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装车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7197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自动化装车设备,包括多节伸缩输送线,多节伸缩输送线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升降平台上,多节伸缩输送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末端码垛小车,末端码垛小车设置有脚轮。设置可升降调节的多节伸缩输送线,便于将集装箱外部的货物输送至集装箱内部,且可以进行自内而外伸缩堆垛;设置具有动力源的脚轮,使得末端码垛小车能够自由行走,并带动多节伸缩输送线进行伸缩;设置末端执行器能够调整货物的堆垛位置,实现整齐堆垛货物的功能。实现整齐堆垛货物的功能。实现整齐堆垛货物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装车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装车设备
,具体为一种自动化装车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装车是各行各业都面临的一个巨大难题,在装车环节投入的资金与人力是企业不可忽略的一个巨大开支。随着用人成本的不断增加、市场竞争的加大,产量的提高等一些列的问题出现,让大多数企业不得不重视起来装车的问题。特别是一些粉尘较大的行业,对于装车工人的身体健康带来巨大的伤害,隐形的增加了企业的用人成本。目前的现有技术也有各式各样的装车设备,大多是机器人加输送线、简单码垛机加输送线,简单三轴加输送线等结构。因此,目前的装车设备存在以下问题:装车效率低;制造成本高;柔性适应性差;占用空间大,对现场需要二次施工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
技术介绍
中指出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自动化装车设备。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自动化装车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多节伸缩输送线,所述多节伸缩输送线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升降平台上,所述多节伸缩输送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末端码垛小车,所述末端码垛小车包括支撑壳体,所述支撑壳体上转动配合输送转向台,所述输送转向台一侧铰接配合输送臂的一端,所述输送臂的中部铰接配合大气缸的一端,所述大气缸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壳体的外侧壁铰接配合,所述输送臂的中部铰接配合大气缸的一端,所述大气缸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壳体的外侧壁铰接配合,所述输送臂的另一端铰接配合末端执行器,所述末端执行器包括抵接杆,所述抵接杆与所述输送臂抵接配合。
[000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多节伸缩输送线包括自外向内依次套接配合的第一输送线、第二输送线和第三输送线,所述第一输送线包括第一伸缩壳体,所述第一伸缩壳体顶部设置有第一输送带机构,所述第一伸缩壳体底部设置有第一伸缩滑轨,所述第一伸缩滑轨上滑动配合第一伸缩滑轮,所述第二输送线包括第二伸缩壳体,所述第二伸缩壳体顶部设置有第二输送带机构,所述第二伸缩壳体底部设置有第二伸缩滑轨,所述第二伸缩滑轨底部与所述第一伸缩滑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滑轨上滑动配合第二伸缩滑轮,所述第三输送线包括第三伸缩壳体,所述第三伸缩壳体顶部设置有第三输送带机构,所述第三伸缩壳体底部设置有第三伸缩滑轨,所述第三伸缩滑轨底部与所述第二伸缩滑轮固定连接。
[000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平台包括第一半平台和第二半平台,所述第一半平台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支撑架,所述升降支撑架与所述第一输送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支撑架底部固定连接油缸,所述第二输送线底部和所述第三输送线底部均设置有滚轮支撑架。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伸缩壳体内侧壁设置有第一定位滑槽,所述
第二伸缩壳体外侧壁设置有第一定位滚轮,所述第一定位滚轮与所述第一定位滑槽滑动配合,所述第二伸缩壳体内侧壁设置有第二定位滑槽,所述第三伸缩壳体外侧壁设置有第二定位滚轮,所述第二定位滚轮与所述第二定位滑槽滑动配合,所述第一伸缩壳体靠近所述第二伸缩壳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缓冲板,所述第二伸缩壳体靠近所述第三伸缩壳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缓冲板,所述第三伸缩壳体靠近所述末端码垛小车的一端设置有第三缓冲板。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壳体内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底部转动配合一组脚轮,每个所述脚轮均固定连接脚轮电机,所述输送转向台包括底台,所述底台上设置有至少两组输送带机构,所述输送带机构包括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两端分别啮合配合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两者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固定连接侧板,所述侧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台上,所述主动轮一端固定连接第一传动机构,所述支撑壳体顶部固定设置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固定连接输出轴,所述输出轴通过轴承与所述支撑壳体转动配合,所述输出轴另一端固定连接旋转齿轮,所述底台通过设置的回转支承与所述支撑壳体顶部转动配合,所述回转支承与所述旋转齿轮啮合配合。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送转向台的一侧固定设置阻挡机构,所述阻挡机构包括支撑小架,所述支撑小架包括小横架,所述小横架上固定设置小气缸,所述小气缸包括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固定连接阻挡板,所述阻挡板两端均设置有阻挡滑块,所述阻挡滑块滑动配合阻挡滑轨,所述阻挡滑轨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小架的两端。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送臂设置有倾斜输送带,所述倾斜输送带的两侧均设置有倾斜挡板,所述末端执行器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两侧均设置有挡边,所述支撑框架顶部转动配合一组动力滚筒和随动滚筒,所述动力滚筒和所述随动滚筒间隔分布,所述支撑框架滑动配合左右靠边机构,所述左右靠边机构包括靠边立柱,所述靠边立柱处于所述动力滚筒和所述随动滚筒之间,所述支撑框架内滑动配合滑舌机构,所述支撑框架底部通过设置的旋转轴承转动配合旋转底架的一侧,所述旋转底架的另一侧铰接配合扩展安装板,所述扩展安装板通过设置的铰接杆与所述输送臂铰接配合,所述扩展安装板之间设置有所述抵接杆,所述抵接杆处于所述铰接杆的下方。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动力滚筒一端固定连接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每个所述动力滚筒上的第一齿轮均啮合配合滚筒链条,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连接第二传动机构。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右靠边机构包括左靠边板和右靠边板,所述左靠边板和所述右靠边板上均设置有一组所述靠边立柱,所述左靠边板和所述右靠边板两者的两端均滑动配合横杆,所述左靠边板和所述右靠边板分别固定连接第一滑台和第二滑台,所述第一滑台和所述第二滑台均与所述支撑框架固定连接。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舌机构包括滑舌架,所述滑舌架远离所述旋转底架的一端抵接配合夹轮机构,所述夹轮机构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内,所述滑舌架靠近所述旋转底架的一端固定设置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滑舌链条,所述滑舌链条啮合配合滑舌齿轮,所述滑舌齿轮固定连接滑舌驱动电机,所述连接板两端均固定连接滑舌滑块,所述滑舌滑块滑动配合滑舌滑轨,所述滑舌滑轨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内。
[0015]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6]1.设置可升降调节的多节伸缩输送线,便于将集装箱外部的货物输送至集装箱内
部,且可以进行自内而外伸缩堆垛;
[0017]2.设置具有动力源的脚轮,使得末端码垛小车能够自由行走,并带动多节伸缩输送线进行伸缩;独立工作的多组输送带机构进行速度差设计,可以实现货物的转向;
[0018]3.设置输送臂的摆臂作用,可以将货物堆垛到不同高度的位置;
[0019]4.设置末端执行器能够调整货物的堆垛位置,实现整齐堆垛货物的功能。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装车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多节伸缩输送线(1),所述多节伸缩输送线(1)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升降平台(2)上,所述多节伸缩输送线(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末端码垛小车,所述末端码垛小车包括支撑壳体(3),所述支撑壳体(3)上转动配合输送转向台(4),所述输送转向台(4)一侧铰接配合输送臂(5)的一端,所述输送臂(5)的中部铰接配合大气缸(6)的一端,所述大气缸(6)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壳体(3)的外侧壁铰接配合,所述输送臂(5)的中部铰接配合大气缸(6)的一端,所述大气缸(6)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壳体(3)的外侧壁铰接配合,所述输送臂(5)的另一端铰接配合末端执行器(7),所述末端执行器(7)包括抵接杆(701),所述抵接杆(701)与所述输送臂(5)抵接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装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节伸缩输送线(1)包括自外向内依次套接配合的第一输送线(101)、第二输送线(102)和第三输送线(103),所述第一输送线(101)包括第一伸缩壳体(1011),所述第一伸缩壳体(1011)顶部设置有第一输送带机构(1012),所述第一伸缩壳体(1011)底部设置有第一伸缩滑轨(1013),所述第一伸缩滑轨(1013)上滑动配合第一伸缩滑轮(1014),所述第二输送线(102)包括第二伸缩壳体(1021),所述第二伸缩壳体(1021)顶部设置有第二输送带机构(1022),所述第二伸缩壳体(1021)底部设置有第二伸缩滑轨(1023),所述第二伸缩滑轨(1023)底部与所述第一伸缩滑轮(101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滑轨(1023)上滑动配合第二伸缩滑轮(1024),所述第三输送线(103)包括第三伸缩壳体(1031),所述第三伸缩壳体(1031)顶部设置有第三输送带机构(1032),所述第三伸缩壳体(1031)底部设置有第三伸缩滑轨(1033),所述第三伸缩滑轨(1033)底部与所述第二伸缩滑轮(1024)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化装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平台(2)包括第一半平台(201)和第二半平台(202),所述第一半平台(201)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支撑架(203),所述升降支撑架(203)与所述第一输送线(101)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支撑架(203)底部固定连接油缸,所述第二输送线(102)底部和所述第三输送线(103)底部均设置有滚轮支撑架(104)。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化装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壳体(1011)内侧壁设置有第一定位滑槽(105),所述第二伸缩壳体(1021)外侧壁设置有第一定位滚轮(106),所述第一定位滚轮(106)与所述第一定位滑槽(105)滑动配合,所述第二伸缩壳体(1021)内侧壁设置有第二定位滑槽,所述第三伸缩壳体(1031)外侧壁设置有第二定位滚轮,所述第二定位滚轮与所述第二定位滑槽滑动配合,所述第一伸缩壳体(1011)靠近所述第二伸缩壳体(102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缓冲板(107),所述第二伸缩壳体(1021)靠近所述第三伸缩壳体(103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缓冲板,所述第三伸缩壳体(1031)靠近所述末端码垛小车的一端设置有第三缓冲板(108)。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装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壳体(3)内设置有支撑架(301),所述支撑架(301)底部转动配合一组脚轮(302),每个所述脚轮(302)均固定连接脚轮电机(303),所述输送转向台(4)包括底台(401),所述底台(401)上设置有至少两组输送带机构(402),所述输送带机构(402)包括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两端分别啮合配合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乾坤郑浩史伟杰李再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微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