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管线惯性陀螺定位仪的运动承载轮系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惯性陀螺定位仪设备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地下管线惯性陀螺定位仪的运动承载轮系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都市的飞速发展,地下管道网络系统日益发达,电力、电信、燃气、给排水、雨污水等各类管道蛛网密布,错综复杂。然而由于历史与技术原因,已建成的地下管线很少能够提供准确的管线位置与埋深,影响到日渐庞大的管网系统的管理与维护。如何精准的探测地下管线如电力管线的位置与埋深,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0003]传统管线探测方法多采用物探方法,或利用电磁场感应金属管线的位置与埋深(如管线仪探测),或利用管线与周边介质的物性差异进行探查(如地质雷达探测)。这些方法虽有其优势之处,但往往受制于管线材质、埋设深度、环境干扰、定位精度等因素,使其测量精度大打折扣。而电力管线常采用非开挖定向穿越,其埋深往往超越现有仪器的探测范围,更是使得这些方法英雄无用武之处。惯性陀螺定位仪三维定位技术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项管线测量新技术。它结合了陀螺仪定向、惯性导航、计算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管线惯性陀螺定位仪的运动承载轮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法兰(1),所述前法兰(1)上均布有多个长支杆(2),每个所述长支杆(2)的自由端均铰接有短支臂(3),所述短支臂(3)的自由端均转动连接有与地下管道(100)内壁滚动接触的行走轮(4);后法兰(5),所述后法兰(5)与所述前法兰(1)间隔且平行布置,所述前法兰(1)和所述后法兰(5)之间均布横向固定有多个防转导杆(6);中心直轨(7),所述中心直轨(7)两端分别穿固在所述前法兰(1)和所述后法兰(5)上,所述中心直轨(7)位于多个所述防转导杆(6)之间;滑移架(8),所述滑移架(8)套设且滑动连接在所述中心直轨(7)上,多根所述防转导杆(6)均穿过所述滑移架(8),所述滑移架(8)上均布有多个短支杆(9),所述短支杆(9)的自由端铰接有长支臂(10),所述长支臂(10)的自由端与所述短支臂(3)铰接连接;滑移架微调抱死组件(11),所述滑移架微调抱死组件(11)套设在所述中心直轨(7)上,且位于所述滑移架(8)和所述后法兰(5)之间,所述滑移架微调抱死组件(11)一侧与所述滑移架(8)一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管线惯性陀螺定位仪的运动承载轮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支杆(2)靠近其自由端的位置间隔开设有多个第一铰接孔(201),所述短支臂(3)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铰接孔(201)铰接,所述短支杆(9)靠近其自由端的位置间隔开设有多个第二铰接孔(901),所述长支臂(10)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铰接孔(901)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管线惯性陀螺定位仪的运动承载轮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支臂(10)的长度是所述短支臂(3)长度的2.5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管线惯性陀螺定位仪的运动承载轮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架微调抱死组件(11)包括: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卿,宋守彪,刘璐,王雪健,张海涛,朱昌彪,许军,李鹏,何建春,王丰,周雷,张丽娜,罗磊,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市中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