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阻下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7317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7 15: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阻套管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阻下料机构,多个所述电阻通过连接带连接,以形成电阻带,其包括支撑装置、推动装置、吸附装置和下料装置,所述支撑装置用于支撑所述连接带,所述支撑装置设有下料工位;所述推动装置设于所述支撑装置的旁侧,所述推动装置用于推动所述电阻带向前移动;所述吸附装置设于所述支撑装置的前侧,所述吸附装置在吸附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进行移动,所述吸附装置用于转移位于所述下料工位的所述电阻带;所述下料装置设于所述吸附装置的下方,所述下料装置用于支撑所述电阻带并将所述电阻带输送至下一加工工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阻下料机构,以达到对电阻下料效率高的目的。以达到对电阻下料效率高的目的。以达到对电阻下料效率高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阻下料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阻套管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阻下料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设备设施的安全防护要求日益增加,以及通讯行业、汽车行业和家电行业对压敏电阻和热敏电阻需要具备防爆功能的要求日益增多,需要在压敏电阻和热敏电阻上套设有套管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0003]据了解,现有的往压敏电阻和热敏电阻上套设套管的方式主要是手工套管,手工套管的流程具体为,首先,通过剪切机对一整卷胶料管进行剪切,以将一整卷胶料管切成多个等长的套管,然后通过人工将套管套至压敏电阻或者热敏电阻上,最后对已套管的压敏电阻或者热敏电阻进行包封。但是,上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当需要对压敏电阻或者热敏电阻进行下料时,操作人员需要将压敏电阻或者热敏电阻放到套管工位上,人工下料存在下料效率低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阻下料机构,以达到对电阻下料效率高的目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阻下料机构,多个所述电阻通过连接带连接,以形成电阻带,其包括:
[0006]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用于支撑所述连接带,所述支撑装置设有下料工位;
[0007]推动装置,所述推动装置设于所述支撑装置的旁侧,所述推动装置用于推动所述电阻带向前移动;
[0008]吸附装置,所述吸附装置设于所述支撑装置的前侧,所述吸附装置在吸附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进行移动,所述吸附装置用于转移位于所述下料工位的所述电阻带;
[0009]下料装置,所述下料装置设于所述吸附装置的下方,所述下料装置用于支撑所述电阻带并将所述电阻带输送至下一加工工位;
[0010]其中,当所述吸附装置处于吸附位置时,所述吸附装置对位于所述下料工位的所述电阻带进行吸附;当所述吸附装置位于释放位置时,所述吸附装置将所述电阻带释放,所述电阻带下落至所述下料装置中。
[0011]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该电阻下料机构还包括机座,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通过支撑柱设于所述机座的顶端,相邻的所述第一支撑架之间间隔设置,所述下料工位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前侧。
[0012]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推动装置包括:
[0013]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设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架通过第一连接板连接,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架分别设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外侧;
[0014]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包括第一转动轴、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和凸轮,所述
第一固定座设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座相对设置于所述机座上,所述第一转动轴相对的两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上,所述凸轮固定于所述第一转动轴上,所述第二固定座固定于所述凸轮上,且所述第二固定座的顶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
[0015]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通过第一传动装置与所述第一转动轴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动轴转动。
[0016]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装置的数量和所述第一连接板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转动装置设为两个,两个所述转动装置之间通过第二传动装置传动连接。
[0017]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附装置通过第三固定座设于所述机座上,所述支撑装置和所述推动装置设于所述第三固定座内,所述吸附装置包括:
[0018]真空吸附头,所述真空吸附头用于吸附和释放所述电阻带;
[0019]第二连接板,所述真空吸附头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上;
[0020]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设于所述第三固定座上,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连接板在所述吸附位置和所述释放位置之间进行移动。
[0021]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该电阻下料机构还包括翻转装置,所述翻转装置设于所述第三固定座上,且所述翻转装置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下料装置之间,所述翻转装置用于在所述吸附装置对所述电阻带释放后,所述翻转装置承接所述电阻带,且进行翻转,以使得所述连接带与所述下料装置接触。
[0022]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翻转装置包括:
[0023]翻转盘,所述翻转盘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下料装置之间,且所述翻转盘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三固定座上;
[0024]铰接组件,所述铰接组件设于所述第三固定座上,所述铰接组件包括第一铰接轴和与所述第一铰接轴转动连接的第二铰接轴,所述第一铰接轴与所述第二转轴连接;
[0025]第三驱动装置,所述第三驱动装置设于所述第三固定座上,所述第三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二铰接轴连接,所述第三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铰接轴转动。
[0026]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料装置包括:
[0027]下料导轨,所述下料导轨设于所述机座上,所述下料导轨设有用于放置所述电阻带的空槽,所述空槽的前侧开口;
[0028]输送组件,所述输送组件包括第三连接板、第一转动轮、第二转动轮和皮带,所述第一转动轮和所述第二转动轮均设于所述第三连接板上,所述第一转动轮和所述第二转动轮通过所述皮带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轮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第四驱动装置;
[0029]第五驱动装置,所述第五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五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三连接板在压紧位置和松开位置之间移动,当所述第三连接板在所述压紧位置时,所述电阻带位于所述空槽中,所述皮带压紧所述电阻带;当所述第三连接板在所述松开位置时,所述皮带远离所述空槽,所述电阻带未位于所述空槽中。
[0030]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料装置还包括检料传感器,所述检料传感器设于所述机座上,所述检料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空槽内是否有所述电阻带。
[0031]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四驱动装置为电机,所述第五驱动装置为气缸。
[003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阻下料机构,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
于:
[0033]本技术实施例的电阻下料机构,操作人员将多条电阻带堆放在支撑装置上,推动装置推动电阻带向前移动,使得有电阻带位于支撑装置的下料工位处;接着,吸附装置移动至吸附位置,在吸附装置对位于下料工位处的电阻带进行吸附后,吸附装置移动至释放位置,吸附装置释放电阻带,电阻带下落至下料装置,下料装置将电阻带输送至下一加工工位,由此,上述下料过程实现了自动下料的目的,减少了人工的参与,提高了电阻带的下料效率。
附图说明
[003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阻下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0035]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阻下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0036]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支撑装置和推动装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7]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推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下料装置和翻转装置的连接结构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阻下料机构,多个所述电阻通过连接带连接,以形成电阻带,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用于支撑所述连接带,所述支撑装置设有下料工位;推动装置,所述推动装置设于所述支撑装置的旁侧,所述推动装置用于推动所述电阻带向前移动;吸附装置,所述吸附装置设于所述支撑装置的前侧,所述吸附装置在吸附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进行移动,所述吸附装置用于转移位于所述下料工位的所述电阻带;下料装置,所述下料装置设于所述吸附装置的下方,所述下料装置用于支撑所述电阻带并将所述电阻带输送至下一加工工位;其中,当所述吸附装置处于吸附位置时,所述吸附装置对位于所述下料工位的所述电阻带进行吸附;当所述吸附装置位于释放位置时,所述吸附装置将所述电阻带释放,所述电阻带下落至所述下料装置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阻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座,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通过支撑柱设于所述机座的顶端,相邻的所述第一支撑架之间间隔设置,所述下料工位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前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阻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装置包括: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设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架通过第一连接板连接,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架分别设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外侧;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包括第一转动轴、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和凸轮,所述第一固定座设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座相对设置于所述机座上,所述第一转动轴相对的两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上,所述凸轮固定于所述第一转动轴上,所述第二固定座固定于所述凸轮上,且所述第二固定座的顶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通过第一传动装置与所述第一转动轴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动轴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阻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装置的数量和所述第一连接板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转动装置设为两个,两个所述转动装置之间通过第二传动装置传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阻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装置通过第三固定座设于所述机座上,所述支撑装置和所述推动装置设于所述第三固定座内,所述吸附装置包括:真空吸附头,所述真空吸附头用于吸附和释放所述电阻带;第二连接板,所述真空吸附头设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明周庆波叶建文林锦坤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