述的中心齿轮(1504)与三个花键齿轮轴的齿轮端啮合传动,并带动曲柄轴(1507)转动;针齿壳(6)的安装孔内壁周向均匀设置滚针(7),第一摆线轮(1501)和第二摆线轮(1502)的外侧壁设有一圈能够与所述滚针(7)啮合传动的凸齿;所述的输出行星架(2)与第一摆线轮(1501)、第二摆线轮(1502)同步传动连接,输出行星架(2)与输入行星架(8)螺栓连接,两者同轴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低速比高刚性高精度摆线针轮行星传动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摆线轮(1501)和第二摆线(1502)轮通过圆柱滚子轴承(1506)安装在曲柄轴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低速比高刚性高精度摆线针轮行星传动减速器,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靖朱晴旺王春平谢发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环动机器人关节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