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米酸面团馒头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18945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54
一种稻米酸面团馒头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粳米粉为原料,利用复合菌进行固态发酵,复合菌按一定比例与无菌水混匀加入稻米粉中,将稻米粉揉成面团后密封,放入恒温培养箱中进行恒温固态发酵,将发酵完成后的酸面团与小麦粉混匀,加入一定的水和酵母,再经过和面、整形、醒发,搓圆和蒸制即得酸面团馒头。本发明专利技术加工的稻米酸面团馒头气孔均匀且较大,具有发酵稻米粉香味,口感细腻和易消化等优点。口感细腻和易消化等优点。口感细腻和易消化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稻米酸面团馒头的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加工
,具体为一种稻米酸面团馒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稻米主食开发已成为稻米深加工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将稻米磨粉添加到面粉体系中开发主食产品,不仅增加了稻米的特有香味,而且对主食产品的种类和营养也有一定增加,有助于拓宽稻米主食市场。由于稻米主食产品存在内部结构差、食感发黏和易掉渣等问题,导致稻米在馒头等主食加工中的应用受到限制,但是经发酵后的酸面团面筋网络结构和淀粉颗粒结构发生了变化,使面团更紧凑柔软,从而提高其主食产品的气体容量,提高稻米主食的食用品质。
[0003]中国专利申请(CN10881332 A)公开了一种旧金山乳杆菌馒头及其制备方法,采用旧金山乳杆菌发酵液,添加一定量的青岛啤酒对小麦粉馒头工艺进行改善,但该方法添加剂品质较难控制,而且对馒头的风味品质有一定影响。
[0004]目前还未有稻米粉馒头专利技术专利,本专利技术采用复合乳酸菌固态发酵技术,设备简单易行,环境污染小,广泛应用于各类食品加工中,发酵后的稻米粉酸面团掺入面粉,提高了主食馒头产品的食用品质,为发酵稻米的生产和在主食加工中的利用提供参考。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稻米酸面团馒头的制作方法,利用这种固态发酵方式制备的发酵稻米淀粉颗粒均匀,面团紧凑柔软,提高了其气体容量且具有发酵香味,克服了上述技术背景中的缺陷。
[0006]本专利技术所解决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一种稻米酸面团馒头的制作方法,采用普通粳米粉为原料,利用植物乳杆菌和米根霉的发酵悬浮液进行固态发酵,按一定比例与无菌水混匀加入稻米粉中,揉成面团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密封发酵,将发酵完成后的酸面团与小麦粉混匀,加入一定的水和酵母,再经过和面、整形、醒发,搓圆和蒸制即得酸面团馒头。
[0008]本专利技术中发酵的主要目的为:
[0009]一是采用固态发酵稻米粉,区别于液体发酵再粉碎的方法,减少加工过程中水溶性营养成分流失,提高大米加工性;
[0010]二是通过植物乳杆菌和米根霉混合发酵,在提供发酵香味的同时混合发酵效果明显,颗粒大小均匀,食用品质更好;
[0011]三是可以显著降低稻米的黏度,改善了稻米主食制作过程中食感发粘等问题。
[0012]一种稻米酸面团馒头的制作方法,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0013]1.一种稻米酸面团馒头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配比制作而成:
[0014]小麦粉70g~140g
[0015]稻米粉30~60g
[0016]安琪酵母2~4g
[0017]植物乳杆菌发酵液1~2ml,其中菌落数1
×
108CFU/mL,保藏编号:CICC 20022的植物乳杆菌菌株;米根霉发酵液1~2ml,其中葡萄糖浓度40g/L,葡萄糖转化率75%左右,且菌丝均匀分布于液体培养基中,保藏编号:CICC 3084的米根霉菌株。
[00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米酸面团的制作方法,具体操作步骤描述如下:
[0019]①
选取干法粉碎后的稻米粉作为原料备用;
[0020]②
将植物乳杆菌和米根霉菌悬液按一定比例复配作为复合发酵菌种,植物乳杆菌和米根霉的复配比例为2:1;
[0021]③
复合菌接种量为原料稻米粉质量的1%~4%;
[0022]④
按照稻米粉与无菌水质量比为5:3的比例取一定量的无菌水,加入步骤

中制备的复合菌种悬浮液混匀,一起倒入稻米粉中,搅拌均匀;
[0023]⑤
将步骤

中搅拌后的稻米揉成面团,密封放于恒温培养箱中,发酵温度为30℃~ 38℃;发酵时间为24h~48h;即得稻米酸面团。
[002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稻米酸面团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原料的稻米粉为粳米粉。
[0025]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稻米酸面团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植物乳杆菌和米根霉需活化2代后再进行固态发酵。
[0026]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稻米酸面团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中面团发酵完成的标准为:发酵完成时稻米粉的pH为6左右,且白色菌丝均匀分布于面团表面,无杂菌污染。
[0027]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米酸面团馒头制作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0028]①
将权利要求2步骤

所得酸面团取出,与小麦粉70~140g混合均匀;面团与小麦粉比例为3:10
[0029]②
称取安琪酵母2~4g加入权利要求6步骤

中,混合均匀;
[0030]③
量取50%~70%的温水加入上述步骤

中,搅拌均匀后和面20~30min直到面团表面光滑;
[0031]④
上述步骤

中面团经塑形后放入35℃~40℃醒发箱中醒发30~40min;
[0032]⑤
上述步骤

中醒发完成后进行搓圆,再次放入蒸笼醒发15min左右后进行蒸制;
[0033]⑥
上述步骤

中面团蒸制20~30min关闭电源,冷却至室温即得稻米酸面团馒头。
[0034]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稻米酸面团馒头,其特征在于:面粉糊中pH为7;面团一次醒发完成后体积膨胀为原来的一倍,内部呈蜂窝状且柔软均匀;馒头表面呈淡黄色,具有稻米发酵香味。
[0035]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一种稻米酸面团馒头的制作方法,通过直接发酵处理稻米,方便其之后馒头和发糕等主食产品的开发,同时提高生产率,有利于实现工厂化生产。制作的稻米酸面团馒头颗粒均匀,气孔较大且具有发酵稻米香味。
附图说明
[0036]图1、本专利技术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特征和目的功效易于理解,下面将结合具体的案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38]实施例一:
[0039](1)原料:取符合国家相关食品原料标准的粳米粉100g;
[0040](2)准备混合发酵菌种:分别取活化后第二代的米根霉菌种培养48h的发酵液和植物乳杆菌培养24h的发酵液2mL备用,然后植物乳杆菌:米根霉按照2:1的比例配置发酵液。
[0041](3)面团制备:取发酵液2ml与无菌水(室温)60mL混合均匀加入稻米粉中,充分搅拌,使水和稻米粉充分接触后揉成面团。
[0042](4)恒温发酵:将步骤(3)中的面团密封放置在34℃下保温36小时,使植物乳杆菌和米根霉充分发酵,发酵完成时稻米粉酸度为6左右,除表面出现白色菌丝外无其他杂菌污染。
[0043](5)和面:将步骤(4)中酸面团60g,140g面粉,2g酵母和120ml温水混合均匀,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稻米酸面团馒头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配比制作而成:小麦粉70g~140g稻米粉30~60g安琪酵母2~4g植物乳杆菌发酵液1~2ml,其中菌落数1
×
108CFU/mL,保藏编号:CICC 20022的植物乳杆菌菌株;米根霉发酵液1~2ml,其中葡萄糖浓度40g/L,葡萄糖转化率75%左右,且菌丝均匀分布于液体培养基中,保藏编号:CICC 3084的米根霉菌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米酸面团的制作方法,具体操作步骤描述如下:

选取干法粉碎后的稻米粉作为原料备用;

将植物乳杆菌和米根霉菌悬液按一定比例复配作为复合发酵菌种,植物乳杆菌和米根霉的复配比例为2:1;

复合菌接种量为原料稻米粉质量的1%~4%;

按照稻米粉与无菌水质量比为5:3的比例取一定量的无菌水,加入步骤

中制备的复合菌种悬浮液混匀,一起倒入稻米粉中,搅拌均匀;

将步骤

中搅拌后的稻米粉揉成面团,密封放于恒温培养箱中,发酵温度为30℃~38℃;发酵时间为24h~48h;即得稻米酸面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稻米酸面团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原料的稻米粉为粳米粉。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稻米酸面团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植物乳杆菌和米根霉需活化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忠岳进张娜陈凤莲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商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