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05610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发光二极管结构,设置有基片,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包含:    于该基片上的缓冲层,该缓冲层的材料是氮化镓(GaN)系列化合物;    于该缓冲层表面的发光二极管结构层,该发光二极管结构层是结合n型氮化镓层、多重量子井结构层、p型氮化铝镓层和p型氮化镓层而构成,    其中,该n型氮化镓层于该缓冲层上,该n型氮化镓层的材料是氮化镓系列Ⅲ-Ⅴ族化合物,    该多重量子井结构层于该n型氮化镓层上,该多重量子井结构层的材料是氮化铟镓系列化合物,    该p型氮化铝镓层于该多重量子井结构层上,该p型氮化铝镓层的材料是p型氮化铝镓系列Ⅲ-Ⅴ族化合物,     该p型氮化镓层于该p型氮化铝镓层上,该p型氮化镓层的材料是p型氮化镓系列-Ⅴ族化合物;    于该发光二极管结构层的该p型氮化镓层上的p型量子点磊晶层,该p型量子点磊晶层的材料是氮化铝铟镓系列化合物,其中,该发光二极管结构层的该n型氮化镓层、该多重量子井结构层、该p型氮化铝镓层、该p型氮化镓层与该p型量子点磊晶层,部份均被蚀刻工序所移除;    于该p型量子点磊晶层上且电连接的p型欧姆接触电极,该p型欧姆接触电极的材料是镍/金金属;及    于该发光二极管结构层的该n型氮化镓层上且电连接的n型欧姆接触电极,该n型欧姆接触电极的材料是钛/铝金属;藉此能够于该发光二极管结构设置一顺向偏压。(*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元件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包含p型量子点磊晶层于p型氮化镓层上的发光二极管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发光二极管材料,三-五族(III-V)氮化镓(GaN)半导体折射系数(n=2.3)与空气(n=1)间折射系数的差异很大,使得其全反射临界角约只有25度,造成发光层产生的光,大部分只能在内部全反射而不能逃逸出来,为了要改变这种介面的缺点,在公知技术中,有人提出将半导体表面进行粗化,使光从发光层出来后经过粗化层介面。因粗化层介面的散射特性而改变光的行进路径,这样即使还存在全反射的机率,但是光发散出去的机率增加了,该技术已如文献(IEEE Transcations on ElectronDevices,47(7),1492,2000)所述。公知技术粗化的方式,主要是在磊晶表面以蚀刻的方法来达成,如在美国专利第5,040,044号中,揭示了利用化学蚀刻以粗化发光元件表面,藉以达成增加发光效率效果。其他相关资料还有美国专利第5,429,954号与第5,898,192号等。然而,以上述制造过程加工的方式只应用在红光发光二极管中,这主要是基于其材料加工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二极管结构,设置有基片,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包含于该基片上的缓冲层,该缓冲层的材料是氮化镓(GaN)系列化合物;于该缓冲层表面的发光二极管结构层,该发光二极管结构层是结合n型氮化镓层、多重量子井结构层、p型氮化铝镓层和p型氮化镓层而构成,其中,该n型氮化镓层于该缓冲层上,该n型氮化镓层的材料是氮化镓系列III-V族化合物,该多重量子井结构层于该n型氮化镓层上,该多重量子井结构层的材料是氮化铟镓系列化合物,该p型氮化铝镓层于该多重量子井结构层上,该p型氮化铝镓层的材料是p型氮化铝镓系列III-V族化合物,该p型氮化镓层于该p型氮化铝镓层上,该p型氮化镓层的材料是p型氮化镓系列-V族化合物;于该发光二极管结构层的该p型氮化镓层上的p型量子点磊晶层,该p型量子点磊晶层的材料是氮化铝铟镓系列化合物,其中,该发光二极管结构层的该n型氮化镓层、该多重量子井结构层、该p型氮化铝镓层、该p型氮化镓层与该p型量子点磊晶层,部份均被蚀刻工序所移除;于该p型量子点磊晶层上且电连接的p型欧姆接触电极,该p型欧姆接触电极的材料是镍/金金属;及于该发光二极管结构层的该n型氮化镓层上且电连接的n型欧姆接触电极,该n型欧姆接触电极的材料是钛/铝金属;藉此能够于该发光二极管结构设置一顺向偏压。2.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隆建简奉任
申请(专利权)人:璨圆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