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桁架式轮轨桥面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4093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桁架式轮轨桥面吊,第一桁架梁、第二桁架梁、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均为桁架结构,桁架结构的抗弯强度和抗剪能力强,提高了第一桁架梁和第二桁架梁的承载能力。因此无需设置斜撑杆即可保证桥面吊的吊装稳定性,有效增加吊装作业时的工作空间。此外,由于走行组件与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均为转动连接,因此走行组件与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之间的夹角可以适应性改变,以使走行组件与走行轨道始终滚动配合,从而适应桥面的不同坡度变化以及桥面的弯曲转弯等,可对曲线桥面和变坡度桥面进行施工,桁架式轮轨桥面吊的行走效率高,提高了施工便利性和施工效率。提高了施工便利性和施工效率。提高了施工便利性和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桁架式轮轨桥面吊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桁架式轮轨桥面吊。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更新的需要,旧的桥梁在结构和功能上已无法满足现有交通需求,一些城市跨河道的桥梁道路亟需重新规划建设,而这些桥梁往往处于水陆交通比较繁忙的地段。由于桥梁下方为水域,区域内无法设置支撑架,并且施工期间需要保证水路正常通航,还要保证两侧距离较近的已有老桥正常通行,因此桥面构件等无法通过船运至河中,也无法使用浮吊等起重设备,此时浮运结合桥面吊机的施工方法就不再适用。
[0003]目前,利用已有桥梁结构作为设备停机点安装待装桥面是比较成熟的桥面安装方法,通常利用桥面吊或提梁机进行安装。此种设备主要由底架、立柱、斜撑杆、吊具等构成,整机移动需利用专门设计的油缸和滑道前进系统。提梁机的主梁通常为箱型结构,因此需要设置一定的斜撑杆,满足桥面吊装时的受力要求。这样的结构对提梁机的工作幅度有一定的影响,会限制桥面构件的吊装空间,尤其对于大跨度钢混组合梁,桥面较宽且带翼缘,桥面吊装时需旋转安装,旋转时会与斜撑杆干涉,影响正常施工。此外,现有的提梁机的纵向移动大多利用液压千斤顶油缸的伸缩来实现,但是滑移轨道很难适应变坡度的桥面以及带有曲线性的桥面,提梁机使用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以上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桁架式轮轨桥面吊,无需设置斜撑杆,有效增加施工空间,能够满足待安装桥面段的大幅度旋转,避免与桥面吊干涉,同时能够对曲线桥面和变坡度桥面进行施工,提高了施工便利性和施工效率。<br/>[0005]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桁架式轮轨桥面吊,包括:
[0007]间隔设置的第一桁架梁和第二桁架梁,所述第一桁架梁和所述第二桁架梁上可移动地设置有提梁天车,所述提梁天车用于吊装待安装桥面段;
[0008]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沿所述第一桁架梁和所述第二桁架梁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支撑组件一端与所述第一桁架梁和所述第二桁架梁连接,另一端与已施工桥面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桁架梁和所述第二桁架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已施工桥面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桁架梁和所述第二桁架梁远离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一端均朝向所述已施工桥面的延伸方向悬伸;
[0009]走行组件,所述走行组件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底部,所述已施工桥面上设置有走行轨道,所述走行组件与所述走行轨道滚动配合,并能够带动所述桁架式轮轨桥面吊在所述已施工桥面上沿所述走行轨道移动。
[0010]作为本技术的桁架式轮轨桥面吊的优选方案,所述桁架式轮轨桥面吊还包括
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所述第一桁架梁和所述第二桁架梁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架连接,所述第一桁架梁和所述第二桁架梁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架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的桁架式轮轨桥面吊的优选方案,所述桁架式轮轨桥面吊还包括第一销轴,所述第一桁架梁和所述第二桁架梁均包括相连的第一梁段和第二梁段,所述第一梁段与所述第二梁段的连接端均设置有连接耳,所述第一梁段的连接耳与所述第二梁段的连接耳通过所述第一销轴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架和所述第二连接架上均设置有多个加强件,所述第一梁段与所述第一连接架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梁段与所述第二连接架之间均通过所述加强件连接。
[0012]作为本技术的桁架式轮轨桥面吊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长度均可调的第一后支腿和第二后支腿,所述第一后支腿与所述第一桁架梁的第一梁段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后支腿与所述第二桁架梁的第一梁段的一端可拆卸连接;
[0013]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长度均可调的第一前支腿和第二前支腿,所述第一前支腿与所述第一桁架梁的第一梁段和第二梁段的连接端均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前支腿与所述第二桁架梁的第一梁段和第二梁段的连接端均可拆卸连接。
[0014]作为本技术的桁架式轮轨桥面吊的优选方案,所述桁架式轮轨桥面吊还包括紧固组件,所述第一梁段与所述第一后支腿、所述第二后支腿、所述第一前支腿和所述第二前支腿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梁段与所述第一前支腿和所述第二前支腿之间均通过所述紧固组件连接。
[0015]作为本技术的桁架式轮轨桥面吊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后支腿、所述第二后支腿、所述第一前支腿和所述第二前支腿均为桁架结构,所述第一前支腿与所述第一梁段和所述第二梁段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前支腿与所述第一梁段和所述第二梁段之间均设置有加强支撑件,所述加强支撑件通过所述紧固组件与所述第一梁段和所述第二梁段连接。
[0016]作为本技术的桁架式轮轨桥面吊的优选方案,所述走行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和走行轮,所述走行轮与所述走行轨道滚动配合,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走行轮连接,以驱动所述走行轮沿所述走行轨道移动。
[0017]作为本技术的桁架式轮轨桥面吊的优选方案,所述桁架式轮轨桥面吊还包括第二销轴,所述第一后支腿、所述第二后支腿、所述第一前支腿和所述第二前支腿的底端均设置有长度可调的活络段,所述活络段上连接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驱动件的机架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通过所述第二销轴转动连接。
[0018]作为本技术的桁架式轮轨桥面吊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桁架梁和所述第二桁架梁上均设置有检修走台和第一导轨,所述检修走台用于检修所述提梁天车,所述提梁天车能够沿所述第一导轨在所述第一桁架梁和所述第二桁架梁上移动。
[0019]作为本技术的桁架式轮轨桥面吊的优选方案,所述桁架式轮轨桥面吊还包括第三销轴,所述已施工桥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接耳板,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上均设置有第二连接耳板,所述第一连接耳板通过所述第三销轴与所述第二连接耳板连接,以将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固定于所述已施工桥面上。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1]本技术提供的桁架式轮轨桥面吊,第一桁架梁和第二桁架梁均为桁架结构,桁架结构的抗弯强度和抗剪能力强,从而提高了第一桁架梁和第二桁架梁的承载能力。因
此,无需设置斜撑杆即可保证桥面吊的吊装稳定性,从而有效增加了桥面吊吊装作业时的工作空间,使得待安装桥面段能够进行大幅度的旋转等,避免待安装桥面与桥面吊干涉,提高施工便利性。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均与已施工桥面可拆卸连接,更换施工位置时能够方便地移动桥面吊,提高施工效率。由于走行组件与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均为转动连接,因此,走行组件与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之间的夹角可以适应性改变,以使走行组件始终与已施工桥面上的走行轨道滚动配合,从而能够适应桥面的坡度变化以及轨道转弯,相比于现有技术中滑移的施工方式,本技术的桁架式轮轨桥面吊适应性强,能够解决复杂桥面的施工难题,有效提高施工便利性和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桁架式轮轨桥面吊,其特征在于,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桁架梁(1)和第二桁架梁(2),所述第一桁架梁(1)和所述第二桁架梁(2)上可移动地设置有提梁天车(3),所述提梁天车(3)用于吊装待安装桥面段(200);第一支撑组件(4)和第二支撑组件(5),所述第一支撑组件(4)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5)沿所述第一桁架梁(1)和所述第二桁架梁(2)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支撑组件(4)一端与所述第一桁架梁(1)和所述第二桁架梁(2)连接,另一端与已施工桥面(100)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组件(5)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桁架梁(1)和所述第二桁架梁(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已施工桥面(100)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桁架梁(1)和所述第二桁架梁(2)远离所述第二支撑组件(5)的一端均朝向所述已施工桥面(100)的延伸方向悬伸;走行组件(6),所述走行组件(6)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4)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5)的底部,所述已施工桥面(100)上设置有走行轨道(101),所述走行组件(6)与所述走行轨道(101)滚动配合,并能够带动所述桁架式轮轨桥面吊在所述已施工桥面(100)上沿所述走行轨道(101)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桁架式轮轨桥面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架(7)和第二连接架(8),所述第一桁架梁(1)和所述第二桁架梁(2)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架(7)连接,所述第一桁架梁(1)和所述第二桁架梁(2)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架(8)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桁架式轮轨桥面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销轴(13),所述第一桁架梁(1)和所述第二桁架梁(2)均包括相连的第一梁段(11)和第二梁段(12),所述第一梁段(11)与所述第二梁段(12)的连接端均设置有连接耳(14),所述第一梁段(11)的连接耳(14)与所述第二梁段(12)的连接耳(14)通过所述第一销轴(13)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架(7)和所述第二连接架(8)上均设置有多个加强件(71),所述第一梁段(11)与所述第一连接架(7)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梁段(12)与所述第二连接架(8)之间均通过所述加强件(71)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桁架式轮轨桥面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4)包括长度均可调的第一后支腿(41)和第二后支腿(42),所述第一后支腿(41)与所述第一桁架梁(1)的第一梁段(11)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后支腿(42)与所述第二桁架梁(2)的第一梁段(11)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组件(5)包括长度均可调的第一前支腿(51)和第二前支腿,所述第一前支腿(51)与所述第一桁架梁(1)的第一梁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宇陈晓明郑祥杰贾宝荣吴昊王正佳刘泉耿帅吴晓风王伟吴君伏宜冰马良李冀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