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片基板、光伏电池、光伏电池组件及其组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82754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光伏电池的电池片基板,其包括:第一基板主体、正面第一电极、正面第二电极、背面第一电极以及背面第二电极,第一基板主体包括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正面第一电极和正面第二电极设置于第一表面上,且正面第一电极和正面第二电极彼此间隔,背面第一电极和背面第二电极设置于第二表面上,且背面第一电极和背面第二电极彼此间隔,正面第一电极的宽度大于正面第二电极的宽度,正面第一电极和背面第一电极彼此导通,正面第二电极和背面第二电极彼此导通。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光伏电池、光伏电池组件及其组装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电池片基板上的正面第二电极与背面第二电极连接导通,以此来有效降低正面第二电极的电阻。电极的电阻。电极的电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片基板、光伏电池、光伏电池组件及其组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光伏
,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电池片基板、光伏电池、光伏电池组件及其组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人类对资源的需求日益加剧,而传统的煤、石油、天然气等非再生资源日益枯竭,同时这些能源的过度开采使用导致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开发绿色能源以缓解能源危机改善环境的已成为人们共识。
[0003]光伏电池利用半导体的光生伏特效应将光能转换为电能,为人们有效利用太阳能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技术手段,同时针对于特定波长的光如激光等也能将其转换为电能,为能量的传输开辟了一个新方向。单个光伏电池开路电压小、光生电流低,一般将多个电池采用串联或并联的方式制成组件满足实际应用需要。传统的光伏组件一般是采用将电池背电极整个与基板贴合,同时基板上留出小窄条将电池正电极以引线方式与小窄条连接。然而,这样的方式会造成小窄条区域电阻过大,对于聚光型电池组件或高功率的激光电池组件在使用时会引入较大的能量损失,而如果加宽该小窄条区域则会降低电池组件有效的受光面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不加宽小窄条区域而有效降低小窄条区域电阻的电池片基板、光伏电池、光伏电池组件及其组装方法。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用于光伏电池的电池片基板,其包括:第一基板主体、正面第一电极、正面第二电极、背面第一电极以及背面第二电极,所述第一基板主体包括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正面第一电极和所述正面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上,且所述正面第一电极和所述正面第二电极彼此间隔,所述背面第一电极和所述背面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上,且所述背面第一电极和所述背面第二电极彼此间隔,所述正面第一电极的宽度大于所述正面第二电极的宽度,所述正面第一电极和所述背面第一电极彼此导通,所述正面第二电极和所述背面第二电极彼此导通。
[0006]在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电池片基板的一个示例中,所述背面第一电极的宽度与所述背面第二电极的宽度相等。
[0007]在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电池片基板的一个示例中,所述背面第一电极的宽度和所述背面第二电极的宽度均大于所述正面第二电极的宽度。
[0008]在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电池片基板的一个示例中,所述背面第一电极的宽度和所述背面第二电极的宽度均小于所述正面第一电极的宽度。
[0009]在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电池片基板的一个示例中,所述电池片基板还包括:贯穿所述正面第一电极、所述第一基板主体以及所述背面第一电极的第一通孔;以及贯穿所述正面第二电极、所述第一基板主体以及所述背面第二电极的第二通孔。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的一种光伏电池,其包括光伏电池片以及上述的电池片基板,所述光伏电池片设置于所述电池片基板上。
[0011]在上述第二方面提供的光伏电池的一个示例中,所述光伏电池片包括正面电极和背面电极,所述背面电极位于所述正面第一电极上,所述正面电极与所述正面第二电极连接。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的一种光伏电池组件,其包括电池组件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电池组件基板上的多个上述的光伏电池。
[0013]在上述第三方面提供的光伏电池组件的一个示例中,所述电池组件基板包括:第二基板主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主体上的多条电极条,所述光伏电池位于相应的相邻两条电极条上,且所述光伏电池的背面第一电极与相应的相邻两条电极条之一接触,所述光伏电池的背面第二电极与相应的相邻两条电极条之另一接触。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的一种上述的光伏电池组件的组装方法,其包括:将所述光伏电池片与所述电池片基板通过银浆或回流焊的方式进行贴合固化形成所述光伏电池;将多个所述光伏电池与所述电池组件基板通过银浆进行贴合以形成所述光伏电池组件。
[0015]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将电池片基板上的第一表面上的正面第二电极与第二表面上的背面第二电极连接导通,以此来有效降低正面第二电极的电阻,同时不会降低电池组件有效受光面积。
附图说明
[0016]通过结合附图进行的以下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它方面、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附图中:
[0017]图1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用于光伏电池的电池片基板的俯视图;
[0018]图1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用于光伏电池的电池片基板的仰视图;
[0019]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光伏电池片与电池片基板贴合组装成的光伏电池的示意图;
[0020]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光伏电池与电池组件基板贴合组装成的光伏电池组件的示意图;
[0021]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电池组件基板的一个示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例的光伏电池组件的组装方法的组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然而,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本专利技术,并且本专利技术不应该被解释为限制于这里阐述的具体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本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各种实施例和适合于特定预期应用的各种修改。
[0024]如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型表示开放的术语,含义是“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基于”、“根据”等表示“至少部分地基于”、“至少部分地根据”。术语“一个实施例”和“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其他实施例”。术
语“第一”、“第二”等可以指代不同的或相同的对象。下面可以包括其他的定义,无论是明确的还是隐含的。除非上下文中明确地指明,否则一个术语的定义在整个说明书中是一致的。
[0025]图1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用于光伏电池的电池片基板的俯视图。图1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用于光伏电池的电池片基板的仰视图。
[0026]参照图1A和图1B,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用于光伏电池的电池片基板100包括:第一基板主体110、正面第一电极120、正面第二电极130、背面第一电极140以及背面第二电极150。
[0027]具体地,第一基板主体110包括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这里,第一表面可例如是第一基板主体110的正面,而第二表面可例如是第一基板主体110的背面,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制于此。此外,第一基板主体110的材料可以是陶瓷(AlN)、碳化铝(AlC)等材料。
[0028]正面第一电极120和正面第二电极130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上,且正面第一电极120和正面第二电极130彼此间隔。这里,优选地,正面第一电极120的宽度远大于正面第二电极130的宽度,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制于此。
[0029]背面第一电极140和背面第二电极150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上,且背面第一电极140和背面第二电极150彼此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光伏电池的电池片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片基板包括:第一基板主体、正面第一电极、正面第二电极、背面第一电极以及背面第二电极,所述第一基板主体包括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正面第一电极和所述正面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上,且所述正面第一电极和所述正面第二电极彼此间隔,所述背面第一电极和所述背面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上,且所述背面第一电极和所述背面第二电极彼此间隔,所述正面第一电极的宽度大于所述正面第二电极的宽度,所述正面第一电极和所述背面第一电极彼此导通,所述正面第二电极和所述背面第二电极彼此导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片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面第一电极的宽度与所述背面第二电极的宽度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片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面第一电极的宽度和所述背面第二电极的宽度均大于所述正面第二电极的宽度。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池片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面第一电极的宽度和所述背面第二电极的宽度均小于所述正面第一电极的宽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片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片基板还包括:贯穿所述正面第一电极、所述第一基板主体以及所述背面第一电极的第一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玉润董建荣于淑珍张伟王安成尹佳静付秋雪王珺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