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合金棒材生产用自动下料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棒材生产
,具体为一种合金棒材生产用自动下料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棒材一般指简单断面型材,长度与截面周长之比相当大,横截面无明显的凸凹部分的金属塑性加工的直条制品,也称棒材或普通断面型材,包括方形、圆形、扁形和六角形型材,简单断面型材分钢材和有色金属合金材两大类。较常见的有色金属合金型材是铜型材和铝型材,一般用于电力工业;
[0003]棒材在生产后需要进行下料,然后通过传输带对其进行输送,现有的下料方法大多是使用机械臂对棒材进行转移,但是机械臂在取料时由于缺乏缓冲装置,机械臂在进行取料时如果与棒材生产设备相撞会导致机械臂损坏,需要对机械臂进行维修,大大提高了棒材的生产成本,同时降低了棒材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合金棒材生产用自动下料设备,通过缓冲机构的设置,能够在连接臂移动时对连接臂进行缓冲,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合金棒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合金棒材生产用自动下料设备,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动滑台(2),所述第一电动滑台(2)滑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推送板(4),所述推送板(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组夹紧气缸(3),所述底座(1)的顶部通过支架固定安装有第二电动滑台(9),所述第二电动滑台(9)滑块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驱动气缸(10),所述驱动气缸(10)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连接臂(14),所述连接臂(14)的表面安装有气泵(8),所述连接臂(14)远离驱动气缸(10)一端的底部安装有吸嘴(15),所述吸嘴(15)与气泵(8)相连,所述第二电动滑台(9)的表面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固定座(13)、缓冲座(18)、端盖(22)、缓冲杆(21)和弹簧(23),所述固定座(13)通过螺钉固定安装于第二电动滑台(9)的表面,所述缓冲座(18)焊接于固定座(13)的表面,所述缓冲杆(21)插接于缓冲座(18)的内部,所述缓冲杆(21)的顶部可拆卸式安装有端盖(22),所述缓冲座(18)与端盖(22)之间固定安装有弹簧(23);所述底座(1)的顶部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第一立板(12)和第二立板(17),所述第一立板(12)的表面开设有卡槽(11),所述第二立板(17)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提升气缸(16),所述提升气缸(16)的输出端固定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灿辉,刘彬,方志高,王文国,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鸿翰金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