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滤效果好的新型吸油过滤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7708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过滤效果好的新型吸油过滤袋,涉及到过滤袋领域,包括过滤袋A,所述过滤袋A的一侧连接有两个过滤袋C,所述过滤袋A的一侧连接有两个过滤袋B,两个所述过滤袋C之间设置有连接柱,两个所述过滤袋C分别与所述连接柱的一侧相贴合,两个所述过滤袋B分别与所述连接柱的一侧相贴合,所述连接柱的上方设置有用于挤压所述过滤袋A、所述过滤袋B与所述过滤袋C的挤压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固定柱,固定柱连接在支撑件的两端,使弹簧通过作用力将两个挤压片推动两个挤压柱相互靠近,使两个挤压柱之间的过滤袋受到挤压,能够有效排出过滤袋中已吸收的油液,实现过滤袋的重复利用,并提高了过滤效果。并提高了过滤效果。并提高了过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过滤效果好的新型吸油过滤袋


[0001]本技术涉及过滤袋
,特别涉及一种过滤效果好的新型吸油过滤袋。

技术介绍

[0002]过滤袋是一种过滤元件,在过滤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过滤袋材质主要有尼龙,聚丙烯、聚酯、不锈钢、聚四氟等,可以针对性的满足各个领域的应用,因此过滤袋被称之为过滤器的心脏,且过滤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用户的过滤效果。
[0003]例如公开号为CN203678068U的中国专利,其中提出了一种多层超高效容污吸油滤袋,该专利通过由纺粘内外保护层和二层以上的主过滤层构成,预过滤折叠副袋由纺粘层整体包覆置于主袋内,纺粘层延伸到主袋口,使预过滤折叠副袋的折叠滤料增加的面积达一倍之多,但是该方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经过滤后截留下来的油液逐渐累积附着在纺粘内外保护层和二层以上的主过滤层表面,在过滤袋吸油量达到饱和后无法及时将油液排出过滤袋的内部,进而无法重复使用,使过滤效果变差,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过滤效果好的新型吸油过滤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滤效果好的新型吸油过滤袋,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在过滤袋吸油量达到饱和后无法及时将油液排出过滤袋的内部,进而无法重复使用,使过滤效果变差的问题,本技术通过设置固定柱,固定柱连接在支撑件的两端,使弹簧通过作用力将两个挤压片推动两个挤压柱相互靠近,使位于两个挤压柱之间的过滤袋受到挤压,能够有效排出过滤袋中已吸收的油液,实现过滤袋的重复使用,并提高了过滤效果。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过滤效果好的新型吸油过滤袋,包括过滤袋A,所述过滤袋A的一侧连接有两个过滤袋C,所述过滤袋A的一侧连接有两个过滤袋B,两个所述过滤袋C之间设置有连接柱,两个所述过滤袋C分别与所述连接柱的一侧相贴合,两个所述过滤袋B分别与所述连接柱的一侧相贴合,所述连接柱的上方设置有用于挤压所述过滤袋A、所述过滤袋B与所述过滤袋C的挤压组件。
[0006]基于上述结构,通过设置过滤袋C,过滤袋A、过滤袋B与过滤袋C的材质均为聚丙烯吸油棉,过滤袋C具有极佳的疏水亲油性,且过滤袋C吸油速度快,吸油量大,能够有效去除液体中的微量油份。
[0007]优选地,所述挤压组件包括两个支撑架,两个所述支撑架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柱的左右两侧,所述支撑架的一侧开设有活动槽,两个所述支撑架的上下两端均连接有固定柱,两个所述支撑架之间设置有两个挤压片,两个所述挤压片的左右两端均连接有连接块,所述挤压片的两端均与所述支撑架的外壁相贴合,所述连接块与所述支撑架的内壁相贴合,所述连接块的一侧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柱相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架之间设置有两个挤压柱。
[0008]进一步地,通过设置固定柱,固定柱连接在支撑件的两端,使弹簧通过作用力将两个挤压片推动两个挤压柱相互靠近,使两个挤压柱之间的过滤袋受到挤压,能够有效排出过滤袋中已吸收的油液,实现过滤袋的重复利用,并提高了过滤效果。
[0009]优选地,所述挤压组件还包括若干个限位柱,若干个所述限位柱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挤压柱的两端,所述限位柱的外圆壁面与所述支撑架的内壁相贴合,所述挤压柱的两端均与支撑架的外壁相贴合,其中一个所述限位柱的一侧连接有扭转柱。
[0010]进一步地,通过设置限位柱,限位柱通过与支撑架的内壁相触碰,使挤压柱在支撑架的内部上下活动时避免发生脱落。
[0011]优选地,所述连接柱的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有卡位槽,所述卡位槽与所述挤压柱的位置相对应。
[0012]进一步地,通过设置卡位槽,卡位槽为挤压组件提供固定位置,且卡位槽的位置与挤压柱相对应,深度略小于挤压柱的半径,更方便将挤压组件放置在卡位槽的内部。
[0013]优选地,所述扭转柱的一端连接有扭转块。
[0014]进一步地,通过设置扭转块,扭转块与扭转柱相连接,扭动扭转块的力臂大于扭动扭转柱的力臂,使扭动扭转柱的操作更加省力,从而更方便扭动挤压柱。
[0015]优选地,所述过滤袋B与所述连接柱的一侧均连接有限位块。
[0016]进一步地,通过设置限位块,限位块通过与挤压组件中的支撑架相触碰,使支撑架无法继续向前移动,避免挤压组件从过滤袋A、过滤袋B与过滤袋C的外表面脱落。
[0017]综上,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8]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过滤袋A、过滤袋B与过滤袋C,过滤袋A、过滤袋B与过滤袋C具有极佳的疏水亲油性,吸油速度快,吸油量大,能够有效去除液体中的微量油份,通过设置固定柱,固定柱连接在支撑件的两端,使弹簧通过作用力将两个挤压片推动两个挤压柱相互靠近,使两个挤压柱之间的滤袋A、过滤袋B与过滤袋C受到挤压,能够有效排出滤袋A、过滤袋B与过滤袋C中已吸收的油液,实现过滤袋的重复利用,并提高了过滤效果,通过设置扭转块,扭转块与扭转柱相连接,扭动扭转块的力臂大于扭动扭转柱的力臂,使扭动扭转柱的操作更加省力,从而更方便扭动挤压柱,通过设置限位柱,限位柱通过与支撑架的内壁相触碰,使挤压柱在两个支撑架的内部上下活动时避免发生脱落。
[0019]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卡位槽,卡位槽为挤压组件提供固定位置,且卡位槽的位置与挤压柱相对应,深度略小于挤压柱的半径,更方便将挤压组件放置在卡位槽的内部,通过设置限位块,限位块通过与挤压组件中的支撑架相触碰,使支撑架无法继续向前移动,避免挤压组件从过滤袋A、过滤袋B与过滤袋C的外表面脱落。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技术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中的连接柱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中的卡位槽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中的挤压柱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过滤袋A;2、过滤袋B;3、过滤袋C;4、限位块;5、连接柱;6、卡位槽;7、支撑架;8、活动槽;9、固定柱;10、弹簧;11、挤压片;12、连接块;13、挤压柱;14、限位柱;15、扭转柱;16、扭转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实施例:参考图1

4所示的一种过滤效果好的新型吸油过滤袋,包括过滤袋A1,过滤袋A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过滤袋C3,过滤袋A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过滤袋B2,连接柱5设置在两个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滤效果好的新型吸油过滤袋,包括过滤袋A(1),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袋A(1)的一侧连接有两个过滤袋C(3),所述过滤袋A(1)的一侧连接有两个过滤袋B(2),两个所述过滤袋C(3)之间设置有连接柱(5),两个所述过滤袋C(3)分别与所述连接柱(5)的一侧相贴合,两个所述过滤袋B(2)分别与所述连接柱(5)的一侧相贴合,所述连接柱(5)的上方设置有用于挤压所述过滤袋A(1)、所述过滤袋B(2)与所述过滤袋C(3)的挤压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滤效果好的新型吸油过滤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组件包括两个支撑架(7),两个所述支撑架(7)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柱(5)的左右两侧,所述支撑架(7)的一侧开设有活动槽(8),两个所述支撑架(7)的上下两端均连接有固定柱(9),两个所述支撑架(7)之间设置有两个挤压片(11),两个所述挤压片(11)的左右两端均连接有连接块(12),所述挤压片(11)的两端均与所述支撑架(7)的外壁相贴合,所述连接块(12)与所述支撑架(7)的内壁相贴合,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晔马帅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国滤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