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薄膜太阳能电池衬底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6500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薄膜太阳能电池衬底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将Si和SiC粉混合,通过烧结,使硅熔融将SiC粘合成型,制成表面平整致密的薄片,在上面可以沉积高质量的多晶硅薄膜;其具体工艺过程为:    将市售的SiC和Si的粉料按1∶1的摩尔比混合,或将C、SiC和Si粉按摩尔比1∶2∶2的比例混合;SiC颗粒尺寸为0.05~0.5μm,以乙醇为介质,采用湿法球磨12小时,混合均匀,在流量12L/min流动的H↓[2]气氛中经烘干过筛处理后,干压成型为30mm×20mm×1mm的片状样品,然后在热压烧结炉中,在流量12L/min的Ar气保护下烧结,温度1040℃,烧成过程中施加25MPa的压力,保温1小时,自然降温,室温取出。(*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太阳能电池材料制备范围,特别涉及一种薄膜太阳能电池衬底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能源和环境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两大问题。太阳能光伏发电由于资源无限、无污染的特点,成为目前发达国家激烈竞争的领域之一。太阳能电池的研制因而也成为世界各发达国家在这一领域研究开发的热点课题。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同样存在着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现实,因此,在大力提高能源效率的同时开发以太阳能为主的新能源,是我国能源工业发展的战略之举。近年来我国太阳能光伏电池的生产量和市场销售量分别以年均15%和20%的速度增长。国家电力总公司在西藏无水利资源的地区先后建设了十座光伏电站,解决了7个无电县的工业和生活用电,1.2万余人从中受惠。而过去这些县大多用柴油机发电,各县财政每年要花数十万元购买柴油。另外,西藏还建立了众多的太阳能道班、学校、边防哨所、气象站和广播电视微波中继站。青海及周边地区的6万余无电散居户,利用便携式小功率光伏系统解决了家庭生活用电问题。青海省还在电网无法延伸也无水力资源的地区建成了10个太阳能光伏电站,深受当地干部群众的欢迎。新疆则在亚欧光缆、南北疆光缆等工程必经之地的无电地区,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膜太阳能电池衬底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将Si和SiC粉混合,通过烧结,使硅熔融将SiC粘合成型,制成表面平整致密的薄片,在上面可以沉积高质量的多晶硅薄膜;其具体工艺过程为将市售的SiC和Si的粉料按1∶1的摩尔比混合,或将C、SiC和Si粉按摩尔比1∶2∶2的比例混合;SiC颗粒尺寸为0.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勇李海峰张厚兴万之坚张立明马天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