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流导向装置及制备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99603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血流导向装置及制备方法,其中血流导向装置包括密网支架,所述密网支架整体呈管状结构,由多根编织丝编织而成;所述密网支架第一端的所述编织丝呈开口状态,所述密网支架第二端的所述编织丝呈闭环状态;所述密网支架上还设置有显影结构,所述显影结构包括有至少一根显影丝,各所述显影丝沿其中一根所述编织丝设置,随所述编织丝一起编织成网。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血流导向装置,第一端的编织丝呈开口状态,第二端的编织丝呈闭环状态,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两端开口的血流导向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增强了密网支架的整体支撑强度。明增强了密网支架的整体支撑强度。明增强了密网支架的整体支撑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血流导向装置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血流导向装置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动脉瘤是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一旦破裂则致死率极高。较大的动脉瘤破裂的风险更高,已破裂的动脉瘤即使保守治疗,稳定后再破裂的风险也较大,这类动脉瘤通常起病急,病程短,易造成不良预后。形成动脉瘤的病因较多,多与动脉硬化、高血压、肌纤维发育不良、免疫因素、遗传因素等相关,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针对动脉瘤的治疗方面尚没有完全统一的认识,内科治疗时是基础,对于动脉瘤的处理主要包括外科手术夹闭动脉瘤和介入手术腔内治疗。外科手术风险较高,创伤较大,并发症较多,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支架的出现使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大大提高。
[0003]目前临床上主要的支架技术包括,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覆膜支架置入术和血流导向装置置入术。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的治疗原理是改变动脉瘤颈处的血流动力学状态、改变载瘤动脉曲度、起到血管内皮生长的“脚手架”的作用。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介入手术过程中,需要通过微导管穿越支架网眼输送弹簧圈来填塞动脉瘤腔,微导管穿过支架空隙的难度很大、而且由于操作时易穿破血管组织而导致风险较高,而且成本也较高,动脉瘤栓塞术后存在复发、破裂风险。覆膜支架的治疗原理是,隔绝动脉瘤内血流诱发瘤内血栓形成。覆膜支架加工难度很大,而且虽然可以隔绝动脉瘤内的血流,但是存在覆盖血管其它穿支动脉而阻碍正常血流的风险,适用范围具有局限性。血流导向装置,俗称密网支架的出现,完全改变了动脉瘤介入治疗的理念,它利用动脉瘤瘤颈处载瘤动脉内的血流改变,辅助少量或无需辅助弹簧圈,封闭或者大幅度减少血流进入动脉瘤或者动脉夹层,同时保证分支血管的通畅。密网支架手术操作相对简便,术中风险不高,术后占位效应小,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低,治疗费用相比常规手段并无明显增加。
[0004]目前,血流导向装置的两端多为开放式设计,主要采用刚性较高的钴铬合金(CoCr合金)和相对柔软的镍钛合金(NiTi合金)。CoCr合金刚度较高,所制备的支架具有良好的支撑性能,但是压缩性较差,尺寸较大,对输送器要求高,不适用迂曲程度较高的血管。NiTi柔顺性较好,所制备的支架可用于迂曲血管,但是支撑力相对较低,支架的贴壁效果较差,容易导致相关的并发症。为了提高支架的支撑力,一方面可提高支架的编织密度,但是又会带来短缩率过高的问题;另一方面可提高丝材线束或者丝材的直径,但是会影响支架的尺寸,导致无法适配相应要求的输送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血流导向装置,包括密网支架,所述密网支架整体呈管状结构,由多根编织丝编织而成;所述密网支架第一端的所述编织丝呈开口状态,所述密网支架第二端的所述编织丝呈闭环状态;所述密网支架上还设置有显影结构,所述显影结构包括有至少一根显影丝,各所述显影丝沿其中一根所述编织丝设置,随所
述编织丝一起编织成网。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各所述编织丝自所述密网支架的第一端呈螺旋式向相对的第二端编织,到达第二端折返后,呈相反的螺旋式向第一端编织。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编织丝编织到第二端后,跨越一根或多根其他所述编织丝折返。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网支架在轴向上所述编织丝的覆盖率为8%

80%。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编织丝采用形状记忆金属制成,或者形状记忆合金和其他金属混合编织。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编织丝的直径为0.0001英寸

0.008英寸。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影丝包括有至少一段显影弹簧段和/或至少一段显影单丝段,所述显影弹簧段套设在所述编织丝上,所述显影单丝段与所述编织丝并行或者缠绕绞合。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影丝整段为一显影弹簧段。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影丝包括有多段所述显影弹簧段,相邻所述显影弹簧段之间连接有所述显影单丝段。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影丝包括有三段显影弹簧段和两段显影单丝段,其中所述显影丝两端上的显影弹簧段位于所述密网支架的第一端上,中间的显影弹簧段位于所述密网支架的第二端上,且中间的显影弹簧段随所述编织丝一起弯折;两段所述显影单丝段与所述编织丝一起编织成网。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影丝结构包括有多个所述显影丝,且多个所述显影丝周向均布在所述密网支架上。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血流导向装置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一工装制备如上所述的血流导向装置,该工装的一端上设置有多个凸起部,制备方法包括:
[0017]S1、一根编织丝自工装上未设有所述凸起部的一端向设有所述凸起部的一端,呈螺旋路径编织在所述工装上;
[0018]S2、当所述编织丝到达所述工装上设有所述凸起部的一端处后,绕过其中一所述凸起部进行折返,并沿着所述工装呈螺旋路径,向未设有凸起部的一端编织;
[0019]S3、编织完一根编织丝后,重复上述步骤S1

S2,进行剩余各根编织丝的编织,直至所有编织丝编织成网;
[0020]S4、将编织好的网状支架进行定型处理,得到血流导向装置。
[0021]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0022]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血流导向装置,第一端的编织丝呈开口状态,第二端的编织丝呈闭环状态,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两端开口的血流导向装置,本专利技术增强了密网支架的整体支撑强度,这种结构适用于较小尺寸的支架,满足其支撑性能的要求。
[0023]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血流导向装置,通过显影结构的设置实现了显影丝全身轮廓显影,可以更好的观察血流导向装置植入后的状态信息,如是否打开,是否完美贴壁,是否实现对动脉瘤的全覆盖等相关信息,保证了手术成功率,降低了相关并发症。
附图说明
[0024]结合附图,通过下文的述详细说明,可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及其他特征和优点,其中:
[0025]图1为实施例1中血流导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实施例2中血流导向装置的侧视图;
[0027]图3为实施例2中血流导向装置第二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实施例2中血流导向装置第一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实施例2中血流导向装置的侧视图;
[0030]图6为实施例3中血流导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7为实施例4中编织丝绕过凸起部进行折返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参见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下文将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然而,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形式实现,并且不应解释为受在此提出之实施例的限制。相反,提出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达成充分及完整公开,并且使本
的技术人员完全了解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这些附图中,为清楚起见,可能放大了层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流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密网支架,所述密网支架整体呈管状结构,由多根编织丝编织而成;所述密网支架第一端的所述编织丝呈开口状态,所述密网支架第二端的所述编织丝呈闭环状态;所述密网支架上还设置有显影结构,所述显影结构包括有至少一根显影丝,各所述显影丝沿其中一根所述编织丝设置,随所述编织丝一起编织成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流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编织丝自所述密网支架的第一端呈螺旋式向相对的第二端编织,到达第二端折返后,呈相反的螺旋式向第一端编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流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丝编织到第二端后,跨越一根或多根其他所述编织丝折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流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网支架在轴向上所述编织丝的覆盖率为8%

8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流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丝采用形状记忆金属制成,或者形状记忆合金和其他金属混合编织。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流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丝的直径为0.0001英寸

0.008英寸。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流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丝包括有至少一段显影弹簧段和/或至少一段显影单丝段,所述显影弹簧段套设在所述编织丝上,所述显影单丝段与所述编织丝并行或者缠绕绞合。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血流导向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小龙刘文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畅医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