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软性电路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7795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软性电路板,其包括:至少两发光二极管和导线,导线分别连接每一发光二极管的首尾,其中,该发光二极管软性电路板还包括至少一切换单元,该切换单元与该发光二极管连接配合用以控制该软性电路板处于串联或并联两种工作模式下工作。本发明专利技术开发成本低、开发速度较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发光二极管软性电路板,特别是关于一种可转换电路工作模式的发光二极管软性电路板。
技术介绍
由于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面板中的液晶本身不具发光特性,为达到显示效果,需给液晶显示器面板提供一背光模组,其功能在于向液晶显示器面板供应辉度充分且都匀的面光源。而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省电、亮度高,因此其作为光源被广泛应用于背光模组中。根据发光二极管驱动IC驱动型态的要求,目前发光二极管的软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的电路模式一般设计是单一的串联或者并联模式。串联模式电路效率高,但容易受到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并联模式效率低,但不易受到电磁干扰。请参阅图1和图2,图1是一种现有技术串联模式发光二极管的软性电路板示意图。图2是一种现有技术并联模式发光二极管的软性电路板示意图。该串联模式发光二极管软性电路板10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1和导线3,该多个发光二极管1经由第一导线3串联连接,该第一导线3同时与驱动电路(图未示)相连以驱动发光二极管1发光。该并联模式发光二极管软性电路板20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3、第二导线7和第三导线9,该发光二极管5并联连接于第二导线7和第三导线9之间,该第二导线7和第三导线9同时与驱动电路(图未示)相连以驱动发光二极管5发光。在液晶背光模组开发流程当中若同一液晶显示面板来源但有不同发光二极管驱动方式需求,则得开发两套发光二极管软性电路板;若同一玻璃基板有两个以上客户需要发光二极管驱动IC不同,也需要开发两套发光二极管软性电路板。因此产品开发成本较高,开发速度较慢。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发光二极管软性电路板开发成本较高、开发速度较慢的缺陷,有必要提供一种开发成本低、开发速度较快的发光二极管软性电路板。一种发光二极管软性电路板,其包括至少两发光二极管和导线,导线分别连接每一发光二极管的首尾,其中,该发光二极管软性电路板还包括至少一切换单元,该切换单元与该发光二极管连接配合用以控制该软性电路板处于串联或并联两种工作模式下工作。相较于现有技术,上述的发光二极管软性电路板中包括切换单元,通过调节该切换单元可使本电路在串联或并联模式下工作,因此针对一种产品需要不同电路模式仅需要该一种电路就可,节省开发时间与开发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串联模式发光二极管软性电路板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并联模式发光二极管软性电路板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发光二极管软性电路板第一实施方式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发光二极管软性电路板第二实施方式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3,是本专利技术发光二极管软性电路板第一实施方式示意图。该发光二极管软性电路板100包括发光二极管11、第四导线17、第五导线19和一切换钮切换单元12。该切换钮切换单元12包括a端、b端和c端,其位于相邻两发光二极管11之间。本实施方式以四颗发光二极管为例。当电路需要串联模式工作时,系统选择旋转切换钮,使a端和b端与发光二极管相连,由此,该四颗发光二极管形成串联结构,系统选择位于首尾处的第四导线17和第五导线19提供驱动信号。当电路需要并联模式工作时,系统选择旋转切换钮,使其b端和c端与发光二极管相连,由此,该四颗发光二极管形成并联结构,系统选择第四导线17和第五导线19提供驱动信号。请参阅图4,是本专利技术发光二极管软性电路板第二实施方式示意图。该发光二极管软性电路板200包括发光二极管21、第六导线27、第七导线29和电阻切换单元22。该电阻切换单元22为一电阻,其包括a端、b端和c端,其位于相邻二发光二极管21之间。以四颗发光二极管为例,当电路需要串联模式工作时,系统选择电阻,使a端、b端与发光二极管21相连,由此,该四颗发光二极管21形成串联结构,系统选择位于首尾处的第六导线27和第七导线29提供驱动信号。当电路需要并联模式工作时,系统选择电阻,使b端和c端与发光二极管21相连,由此,该四颗发光二极管21形成并联结构,系统选择第六导线27和第七导线29提供驱动信号。本专利技术采用切换钮切换单元12和阻切换单元22作为切换组件,从而控制FPC电路使其在串联和并联模式下都可工作,因此较现有技术开发成本低,开发速度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二极管软性电路板,其包括:至少两发光二极管和导线,导线分别连接每一发光二极管的首尾,其特征在于:该发光二极管软性电路板还包括至少一切换单元,该切换单元与该发光二极管连接配合用以控制该软性电路板处于串联或并联两种工作模式下工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二极管软性电路板,其包括至少两发光二极管和导线,导线分别连接每一发光二极管的首尾,其特征在于该发光二极管软性电路板还包括至少一切换单元,该切换单元与该发光二极管连接配合用以控制该软性电路板处于串联或并联两种工作模式下工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软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 当电路需要串联模式工作时,调节该切换单元使其顺序相连相临两个发光二极管,该发光二极管形成串联结构; 当电路需要并联模式工作时,调节该切换单元使其分别与发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德庆
申请(专利权)人: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