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SMK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振动零件的树脂密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99787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振动零件的树脂密封方法,使推动体(5)沿着金属掩模版(1)滑动,使推动体(5)沿着金属掩模版(1)滑动,通过通孔(2)而向树脂流入空间(4)充填具有触变性、热硬化性及绝缘性的密封树脂(3),使附着于振动零件周围的密封树脂(3)加热硬化。具有触变性的密封树脂(3)在流动过程中粘度降低,还向狭窄的树脂流入空间(4)充填,且在加热硬化之前的期间粘度变高而保持附在振动零件(120)周围的形状,即使是薄层也可完全覆盖振动零件(120)。本发明专利技术适于批量生产,可用薄层的密封树脂将振动零件完全覆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将振动零件的周围用树脂密封的,前述振动零件作为发生按压操作感的振动源而固定在触摸面板上。
技术介绍
触摸面板输入装置也称作数字化转换装置,在手写笔或手指按压设定在触摸面板上的操作区域时,对其操作区域内的按压操作位置进行检测,并向个人计算机等处理装置输出表示按压操作位置的输入位置数据。根据检测此按压位置的方式,已知有日本实开平3-6731号的接触方式、日本特开平5-53715号的电阻方式等各种触摸面板输入装置,但是用这些方式进行按压操作时,因为无法获得按压按钮开关时喀嗒感等那种明确的输入操作感,所以操作者只可由个人计算机等处理装置知道其操作结果,却不能确认对操作盘的按压操作是否已被接受。为此,本申请人开发了一种触摸面板输入装置,通过将压电基板固定于触摸面板,无须使装置整体大型化就能有效地使触摸面板振动,并向操作者传达按压操作感(参照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22507号公报(摘要、图1)图7及图8表示触摸面板输入装置100,该触摸面板输入装置100使用成为振动零件的压电基板,其触摸面板由操作盘101和支撑基板102隔有极小间隙地层叠而成,在触摸面板内设定了检测按压位置的操作区域100A。图示的触摸面板输入装置100采用电阻压敏方式来检测按压位置,所以在操作盘101及支撑基板102的互为相对的上面被覆着由均一的电阻皮膜组成的导电体层101a、102a,一对压电基板120、120在操作区域100A的周围固定于支撑基板102的背面。压电基板120为细长带状,在正反两面形成一组驱动电极120a、120b,将正反面中任一面的整面用粘接剂等固定于触摸面板的支撑基板102上。通过导电体层101a、102a间的接触来检测到对操作区域100A的按压操作,一旦检测到按压操作,即对一组驱动电极120a、120b施加驱动电压,使由固定有可伸缩的压电基板120的操作盘101和支撑基板102构成的触摸面板整体发生振动,使操作者可从其振动来确认按压操作已被接受。但是由于压电基板120的驱动电极120a、120b在正反两面露出,所以容易发生氧化、硫化等时效变化,且可能在电极间或与其它导电体之间发生短路,所以其整体要用绝缘性的树脂密封。作为用树脂将电子零件密封的树脂密封方法,已知有使用分配器(dispenser)的密封法、及使用金属掩模版的网板印刷法(专利文献2参照)。日本特公平6-95594号公报(第3页、图2)使用配合器的密封法如图9所示,使用气压动作式分配器105将密封树脂114推出,并以覆盖要密封的电子零件120的整个周围的方式进行涂抹,之后,通过加热炉以使密封树脂热硬化且固定于电子零件120的周围,以实现密封。而网板印刷法是将密封树脂看作网板印刷的油墨而使之附着于电子零件周围,如图10所示,使用金属掩模版112来覆盖装有电子零件120的底板102,该金属掩模版112上已用蚀刻加工等形成了比电子零件120的轮廓稍大较深的通孔111,使推动体113沿着金属掩模版112的表面滑动,以将密封树脂114充填至通孔111与电子零件120间的间隙中。然后,除掉金属掩模版112,且与前种方式同样,对附着于电子零件120周围的密封树脂114进行加热硬化,以固定于电子零件120的周围而加以密封。采用分配器的密封法时,因为要从细喷嘴推出密封树脂114,所以限定于使用粘度低的密封树脂114,一旦涂抹于板状压电基板120的表面,在加热硬化之前无法保持其形状,对于压电基板120一类板状电子零件,就会发生边缘部分露出而无法完全密封的问题。而且要对每1个电子零件120的整个周围无一遗漏地附着树脂,工序复杂且难以实现自动化。而采用网板印刷法,由于可再利用金属掩模版112,并可同时对装于底板102上的所有电子零件进行树脂密封,因而适用批量生产,又因工序简单,因而也适用于自动化,但是若将上述触摸面板输入装置100的压电基板120等振动零件直接作为树脂密封装置使用时,有以下的问题。即,固定于触摸面板(操作盘101或是支撑基板102)的压电基板120为了不妨碍按压操作位置检测而固定于操作区域100A与触摸面板101、102的周边之间,但是对于因安装空间或小型化要求而大小有限的触摸面板101、102,为了便于按压操作(当操作区域100A为透明的、需观察其内侧的显示器时,则是为了更便于看清),要求扩大操作区域100A,压电基板120就固定于非常有限的宽度内。另一方面,对于压电基板120,为了使其更有效地发生大的振动,又要在有限的安装宽度内尽量使用较大的压电基板,结果如图8所示,当安装了宽2mm的压电基板120后,压电基板120与操作区域100A间的间隔d只有0.5mm左右。另外,即使有较多的配置空间,在将振动零件120用树脂密封时,如果密封的树脂较厚,就会限制振动零件120本身的振动,就无法作为有效的振动发生源,因此需要减薄密封的厚度。在用网板印刷法对这种压电基板120进行树脂密封时,要以狭窄间隔d为密封树脂114的厚度限度,在图10中,金属掩模版112的通孔111与压电基板120间的间隔设定成间隔d(例如0.5mm)以下的宽度。另一方面,因为至少压电基板120的平面也需要由密封树脂114覆盖,所以通孔111的高度需要比压电基板120高(例如高出1mm),即使要用推动体113将密封树脂114向此间隙充填,也无法充填到间隙又细又深的触摸面板102,而无法将压电基板120整体完全地密封。针对此问题,如果使用粘度较低的密封树脂114,且使由推动体113产生树脂流入压力(充填压力)上升以朝此间隙充填,则虽然密封树脂114可到达触摸面板102,但是如果要使由推动体113产生的树脂流入压力上升以进行充填,则附着于压电基板120的平面侧(上面侧)的密封树脂114也会被抹掉,使平面的一部分露出。再有,如果降低密封树脂114的粘度,则在附着于压电基板120的表面之后,在通过加热炉而实现加热硬化之前的期间无法保持其形状,而附着于操作区域100A侧,或边缘部分露出,无法完全密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正是考虑到上述问题,其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量产、可用薄层密封树脂完全覆盖振动零件的。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技术方案1的是对触摸面板输入装置的振动零件进行树脂密封的树脂密封方法,所述触摸面板输入装置在检测到对于操作区域的按压操作时,使在操作区域的周围固定在触摸面板上的振动零件发生振动,并发生向操作者传达的按压操作感,其特征在于,(a)用金属掩模版覆盖触摸面板,在该金属掩模版上,在与振动零件固定于触摸面板上的部位对应的部位穿设比振动零件的轮廓稍大的深通孔,并在振动零件与通孔之间形成树脂流入空间,(b)沿着金属掩模版使推动体滑动,通过通孔而向树脂流入空间充填具有触变性、热硬化性及绝缘性的密封树脂,(c)除去了金属掩模版后,使附着于振动零件周围的密封树脂加热硬化,用硬化后的密封树脂覆盖振动零件的周围。具有触变性的密封树脂在推动体在金属掩模版上移动并向树脂流入空间充填的流动工序中粘度低,即使在用较低的树脂流入压力进行充填时,也可充填到狭窄的树脂流入空间的最深处。而且,具有触变性的密封树脂在除去金属掩模版且流动停止后,粘度即升高,所以可保持附着于振动零件周围的形状。采用技术方案1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振动零件的树脂密封方法,是对触摸面板输入装置(100)的振动零件(120)进行树脂密封的树脂密封方法,所述触摸面板输入装置(100)在检测到对于操作区域(100A)的按压操作时,使在操作区域(100A)的周围固定在触摸面板(102)上的振动零件(120)发生振动,并发生向操作者传达的按压操作感,其特征在于,(a)用金属掩模版(1)覆盖触摸面板(102),在该金属掩模版(1)上,在与振动零件(120)固定于触摸面板(102)上的部位对应的部位穿设比振动零件(120) 的轮廓稍大的深通孔(2),并在振动零件(120)与通孔(2)之间形成树脂流入空间(4),(b)使推动体(5)沿着金属掩模版(1)滑动,通过通孔(2)而向树脂流入空间(4)充填具有触变性、热硬化性及绝缘性的密封树脂(3),(c )除去了金属掩模版(1)后,使附着于振动零件周围的密封树脂(3)加热硬化,用硬化后的密封树脂(3)覆盖振动零件的周围。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4-4-6 2004-1125001.一种振动零件的树脂密封方法,是对触摸面板输入装置(100)的振动零件(120)进行树脂密封的树脂密封方法,所述触摸面板输入装置(100)在检测到对于操作区域(100A)的按压操作时,使在操作区域(100A)的周围固定在触摸面板(102)上的振动零件(120)发生振动,并发生向操作者传达的按压操作感,其特征在于,(a)用金属掩模版(1)覆盖触摸面板(1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今井一夫才藤勇山口义秋中山尚美
申请(专利权)人:SMK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