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余热利用式自动熔铸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5808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金属制造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余热利用式自动熔铸设备,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的自动熔铸设备结构复杂,工作效率低下,并且余热利用不合理的问题,其包括底架,所述底架的顶部通过支撑架固定连接有熔铸炉,熔铸炉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和机构,底架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水箱,水箱内腔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导热片,水箱的顶部连通有进水管,水箱的一侧连通有排水管,熔铸炉表面的上部固定连接有进料斗,熔铸炉的底部连通有排料斗,该余热利用式自动熔铸设备自动化程度高,通过半弧搅拌叶的转动便于对熔铸炉内部的金属物料进行充分的搅拌,便于提高工作效率,再通过集热管减少了废气中热量的排出,提高了热能的利用,达到节能的效果。能的效果。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余热利用式自动熔铸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金属制造
,具体为一种余热利用式自动熔铸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金属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在生活中应用极为普遍,在现代工业中是非常重要和应用最多的一类物质,金属加工简称金工,指人类对由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进行加工的生产活动,是一种把金属物料加工成为物品、零件、组件的工艺技术,包括了桥梁、轮船等的大型零件,乃至引擎、珠宝、腕表的细微组件,它被广泛应用在科学、工业、艺术品、手工艺等不同的领域。
[0003]现有的自动熔铸设备结构复杂,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对于熔铸炉产生的烟气一般都会直接的进行排放,烟气中的热能没有回收利用,导致能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余热利用式自动熔铸设备,有效的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现有的自动熔铸设备结构复杂,工作效率低下,并且余热利用不合理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余热利用式自动熔铸设备,包括底架,所述底架的顶部通过支撑架固定连接有熔铸炉,熔铸炉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和机构,底架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水箱,水箱内腔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导热片,水箱的顶部连通有进水管,水箱的一侧连通有排水管,熔铸炉表面的上部固定连接有进料斗,熔铸炉的底部连通有排料斗。
[0006]优选的,所述水箱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热泵,热泵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集热管,集热管远离热泵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熔铸炉的内部,热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输热管,输热管远离热泵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水箱的内部。
[0007]优选的,所述熔铸炉表面的上部固定连接有净化框,净化框内腔的顶部与底部分别连接有灰尘滤网和活性炭吸附网。
[0008]优选的,所述净化框远离熔铸炉的一端开设有开口,熔铸炉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排烟管,排烟管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熔铸炉的内部,排烟管的另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净化框的内部。
[0009]优选的,所述调和机构包括机壳、转动电机、活动杆和半弧搅拌叶,机壳的底部固定连接于熔铸炉的顶部。
[0010]优选的,所述机壳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转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活动杆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熔铸炉的内部,活动杆位于熔铸炉内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半弧搅拌叶。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工作时,通过设置有底架、支撑架、熔铸炉、调和机构、机壳、转动电机、活动
杆、半弧搅拌叶、水箱、导热片、进水管、排水管、进料斗、排料斗、热泵、集热管、输热管、净化框、灰尘滤网、活性炭吸附网、开口和排烟管,使整个设备操作便捷,自动化程度高,通过半弧搅拌叶的转动便于对熔铸炉内部的金属物料进行充分的搅拌,便于提高工作效率,再通过集热管减少了废气中热量的排出,提高了热能的利用,达到节能的效果。
[0013](2)、通过底架和支撑架提高熔铸炉与水箱的稳定性,随后通过进料斗将金属熔铸物料加入至熔铸炉的内部,随后启动转动电机,转动电机便会带动活动杆进行转动,活动杆在转动的过程中也会带动半弧搅拌叶进行转动,通过半弧搅拌叶就能对熔铸炉内部的金属原料进行充分的搅拌,便于提高金属熔铸的效率,熔铸炉在进行自动熔铸时,启动热泵,热泵通过集热管将炉内产生的废气进行吸附,在通过输热管输送至水箱的内部,紧接着,通过导热片对水箱内部的热量进行集热,利用导热片对水箱内部的水进行加热,从而实现熔铸炉熔铸余热理的利用,再通过排烟管对熔铸炉内部产生的烟尘进行吸附,在排放至净化框的内部,利用灰尘滤网和活性炭吸附网进行过滤处理,最后通过开口排出,便于实现环境的保护,避免烟尘污染环境。
附图说明
[00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5]在附图中:
[0016]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调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19]图中:1、底架;2、支撑架;3、熔铸炉;4、调和机构;401、机壳;402、转动电机;403、活动杆;404、半弧搅拌叶;5、水箱;6、导热片;7、进水管;8、排水管;9、进料斗;10、排料斗;11、热泵;12、集热管;13、输热管;14、净化框;15、灰尘滤网;16、活性炭吸附网;17、开口;18、排烟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实施例一,由图1、图2和图3给出,本技术,包括底架1,底架1的顶部通过支撑架2固定连接有熔铸炉3,熔铸炉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和机构4,底架1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水箱5,水箱5内腔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导热片6,水箱5的顶部连通有进水管7,水箱5的一侧连通有排水管8,水箱5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热泵11,热泵11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集热管12,集热管12远离热泵11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熔铸炉3的内部,热泵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输热管13,输热管13远离热泵11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水箱5的内部,熔铸炉3表面的上部固定连接有进料斗9,熔铸炉3的底部连通有排料斗10;
[0022]导热片6的底部与水箱5内腔的底部之间也分别安装有灰尘滤网15和活性炭吸附
网16,并且在水箱5一侧的下方连通有出烟管,通过出烟管便于将余热回收后的气体进行过滤排放,通过底架1和支撑架2提高熔铸炉3与水箱5的稳定性,随后通过进料斗9将金属熔铸物料加入至熔铸炉3的内部,启动热泵11,热泵11通过集热管12将炉内产生的废气进行吸附,在通过输热管13输送至水箱5的内部,紧接着,通过导热片6对水箱5内部的热量进行集热,利用导热片6对水箱5内部的水进行加热,从而实现熔铸炉3熔铸余热理的利用。
[0023]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图2和图3给出,熔铸炉3表面的上部固定连接有净化框14,净化框14内腔的顶部与底部分别连接有灰尘滤网15和活性炭吸附网16,净化框14远离熔铸炉3的一端开设有开口17,熔铸炉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排烟管18,排烟管18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熔铸炉3的内部,排烟管18的另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净化框14的内部;
[0024]通过排烟管18对熔铸炉3内部产生的烟尘进行吸附,再排放至净化框14的内部,利用灰尘滤网15和活性炭吸附网16进行过滤处理,最后通过开口17排出,便于实现环境的保护,避免烟尘污染环境。
[0025]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图2和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余热利用式自动熔铸设备,包括底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的顶部通过支撑架(2)固定连接有熔铸炉(3),熔铸炉(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和机构(4),底架(1)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水箱(5),水箱(5)内腔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导热片(6),水箱(5)的顶部连通有进水管(7),水箱(5)的一侧连通有排水管(8),熔铸炉(3)表面的上部固定连接有进料斗(9),熔铸炉(3)的底部连通有排料斗(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利用式自动熔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5)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热泵(11),热泵(11)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集热管(12),集热管(12)远离热泵(11)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熔铸炉(3)的内部,热泵(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输热管(13),输热管(13)远离热泵(11)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水箱(5)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利用式自动熔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熔铸炉(3)表面的上部固定连接有净化框(14),净化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国军罗彦任兴玉马晓强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金铂铼资源循环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