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罩用鼻夹的性能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87065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口罩用鼻夹的实验装置领域内的一种口罩用鼻夹的性能实验装置,包括上夹板和下夹板,上夹板可拆卸连接在下夹板的顶面上,上夹板与下夹板之间设有装夹间隙,上夹板上设有圆弧过渡的导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解决现有技术中对鼻夹的检测通过手动或试剂佩戴验证,缺乏有效可靠的检验设备及方法,对鼻夹的性能判定不严谨的问题。夹的性能判定不严谨的问题。夹的性能判定不严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口罩用鼻夹的性能实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口罩用鼻夹的实验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口罩用鼻夹的性能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口罩是用于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的卫生用品,能够有效过滤空气中的有害病菌、粉尘、颗粒等,常用于医院、工厂等地方,但随着城市空气雾霾增多和部分空气传播的病毒疫情爆发,口罩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人们的日常出行中。口罩的过滤防护效果除了主要依赖于本身材质的过滤能力外,其附着于面部后的贴合效果也非常重要。为了保证口罩能够更好贴合人体面部轮廓,现有的口罩上均设置了口罩线,也称鼻梁条、鼻夹线等,用于将口罩贴附在人体面部上。
[0003]口罩鼻夹线的贴合定型性能对于口罩的防护效果十分重要,YY/T

0969

2012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以及YY

0469

2004

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这两个标准中要求口罩用的鼻夹由可弯曲可塑性的材料制成,现有鼻夹的结构通常由金属丝和一层挤包塑料的塑料组成,金属丝和塑料的不同,影响到鼻夹的塑性和弯曲性能,现有实验方法为手动弯曲和实际佩戴验证,没有具体的性能参数要求,对鼻夹的性能判定不严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口罩用鼻夹的性能实验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鼻夹的检测通过手动或试剂佩戴验证,缺乏有效可靠的检验设备及方法,对鼻夹的性能判定不严谨的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基础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口罩用鼻夹的性能实验装置,包括上夹板和下夹板,上夹板可拆卸连接在下夹板的顶面上,上夹板与下夹板之间设有装夹间隙,上夹板上设有圆弧过渡的导引部。
[0006]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实际应用时,将鼻夹试样穿放在装夹间隙中,试样两端露出在上夹板外侧,将试样一端按压固定,将上夹板与下夹板连接固定,将试样另一端绕导引部翻转180
°
对折,保证试样完全压制平整,然后卸去对试样的压制,观察测量试样回弹角度并记录,通过对多组回弹角度的记录统计分析判断试样的弯曲性能,结构简洁,操作便捷,对鼻夹试样的弯曲回弹性验证准确可靠。
[0007]进一步,上夹板上开设有螺纹沉孔,下夹板上开设有与螺纹沉孔对应的螺纹孔,上夹板通过紧固螺栓连接在下夹板上。作为优选这样通过螺栓连接上夹板和下夹板,连接稳定可靠,操作便捷。
[0008]进一步,上夹板包括左夹片、右夹片,左夹片与右夹片之间设有压板,压板厚度小于左夹片和右夹片的厚度,压板与下夹板之间形成装夹间隙,压板的侧端为导引部。作为优选这样下夹板表面为试样提供平整的放置面,压板与左夹片、右夹片的厚度差等于试样的厚度,通过上夹板的连接实现将试样压制在下夹板上,压板上端与左夹片、右夹片上端之间
形成用于放置试样对折部分的凹槽,在实验过程中可通过将试样对折后压制与左夹片、右夹片上端齐平来标记对试样的180
°
对折,有利于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0009]进一步,压板与左夹片、右夹片一体成型。作为优选这样上夹板结构整体性更好,加工制造方便,使用便捷,对试样的装夹稳定可靠。
[0010]进一步,左夹片、右夹片上端靠近压板的一侧设有定位台阶,压板截面呈T型,压板的T型翼边放置于定位台阶上,T型翼边和定位台阶上均设有螺纹孔,T型翼边通过调节螺栓连接在定位台阶上。作为优选这样压板可通过调节螺栓相对左夹片、右夹片进行高度调节,可配合使用垫片,使得压板的高度可调节,继而使得装夹间隙可调节,从而能够适应不同尺寸型号的鼻夹试样进行检测。
[0011]进一步,下夹板上端面开设有装夹槽,装夹槽与上夹板底面之间为装夹间隙,上夹板侧端为导引部。作为优选这样装夹槽用于放置鼻夹试样,加工简单,结构简洁,用于实验操作便捷。
[0012]进一步,下夹板上设有位于装夹间隙外侧的量角器。作为优选通过量角器可便利的对实验的回弹角度进行测量,实验结果便于快速记录。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轴测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俯视图;
[0015]图3为图2中A

A剖视图;
[0016]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俯视图;
[0017]图5为图4中B

B剖视图;
[0018]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3中沿装夹间隙的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0]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下夹板1、上夹板2、左夹片21、右夹片22、螺纹沉孔3、试样4、压板5、装夹间隙6、导引部7、定位台阶8、量角器9。
[0021]实施例1,基本如附图1、图2所示:一种口罩用鼻夹的性能实验装置,包括矩形的上夹板2和下夹板1,上夹板2可拆卸连接在下夹板1的顶面上,上夹板2上开设有螺纹沉孔3,下夹板1上开设有与螺纹沉孔3对应的螺纹孔,上夹板2通过紧固螺栓连接在下夹板1上。结合图3所示,上夹板2与下夹板1之间设有装夹间隙6,上夹板2上设有圆弧过渡的导引部7。上夹板2包括左夹片21、右夹片22,此处左、右之分仅用于区分并不与附图所示方位完全对应。左夹片21与右夹片22之间一体成型有压板5,压板5厚度小于左夹片21和右夹片22的厚度,压板5与下夹板1之间形成装夹间隙6,压板5的侧端为导引部7。下夹板1上粘接有位于装夹间隙6外侧的量角器9。
[0022]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将鼻夹的试样4放在下夹板1上,将上夹板2放在下夹板1上并用紧固螺栓对齐并锁紧,试样4的中部被夹持在装夹间隙6中,实验过程中将试样4的一端按压固定,将另一端绕压板5侧端的导引部7翻转180
°
对折,将翻转后的试样4压平在压板5上,无凸出、凹陷,然后卸去压力后,待试样4翻折段回弹至稳定状态后,通过量角器9测量试样4
回弹后两端之间的角度并记录,重复多次记录后计算变形值,得到试样4的塑性和变形性能结果。
[0023]实施例2,结合图4、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左夹片21、右夹片22上端靠近压板5的一侧设有定位台阶8,压板5截面呈T型,压板5的T型翼边放置于定位台阶8上,T型翼边与定位台阶8之间可放置垫片,T型翼边和定位台阶8上均设有螺纹孔,T型翼边通过调节螺栓连接在定位台阶8上。本实施例中采用可拆卸的压板5结构,对试样4进行实验过程中,可通过增加垫片调节压板5与下夹板1之间的装夹间隙6大小,进而能够对尺寸更厚的试样4进行实验。
[0024]实施例3,结合图6所示,下夹板1上端面开设有装夹槽,装夹槽与上夹板2底面之间为装夹间隙6,上夹板2侧端为导引部7。本实施例相比实施例1和实施例2结构更加简洁,便于加工使用,操作便捷。
[0025]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罩用鼻夹的性能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夹板和下夹板,上夹板可拆卸连接在下夹板的顶面上,上夹板与下夹板之间设有装夹间隙,上夹板上设有圆弧过渡的导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罩用鼻夹的性能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板上开设有螺纹沉孔,下夹板上开设有与螺纹沉孔对应的螺纹孔,上夹板通过紧固螺栓连接在下夹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口罩用鼻夹的性能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板包括左夹片、右夹片,左夹片与右夹片之间设有压板,压板厚度小于左夹片和右夹片的厚度,压板与下夹板之间形成装夹间隙,压板的侧端为所述导引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口罩用鼻夹的性能实验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世银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鸽牌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