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副车架轴管安装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01645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副车架轴管安装机构,包括:后横梁,其为中空设置;轴管,其固定在后横梁内两侧;加强板,其两端对应连接轴管;加强板的顶边与后横梁顶部内壁固定连接,加强板的底边与后横梁底部内壁固定连接;轴管的底部与与后横梁底部内壁固定连接,轴管的顶部与后横梁顶部内壁相抵,横梁顶部内壁凸出设置有多个限位点,限位点与轴管顶部外侧壁相抵,限制轴管的移动;在后横梁的顶部外壁向下冲压有限位点,多个限位点与轴管顶部外侧壁相抵,限制了轴管的移动,能够使得轴管端部与后横梁内部顶壁固定,减少了由于固定连接导致的轴管端部与横梁内部顶壁的定位误差,实现了轴管与后横梁内部的定位准确。内部的定位准确。内部的定位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副车架轴管安装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车架,具体是一种副车架轴管安装机构。

技术介绍

[0002]为了增加车架后横梁的连接强度,常常在后横梁的内壁中空处设置与其长度方向一致的加强板,加强板的两端分别通过轴管连接;
[0003]常规轴管的两端通过二氧化碳保护焊的方式与后横梁内部连接,由于采用固定连接的方式导致轴管会发生倾斜弯曲,从而造成轴管的定位不准确;
[0004]综上,如何实现轴管与后横梁内部的定位准确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轴管与后横梁内部的定位准确;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是一种副车架轴管安装机构,包括:后横梁,其为中空设置;轴管,其固定在后横梁内两侧;加强板,其两端对应连接轴管;加强板的顶边与后横梁顶部内壁固定连接,加强板的底边与后横梁底部内壁固定连接;轴管的底部与与后横梁底部内壁固定连接,轴管的顶部与后横梁顶部内壁相抵,横梁顶部内壁凸出设置有多个限位点,限位点与轴管顶部外侧壁相抵,限制轴管的移动;
[0008]在本方案中,相比与传统的轴管两端与后横梁内部固定连接,本技术方案采用轴管的底部与后横梁内部采用固定连接,轴管的顶部与后横梁内部相抵,在后横梁的顶部外壁向下冲压有限位点,多个限位点中心点的连线呈正多边形,多个限位点与轴管顶部外侧壁相抵,限制了轴管的移动,这样一来,能够使得轴管端部与后横梁内部顶壁固定,减少了由于固定连接导致的轴管端部与横梁内部顶壁的定位误差。
[0009]为了说明限位点的具体数量,本技术采用限位点为三个,且三个限位点呈等边三角形设置;
[0010]采用三个限位点能够最少了限制轴管的移动,减少限位点冲压的数量,降低工作强度。
[0011]为了说明加强板与后横梁的固定方式,本技术采用加强板底边、顶边采用焊接的方式与后横梁内壁固定连接;
[0012]在本方案中,固定方式有限采用焊接的方式。
[0013]为了增加后横梁的模态,本技术采用后横梁底部两侧设置有凹槽。
[0014]为了便于加强板与后横梁的焊接,本技术采用加强板底边、顶边均设置有便于焊接的翻边;
[0015]翻边为加强板、后横梁之间焊接提供了位置,增加了连接强度。
[0016]为了能够减小加强板的重量,本技术采用加强板上对称开设有多个减重孔;
[0017]将减重孔对称开设,能够保证加强板力学性能的均匀。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是一种副车架轴管安装机构,在后横梁的顶部外壁向下冲压有限位点,多个限位点与轴管顶部外侧壁相抵,限制了轴管的移动,能够使得轴管端部与后横梁内部顶壁固定,减少了由于固定连接导致的轴管端部与横梁内部顶壁的定位误差,实现了轴管与后横梁内部的定位准确。
附图说明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0]图1是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的爆炸图;
[0022]图3是本技术后横梁内壁顶部的剖面图;
[0023]图4是本技术后横梁底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

轴管、2

加强板、3

后横梁、4

限位点、5

凹槽、6

翻边、7

减重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5]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
[0026]实施例1:
[0027]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是一种副车架轴管安装机构,包括:后横梁3,其为中空设置;轴管1,其固定在后横梁3内两侧;加强板2,其两端对应连接轴管1;加强板2的顶边与后横梁3顶部内壁固定连接,加强板2的底边与后横梁3底部内壁固定连接;轴管2的底部与与后横梁3底部内壁固定连接,轴管2的顶部与后横梁3顶部内壁相抵,横梁顶部3内壁凸出设置有多个限位点4,限位点4与轴管2顶部外侧壁相抵,限制轴管2的移动;
[0028]在本方案中,相比与传统的轴管两端与后横梁内部固定连接,本技术方案采用轴管的底部与后横梁内部采用固定连接,轴管的顶部与后横梁内部相抵,在后横梁的顶部外壁向下冲压有限位点,多个限位点中心点的连线呈正多边形,多个限位点与轴管顶部外侧壁相抵,限制了轴管的移动,这样一来,能够使得轴管端部与后横梁内部顶壁固定,减少了由于固定连接导致的轴管端部与横梁内部顶壁的定位误差。
[0029]实施例2:
[0030]如图3所示,为了说明限位点的具体数量,本技术采用限位点4为三个,且三个限位点4呈等边三角形设置;
[0031]采用三个限位点能够最少了限制轴管的移动,减少限位点冲压的数量,降低工作强度。
[0032]实施例3:
[0033]如图2所示,为了说明加强板与后横梁的固定方式,本技术采用加强板1底边、顶边采用焊接的方式与后横梁3内壁固定连接;
[0034]在本方案中,固定方式有限采用焊接的方式。
[0035]实施例4:
[0036]如图4所示,为了增加后横梁的模态,本技术采用后横梁3底部两侧设置有凹
槽5。
[0037]实施例5:
[0038]如图2所示,为了便于加强板与后横梁的焊接,本技术采用加强板1底边、顶边均设置有便于焊接的翻边6;
[0039]翻边为加强板、后横梁之间焊接提供了位置,增加了连接强度。
[0040]实施例6:
[0041]如图2所示,为了能够减小加强板的重量,本技术采用加强板1上对称开设有多个减重孔7;
[0042]将减重孔对称开设,能够保证加强板力学性能的均匀。
[0043]综上,本技术是一种副车架轴管安装机构,在后横梁的顶部外壁向下冲压有限位点,多个限位点与轴管顶部外侧壁相抵,限制了轴管的移动,能够使得轴管端部与后横梁内部顶壁固定,减少了由于固定连接导致的轴管端部与横梁内部顶壁的定位误差,实现了轴管与后横梁内部的定位准确。
[0044]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副车架轴管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后横梁,其为中空设置;轴管,其固定在所述后横梁内两侧;加强板,其两端对应连接所述轴管;所述加强板的顶边与所述后横梁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板的底边与所述后横梁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轴管的底部与所述后横梁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轴管的顶部与所述后横梁顶部内壁相抵,所述横梁顶部内壁凸出设置有多个限位点,所述限位点与所述轴管顶部外侧壁相抵,限制所述轴管的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副车架轴管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腾飞潘磊胡红华田晨威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牛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