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适应性且能够自动换刀的打磨机械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7928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4: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具有适应性且能够自动换刀的打磨机械手,包括:机械手本体;驱动箱,所述驱动箱固定于机械手本体的动端;第一打磨刀组件,所述第一打磨刀组件滑动连接于驱动箱的一侧;第二打磨刀组件,所述第二打磨刀组件滑动连接于驱动箱远离第二打磨刀组件的一侧;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固定于驱动箱的内侧,用于驱动第一打磨刀组件和第二打磨刀组件相对移动完成换刀工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机械手本体上设置了第一打磨刀组件和第二打磨刀组件能够便于应对不同打磨要求的打磨工作,极大的提高了打磨机械手的适应性,方便了人们使用,且能够自动完成打磨刀组件的更换工作,极大的提高了更换的时间和效率,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效率。产效率。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适应性且能够自动换刀的打磨机械手


[0001]本技术涉及打磨机械手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适应性且能够自动换刀的打磨机械手。

技术介绍

[0002]打磨抛光机械手各关节和回转轴通过精确定位技术,实现机械手臂的支撑,可绕回转和连通回转,通过角度限位装置对其限位,实现角度任意可调,保证机械手在规定的安全区域内灵活回转,满足工艺要求。
[0003]但是打磨抛光机械手在进行打磨时通常是通过两种打磨刀组件进行打磨,一种是圆盘式的,针对与大面积的打磨区域,使用圆盘式打磨能够较为快速的完成大面积的打磨,而另一种为辊式的打磨刀组件,通过辊式的打磨刀组件能够对一些待加工工件的内壁进行打磨,但是现有的打磨抛光机械手通产只能够搭载一组打磨刀组件,而需要使用另一组打磨刀组件时需要人工进行更换,非常的浪费时间,从而极大的降低了生产效率,不能够适应不同的打磨区域的打磨,适应性不高。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具有适应性且能够自动换刀的打磨机械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适应性且能够自动换刀的打磨机械手。
[000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适应性且能够自动换刀的打磨机械手,包括:
[0007]机械手本体;
[0008]驱动箱,所述驱动箱固定于机械手本体的动端;
[0009]第一打磨刀组件,所述第一打磨刀组件滑动连接于驱动箱的一侧;
[0010]第二打磨刀组件,所述第二打磨刀组件滑动连接于驱动箱远离第二打磨刀组件的一侧;
[0011]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固定于驱动箱的内侧,用于驱动第一打磨刀组件和第二打磨刀组件相对移动完成换刀工作。
[0012]优选的,所述驱动箱的两侧对称滑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第一打磨刀组件和第二打磨刀组件分别与驱动箱两侧的连接板固定,所述连接板靠近驱动箱的一侧对称固定有第一梯形滑块,所述驱动箱的两侧均对称固定有第一梯形滑轨,所述第一梯形滑块与第一梯形滑轨的外壁滑动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轴、齿轮、电机、第二梯形滑轨、第二梯形滑块、齿条、驱动板和避让槽,所述驱动箱内壁底部的中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中部固定有齿轮,所述驱动箱内壁顶部的中部固定有电机,所述转轴的顶部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所述驱动箱内壁的底部对称固定有第二梯形滑轨,所述第二梯形滑轨的外壁滑动连接
有第二梯形滑块,所述第二梯形滑块的顶部固定有齿条,两个所述齿条均与齿轮啮合连接,所述齿条顶部的一侧固定有驱动板,所述驱动箱的两侧对称开设有避让槽,所述驱动板远离齿条的一侧穿过避让槽与连接板固定。
[0014]优选的,所述机械手本体的底部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四周等距开设有安装孔。
[0015]优选的,所述驱动箱内壁底部的中部固定有稳定套,所述转轴与稳定套的内壁转动连接。
[0016]优选的,所述齿条的顶部固定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一侧与驱动板固定。
[0017]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固定有加强板,所述驱动箱两侧的上端对称固定有滑杆,所述加强板通过滑孔与滑杆的外壁滑动连接。
[0018]优选的,所述电机为减速电机。
[0019]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具有适应性且能够自动换刀的打磨机械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0]1、本技术通过在机械手本体上设置了第一打磨刀组件和第二打磨刀组件能够便于应对不同打磨要求的打磨工作,极大的提高了打磨机械手的适应性,方便了人们使用;
[0021]2、本技术通过设置的驱动机构能够便于在需要切换打磨刀组件时自动驱动第一打磨刀组件和第二打磨刀组件相对移动,从而变换两组打磨刀组件的位置,从而能够完成打磨刀组件的自动切换工作,极大的提高了更换打磨刀组件的时间和效率,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的A处放大图;
[0024]图3为本技术的驱动机构位置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打磨刀组件位置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技术的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本技术的齿条位置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标号:1、机械手本体;2、驱动箱;3、第一打磨刀组件;4、第二打磨刀组件;5、驱动机构;51、转轴;52、齿轮;53、电机;54、第二梯形滑轨;55、第二梯形滑块;56、齿条;57、驱动板;58、避让槽;6、连接板;7、第一梯形滑块;8、第一梯形滑轨;9、固定板;10、安装孔;11、稳定套;12、加强筋;13、加强板;14、滑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0]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0031]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适应性且能够自动换刀
的打磨机械手,包括:
[0032]机械手本体1;
[0033]驱动箱2,所述驱动箱2固定于机械手本体1的动端;
[0034]第一打磨刀组件3,所述第一打磨刀组件3滑动连接于驱动箱2的一侧;
[0035]第二打磨刀组件4,所述第二打磨刀组件4滑动连接于驱动箱2远离第二打磨刀组件4的一侧;
[0036]驱动机构5,所述驱动机构5固定于驱动箱2的内侧,用于驱动第一打磨刀组件3和第二打磨刀组件4相对移动完成换刀工作。
[0037]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机械手本体1的动端设置第一打磨刀组件3和第二打磨刀组件4,能够极大的提高打磨机械手的适应性,能够便于针对不同的打磨要求更换打磨刀组件。
[0038]请参阅图2和图4,所述驱动箱2的两侧对称滑动连接有连接板6,所述第一打磨刀组件3和第二打磨刀组件4分别与驱动箱2两侧的连接板6固定,所述连接板6靠近驱动箱2的一侧对称固定有第一梯形滑块7,所述驱动箱2的两侧均对称固定有第一梯形滑轨8,所述第一梯形滑块7与第一梯形滑轨8的外壁滑动连接。
[0039]需要说明的是,能够便于第一打磨刀组件3和第二打磨刀组件4沿着驱动箱2的两侧滑动。
[0040]请参阅图5和图6,所述驱动机构5包括转轴51、齿轮52、电机53、第二梯形滑轨54、第二梯形滑块55、齿条56、驱动板57和避让槽58,所述驱动箱2内壁底部的中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51,所述转轴51的中部固定有齿轮52,所述驱动箱2内壁顶部的中部固定有电机53,所述电机53为减速电机,所述转轴51的顶部与电机53的输出端固定,所述驱动箱2内壁的底部对称固定有第二梯形滑轨54,所述第二梯形滑轨54的外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梯形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适应性且能够自动换刀的打磨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手本体(1);驱动箱(2),所述驱动箱(2)固定于机械手本体(1)的动端;第一打磨刀组件(3),所述第一打磨刀组件(3)滑动连接于驱动箱(2)的一侧;第二打磨刀组件(4),所述第二打磨刀组件(4)滑动连接于驱动箱(2)远离第二打磨刀组件(4)的一侧;驱动机构(5),所述驱动机构(5)固定于驱动箱(2)的内侧,用于驱动第一打磨刀组件(3)和第二打磨刀组件(4)相对移动完成换刀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适应性且能够自动换刀的打磨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箱(2)的两侧对称滑动连接有连接板(6),所述第一打磨刀组件(3)和第二打磨刀组件(4)分别与驱动箱(2)两侧的连接板(6)固定,所述连接板(6)靠近驱动箱(2)的一侧对称固定有第一梯形滑块(7),所述驱动箱(2)的两侧均对称固定有第一梯形滑轨(8),所述第一梯形滑块(7)与第一梯形滑轨(8)的外壁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适应性且能够自动换刀的打磨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5)包括转轴(51)、齿轮(52)、电机(53)、第二梯形滑轨(54)、第二梯形滑块(55)、齿条(56)、驱动板(57)和避让槽(58),所述驱动箱(2)内壁底部的中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51),所述转轴(51)的中部固定有齿轮(52),所述驱动箱(2)内壁顶部的中部固定有电机(53),所述转轴(51)的顶部与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勇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德科达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