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装胶膜及光伏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1108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封装胶膜及光伏组件。该封装胶膜包括红外高透胶膜层和叠置于红外高透胶膜层的红外高反胶膜层,红外高透胶膜层对700~1100nm波长范围的光的透光率大于55%;红外高透胶膜层对400~700nm波长范围的光的透光率小于2%;红外高反胶膜层对700~1100nm波长范围的光的反射率大于75%。将上述封装胶膜作为电池片反面的封装胶膜不仅能够实现光伏组件的黑色外观而降低光污染,而且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太阳光,提高光伏组件整体的光电转换效率,进而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和寿命。进一步地,将该封装胶膜用于BIPV建筑一体化,可以兼顾建筑美观与光伏组件的效率。顾建筑美观与光伏组件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封装胶膜及光伏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组件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封装胶膜及光伏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太阳能电池本体用以实现最基本的太阳能电池的功能,即太阳能(光能)转换为电能,涉及了可见

近红外能量的利用,又涉及了中红外能量的重新分配。太阳辐照的能量主要集中于紫外区、可见光区和红外区。其中,紫外区域占据了7%的能量,可见光区域占据了50%的能量,红外部分约占43%左右的能量。光伏电池主要吸收利用400~700nm的可见光。波长大于1100nm的红外光不会被电池片利用转换成电能,而是直接转化为热能,导致光伏组件内部温度快速上升。因此,合理有效利用太阳光是提高太阳能电池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
[0003]但事实上,目前的白色胶膜一般添氧化硅、碳化硅、氮化硅、氧化钛、氮化钛等白色颜料,可实现红外高反射,但是不能实现可见

近红外(0.38~1.1μm)的高透过率。目前的黑色胶膜一般是添加炭黑,但炭黑等在红外区只能反射4%的红外光,吸收绝大多数的红外光,导致光伏组件温度提升。
[0004]因此亟待开发一种全新的不影响可见

近红外透过率的同时对红外高反射的胶膜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封装胶膜及光伏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光伏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较低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封装胶膜,该封装胶膜包括红外高透胶膜层和叠置于红外高透胶膜层的红外高反胶膜层,红外高透胶膜层对700~1100nm波长范围的光的透光率大于55%;红外高透胶膜层对400~700nm波长范围的光的透光率小于2%;红外高反胶膜层对700~1100nm波长范围的光的反射率大于75%。
[0007]进一步地,上述红外高透胶膜层对700~1100nm波长范围的光的透光率大于58%;红外高透胶膜层对400~700nm波长范围的光的透光率小于1%。
[0008]进一步地,上述红外高反胶膜层对700~1100nm波长范围的光的反射率大于85%。
[0009]进一步地,上述封装胶膜对700~1100nm波长范围的光的反射率大于70%。
[0010]进一步地,上述红外高透胶膜层包括颜料,颜料选自富勒烯及其衍生物、直接耐晒染料、直接重氮染料、直接交链染料、含有络合金属的偶氮染料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按重量份计,红外高透胶膜层包括100份的第一烯烃类树脂、0.01~10份的颜料、0.01~0.1份的第一偶联剂、0.01~0.3份的第一交联剂、0.01~0.3份的第一助交联剂,第一烯烃类树脂选自乙烯

乙酸乙烯酯、乙烯

辛烯共聚物、乙烯

α烯烃共聚物、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乙烯

甲基丙烯酸离子聚合物和茂金属催化乙烯丁烯共聚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0011]进一步地,按重量份计,上述红外高反胶膜层包括100份的第二烯烃类树脂、5~40份的填料、0.01~0.1份的第二偶联剂、0.01~0.3份的第二交联剂、0.01~0.3份的第二助交联
剂,第二烯烃类树脂选自乙烯

乙酸乙烯酯、乙烯

α烯烃共聚物、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乙烯

甲基丙烯酸离子聚合物和茂金属催化乙烯丁烯共聚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填料选自钛白粉、滑石粉、二氧化硅、氢氧化铝、氢氧化镁、氧化铝、勃姆石、云母、高岭土、碳酸钙、硅灰石、氮化铝、氮化硼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填料的粒径为0.4~2.0μm。
[0012]进一步地,上述红外高透胶膜层的厚度为80~300μm,红外高透胶膜层为预交联膜,红外高透胶膜层的预交联度为5~50%。
[0013]进一步地,上述红外高反胶膜层的厚度为120~500μm,红外高反胶膜层为预交联膜,红外高反胶膜层的预交联度为10~70%。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包括正面透明封装层、第一封装胶膜层、电池片阵列、第二封装胶膜层和背面封装层,该第二封装胶膜层为上述的封装胶膜。
[0015]进一步地,上述封装胶膜的红外高透胶膜层与光伏组件的电池片接触设置。
[0016]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申请提供的封装胶膜的红外高透胶膜层对700~1100nm波长范围的光的透光率大于55%,对400~700nm波长范围的光的透光率小于2%;红外高反胶膜层对700~1100nm波长范围的光的反射率大于75%,从而将该封装胶膜作为电池片反面的封装胶膜不仅能够实现光伏组件的黑色外观而降低光污染,而且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太阳光,提高光伏组件整体的光电转换效率,进而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和寿命。进一步地,将该封装胶膜用于BIPV建筑一体化,可以兼顾建筑美观与光伏组件的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17]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0018]如
技术介绍
所分析的,现有技术中存在光伏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较低的问题,为解决该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封装胶膜及光伏组件。
[0019]在本申请的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封装胶膜,该封装胶膜包括红外高透胶膜层和叠置于红外高透胶膜层的红外高反胶膜层,红外高透胶膜层对700~1100nm波长范围的光的透光率大于55%;红外高透胶膜层对400~700nm波长范围的光的透光率小于2%;红外高反胶膜层对700~1100nm波长范围的光的反射率大于75%。
[0020]本申请提供的封装胶膜的红外高透胶膜层对700~1100nm波长范围的光的透光率大于55%,对400~700nm波长范围的光的透光率小于2%;红外高反胶膜层对700~1100nm波长范围的光的反射率大于75%,从而将该封装胶膜作为电池片反面的封装胶膜不仅能够实现光伏组件的黑色外观而降低光污染,而且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太阳光,提高光伏组件整体的光电转换效率,进而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和寿命。进一步地,将该封装胶膜用于BIPV建筑一体化,可以兼顾建筑美观与光伏组件的效率。
[0021]优选上述红外高透胶膜层对700~1100nm波长范围的光的透光率大于58%;优选红外高透胶膜层对400~700nm波长范围的光的透光率小于1%,从而有助于进一步地封装胶膜对近红外波长范围的光的利用率,并尽可能地降低光污染。
[0022]优选上述红外高反胶膜层对700~1100nm波长范围的光的反射率大于85%,从而有利于提高封装胶膜对700~1100nm波长范围的光的整体利用率。
[0023]造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上述封装胶膜对700~1100nm波长范围的光的反射率大
于70%。
[0024]具有上述反射率性能的封装胶膜更有助于提高光伏组件对光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封装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胶膜包括红外高透胶膜层和叠置于所述红外高透胶膜层的红外高反胶膜层,所述红外高透胶膜层对700~1100nm波长范围的光的透光率大于55%;所述红外高透胶膜层对400~700nm波长范围的光的透光率小于2%;所述红外高反胶膜层对700~1100nm波长范围的光的反射率大于7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高透胶膜层对700~1100nm波长范围的光的透光率大于58%;所述红外高透胶膜层对400~700nm波长范围的光的透光率小于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高反胶膜层对700~1100nm波长范围的光的反射率大于85%。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封装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胶膜对700~1100nm波长范围的光的反射率大于70%。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封装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高透胶膜层包括颜料,所述颜料选自富勒烯及其衍生物、直接耐晒染料、直接重氮染料、直接交链染料、含有络合金属的偶氮染料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按重量份计,所述红外高透胶膜层包括100份的第一烯烃类树脂、0.01~10份的颜料、0.01~0.1份的第一偶联剂、0.01~0.3份的第一交联剂、0.01~0.3份的第一助交联剂,所述第一烯烃类树脂选自乙烯

乙酸乙烯酯、乙烯

辛烯共聚物、乙烯

α烯烃共聚物、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乙烯

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梦娟彭瑞群侯宏兵林维红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福斯特应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