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IBC太阳能电池的电极图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5125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IBC太阳能电池的电极图形结构,包括正电极和负电极,正电极包括正极主栅、正极副栅和正极pad点,负电极包括负极主栅、负极副栅和负极pad点;正极主栅和负极主栅相互平行并交错排列;正极pad点和负极pad点分别设置在正极主栅和负极主栅上,且两者的形状结构不相同,减少浆料损耗,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还便于对正负极进行区分,防止焊接时出现错误;在每个掺杂区域内设有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IBC太阳能电池的电极图形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IBC太阳能电池的电极图形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全背电极太阳电池,又叫IBC(Interdigitated back contact指交叉背接触)电池,是指电池正面无电极,正负两极金属栅线呈指状交叉排列于电池背面。常见的IBC太阳能电池的电极结构中,正极主栅与负极主栅通常结构相同,且由于主栅数量较多、宽度较大,不但银浆耗量高,而且在焊接时不好区分,容易出现焊接错误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IBC太阳能电池的电极图形结构。
[0004]一种IBC太阳能电池的电极图形结构,包括正电极和负电极,所述正电极和负电极均采用导电浆料制成;正电极置于P型掺杂区背场区域的减反射钝化膜上,且烧结后穿透减反射钝化膜与背场区域形成欧姆接触;负电极置于N型掺杂区发射极的减反射钝化膜上,且烧结后穿透减反射钝化膜与发射极形成欧姆接触;
[0005]所述正电极包括正极主栅、正极副栅和正极pad点;所述负电极包括负极主栅、负极副栅和负极pad点;所述正极主栅和负极主栅相互平行并交错排列;所述正极pad点和负极pad点分别设置在所述正极主栅和负极主栅上,且两者的形状结构不相同。
[0006]优选的,所述正极主栅和负极主栅成对设置,且数量至少为1对。
[0007]优选的,所述正极主栅和负极主栅的宽度为0.05

1mm。
[0008]优选的,所述正极pad点的数量为1

5个,且均匀设置在所述正极主栅上;所述负极pad点的数量为1

5个,且均匀设置在所述负极主栅上。
[0009]优选的,所述正极pad点和所述负极pad点的形状结构包括长方形、工字形、圆形和十字架形。
[0010]优选的,所述正极副栅与负极副栅相互平行并交错排列,正极副栅和负极副栅均由若干区域线路组成,相邻的正极副栅和负极副栅的区域线路之间设有间隙,其中水平间距为0.5

2mm,垂直间距为1

3mm。
[0011]优选的,每个P型掺杂区设置的正极副栅的数量为2

12根,每个N型掺杂区设置的负极副栅的数量为2

12根。
[0012]优选的,所述正极副栅与所述正极主栅的相交处设有防断栅,所述防断栅设于正极副栅上,且从相交处向远离正极主栅的一端逐渐变细;所述负极副栅与所述负极主栅的相交处设有同样的防断栅。
[0013]优选的,所述正电极和负电极采用丝网印刷、喷墨打印、激光转印、化学镀、电镀、PVD法中的任意一种制成。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将正极主栅和负极主栅交错排列,并分别在正极主栅和负极主栅上设置不同形状的pad点,能在不影响焊接拉力的情况下降低主栅宽度,减少
浆料损耗、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还便于对正负极进行区分,有效防止焊接时出现错误;2、在每个掺杂区域内设有2

12根副栅线进行电流收集与导通,可以更好的实现电流收集,提高转换效率。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8]图中数字表示:
[0019]1、正电极11、正极主栅12、正极副栅13、正极pad点
[0020]2、负电极21、负极主栅22、负极副栅23、负极pad点
[0021]3、P型掺杂区4、N型掺杂区5、防断栅。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一种IBC太阳能电池的电极图形结构,如图1、图2所示,包括正电极1和负电极2,正电极1和负电极2均采用导电浆料,通过丝网印刷、喷墨打印、激光转印、化学镀、电镀、PVD法中的任意一种方法制成。正电极1置于硅片P型掺杂区3背场区域的减反射钝化膜上,且烧结后穿透减反射钝化膜与背场区域形成欧姆接触。负电极2置于硅片N型掺杂区4发射极的减反射钝化膜上,且烧结后穿透减反射钝化膜与发射极形成欧姆接触。
[0024]正电极1包括正极主栅11、正极副栅12和正极pad点13,负电极2包括负极主栅21、负极副栅22和负极pad点23。正极主栅11和负极主栅21的宽度为0.05

1mm。正极主栅11和负极主栅21成对设置(至少为1对),且两者相互平行并交错排列。
[0025]正极pad点13的数量为1

5个,且均匀设置在正极主栅11上;负极pad点23的数量为1

5个,且均匀设置在负极主栅21上。正极pad点13和负极pad点23的形状结构包括但不限于长方形、工字形、圆形和十字架形,且两者的形状结构不相同,以便于在焊接时进行区分。分布在边缘主栅上的正极pad点13或负极pad点23的大小是在中间主栅上的大小的一半。
[0026]正极副栅12与负极副栅22相互平行并交错排列。正极副栅12和负极副栅22均由若干区域线路组成,相邻的正极副栅12和负极副栅22的区域线路之间设有间隙,其中水平间距为0.5

2mm,垂直间距为1

3mm。每个P型掺杂区3设置的正极副栅12的数量为2

12根,每个N型掺杂区4设置的负极副栅22的数量为2

12根,可以更好的实现电流收集,提高转换效率。
[0027]正极副栅12与正极主栅11的相交处设有防断栅5,防断栅5设于正极副栅12上,且从相交处向远离正极主栅11的一端逐渐变细。负极副栅22与负极主栅21的相交处设有同样的防断栅5。
[0028]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IBC太阳能电池的电极图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正电极和负电极,所述正电极和负电极均采用导电浆料制成;正电极置于P型掺杂区背场区域的减反射钝化膜上,且烧结后穿透减反射钝化膜与背场区域形成欧姆接触;负电极置于N型掺杂区发射极的减反射钝化膜上,且烧结后穿透减反射钝化膜与发射极形成欧姆接触;所述正电极包括正极主栅、正极副栅和正极pad点;所述负电极包括负极主栅、负极副栅和负极pad点;所述正极主栅和负极主栅相互平行并交错排列;所述正极pad点和负极pad点分别设置在所述正极主栅和负极主栅上,且两者的形状结构不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BC太阳能电池的电极图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主栅和负极主栅成对设置,且数量至少为1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BC太阳能电池的电极图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主栅和负极主栅的宽度为0.05

1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BC太阳能电池的电极图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pad点的数量为1

5个,且均匀设置在所述正极主栅上;所述负极pad点的数量为1

5个,且均匀设置在所述负极主栅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BC太阳能电池的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文凯李含朋向亮睿
申请(专利权)人:普乐新能源科技徐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