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癌症类器官识别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癌症类器官识别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癌症类器官识别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类器官属于三维(3D)细胞培养物,包含其代表器官的一些关键特性。此类体外培养系统包括一个自我更新干细胞群,可分化为多个器官特异性的细胞类型,与对应的器官拥有类似的空间组织并能够重现对应器官的部分功能,从而提供一个高度生理相关系统。
[0003]传统的癌症类器官的观测手段主要是通过显微成像技术,针对的是小区域的单个癌症类器官个体。而在癌症类器官的大规模培育过程中,既需要对培养皿孔位区域(面积相对较大)内的多个癌症类器官进行观测,同时也需要对癌症类器官的个体差异进行关注,这样才能够知道添加的药物对癌症类器官生长的具体影响。传统显微成像的方式仅适用于单个癌症类器官的观测,不适用于大批量培育的情况,且当单个癌症类器官随时间的增加而发生形态变化时,难以对其进行及时的跟踪与识别。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癌症类器官识别方法解决了传统显微成像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癌症类器官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培养皿孔位的完整图像信息;S2、从培养皿孔位的完整图像信息中分离得到癌症类器官个体图像信息;S3、根据癌症类器官个体图像信息获取该癌症类器官的类别信息;S4、获取最近两次获得的同一癌症类器官的数据变化差异;S5、判断是否结束识别,若是则结束;否则返回步骤S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癌症类器官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的具体方法为:采用机械手握持相机,根据相机的视野设置机械手间隔移动的距离,并在每次停留时进行拍照,将每轮拍摄照片进行拼接,得到培养皿孔位的完整图像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癌症类器官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的具体方法包括以下子步骤:S2
‑
1、通过限制对比度自适应直方图均衡算法对培养皿孔位的完整图像信息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图像;S2
‑
2、将预处理后的图像输入Unet模型,得到相应前景背景分类图像;S2
‑
3、将预处理后的图像和相应前景背景分类图像作为输入,采用条件随机场算法对相应前景背景分类图像进行优化,得到优化图;S2
‑
4、通过连通域处理算法获取并记录优化图中癌症类器官个体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华杨,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艾名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