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宽裂解谱噬菌体及其在肉类冷冻保鲜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0884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9 18: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宽裂解谱噬菌体及其在肉类冷冻保鲜中的应用,所述的一种宽裂解谱噬菌体为噬菌体EcoM_SD17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宽裂解谱噬菌体及其在肉类冷冻保鲜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领域与生物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宽裂解谱噬菌体及其在肉类冷冻保鲜中的应用,适用于食品防腐剂、食品添加剂领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营养健康需求的不断提升,对生鲜肉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为了满足上述实际需求,将生鲜肉进行分割处理后进行分装,搭配适合的蔬菜后包装成一种半加工品,作为一种轻度加工的产品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和喜爱。这种生鲜冷藏包装方式虽然迎合了健康饮食的消费者理念,但加工处理过程中产品极易受污染, 而且流通过程中,流通销售过程中的微生物,尤其是腐败菌和致病菌,仍然是缩短产品货架期、威胁食品安全品质事故的主要原因。在生鲜肉制品的用于生鲜肉保鲜的方法主要有4℃保鲜、0℃以下冰点以上的冰温保鲜以及冷冻保鲜。其中,4℃保鲜和冰温保鲜是目前生鲜肉最常用的保鲜方法,前者贮藏时间较短,贮藏损失和品质劣变较严重,一般3

7天,产品品质即开始发生劣变;后者虽然提高了生鲜肉贮藏时间及品质,一般能将贮藏时间延长至28天左右,但其对贮藏温度的精确度要求较高,不易控制,难于实现工业化生产。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很多病原菌可以在冷冻储藏温度下、酸性pH及高含盐量(达10%)的环境中生存、繁殖,从而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免疫力低弱人群(如婴幼儿、孕妇及老年人)易感染上述致病菌后其临床症状表现包括败血症、脑膜炎、晚期流产,严重时甚至可引起死亡。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很多生产厂家在新鲜果蔬的冷藏处理过程中添加大量的抗生素,但是但是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滥用抗菌药物现象日趋严重,致使目前常见致病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问题愈发严重,常见的多数致病菌均出现了程度不同的多重耐药性,并且已经出现了无药可用的超级细菌。目前新药的研发速度已经跟不上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速度。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是全世界健康领域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寻找具有广泛来源、安全高效、可广泛应用等特点的新型抗生素替代品迫在眉睫。
[0004]生物防控的方法近些年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其中,噬菌体疗法作为传统药物疗法的替代方法来防控细菌性病害被寄予厚望。噬菌体作为致病菌的天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水、土壤、空气),已经大量应用于生物防治领域中。噬菌体在生物防治过程中不是将基因组整合到细菌的染色体后导致目标宿主裂解,而是直接吸附到细菌表面裂解目标宿主,从而达到抑菌的目的,这一特性赋予噬菌体作为病害细菌的天然“杀手”的能力,也在生物防控利用中具有应用潜力。另外,噬菌体不破坏食品其他菌群的生态环境,应用过程中可以防止食品中的二次感染。因此,可以作为食品中有效的抗菌剂,目前利用噬菌体来实现奶制品的贮藏保鲜的研究较为深入,但是应用在生鲜肉的保藏中,尤其是直接应用在低温环境下的例子还很少,其宿主、pH、温度适应谱狭窄严重影响了其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宽裂解谱噬菌体及其在肉类冷冻保鲜中的
应用。
[0006]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宽裂解谱噬菌体为噬菌体EcoM_SD172

4,分离于本申请单位的肉类水鲜冷鲜库中。
[0007]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噬菌体EcoM_SD172

4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11030,于2021年8月10日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为武汉市武昌区武汉大学,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11030。分类命名:Escherichia coli phage
[0008]本专利技术的噬菌体对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伤寒沙门氏菌、福氏志贺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铜绿假单胞菌、副溶血弧菌等常见的几种肉类冷鲜储存中的常见致病菌都具有强裂解作用,尤其是针对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具有极强的裂解效果。能够在食品冷藏中用于抑制和/或清除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伤寒沙门氏菌、福氏志贺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铜绿假单胞菌、副溶血弧菌等病原菌有效防控食品中的细菌污染,大大延长冷鲜肉类食品的货架期和保藏期。
[0009]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噬菌体EcoM_SD172

4属于有尾噬菌体目肌尾噬菌体科,其短尾丝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已知几种相似性较高的噬菌体的短尾丝蛋白氨基酸序列均具有较大的差异,表明EcoM_SD172

4为一株新的噬菌体,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
[0010]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上述噬菌体菌株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噬菌体菌株扩增培养、纯化和分装后,用于抑制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伤寒沙门氏菌、福氏志贺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铜绿假单胞菌、副溶血弧菌等病原菌。
[0011]所述扩增培养、纯化和分装步骤为:1)对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培养物进行离心,收集沉淀;2)利用LB培养基对步骤1)所述沉淀进行重悬,得到菌悬液,在菌悬液中加入上述方案所述噬菌体EcoM_SD172

4,于37℃条件下培养6~8h后,离心,取上清液,上清液经过0.22 μm滤膜过滤,得到噬菌体EcoM_SD172

4悬液;3)分别加RNase A和DNaseⅠ至噬菌体悬液,孵育后加入PEG 8000、NaCl,摇匀至溶解,冰浴;离心去上清;加SM溶液,充分洗溶管壁及沉淀;加入等体积的氯仿抽提噬菌体悬液中的PEG和细胞碎片,离心,回收含有噬菌体颗粒的亲水相,获得纯化的噬菌体。
[0012]优选的,步骤1)中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培养物浓度优选为1
×
10
8 CFU/ml~1
×
10
10 CFU/ml,更优选为1
×
10
9 CFU/ml;本专利技术对所述离心的参数没有特殊限制,采用本领域常规参数即可;优选的,步骤3)中SM溶液保藏液中可以额外添加10%

20%的甘油。
[0013]进一步的,其中所述的应用是指对冷鲜食品或者其保藏环境进行病原消杀。
[0014]其中,对冷鲜食品的应用具体为:将纯化的噬菌体作为食品添加剂,在配料时加入≥104pfu/ml的纯化的噬菌体,用于防止生鲜食品的加工、储存、运输等过程中病原菌的生存和繁殖。也可以将其与海藻酸钠等本领域常见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混合后对生鲜食品进行覆膜或者喷涂,消除病原菌的影响,并保证生鲜食品的品质。
[0015]优选的,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包括缓冲液、金属离子和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6]优选的,所述的生鲜食品包括但不限于:肉类,或蛋类,或奶制品,或粮食,或蔬菜,
或它们之间的组合加工的固体或液体类食品。
[0017]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利用所述的噬菌体EcoM_SD172

4制备得到的抑菌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宽裂解谱噬菌体(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 O157:H7 phage),命名为EcoM_SD172

4,所述噬菌体保藏号为CCTCC NO:M 20211030,于2021年8月10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分类命名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噬菌体EcoM_SD172

4。2.权利要求1所述宽裂解谱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噬菌体的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培养物进行离心,收集沉淀;2)利用LB培养基对步骤1)所述沉淀进行重悬,得到菌悬液,在菌悬液中加入权利要求1所述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噬菌体,于37℃条件下培养6~8 h后,离心,取上清液,上清液经过0.22 μm滤膜过滤,得到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噬菌体裂解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蕾刘成阳左常熙逄明祝郑大川李海松吴英旗左晟晨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新万福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