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形零件流道的磨粒流光整加工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83627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环形零件流道的磨粒流光整加工装置及使用方法,工装包括底座与内环座,将环形零件放置在内环座之后,结合支撑环和压紧环等结构将环形零件固定好后,结合现有的双向磨粒流加工机床,对环形零件进行磨料加工,并根据双向磨料加工的方式公开一种环形类零件的磨料经验判断公式,在选定磨料的材质后,依据环形零件的经验公式来加工同类别,不同尺寸的环形零件,并调整加工机床的单词循环体积与循环次数,快速将零件达到加工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根据零件具体尺寸结合理论计算,经工艺试验确定加工参数,快速确定加工范围,同时解决了扩压器流道表面粗糙度值高,人工抛修困难的难题。工抛修困难的难题。工抛修困难的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形零件流道的磨粒流光整加工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制造领域,具体说是一种环形零件的表面精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航空发动机扩压器为环形零件,通常为一体铸造结构,其由内环,外环,20个左右空心支板连接内外环构成。其内外环及支板构成的流道结构起到将压气机出口气流减速,减少压力损失,使流动气流稳定均匀的目的。扩压气流道表面粗糙度对该目的实现具有一定影响。
[0003]因该零件为铸造零件,且流道为曲面,通常铸造后表面粗糙度为Ra3.2以上,并带有附着物。因流道曲面结构及80余处支板转接圆角,空间狭小,传统手工抛光降低粗糙度,工作量大、周期长,抛光质量不稳定,表面形貌杂乱无章,转接圆角部位易产生抛修凹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环形零件流道的磨粒流光整加工装置及方法。
[0005]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环形零件流道的磨粒流光整加工装置,设置一个底座,所述底座的下端设置底座支板,所述底座支板与底座内部的内环座螺接在一起,所述内环座与底座的内壁之间构成磨料通道;所述内环座的上方设置一个中心压盖,所述内环座的中部中空设置,所述中心压盖与所述内环座的之间设置尼龙填充物,所述底座上端与支撑环连接,所述支撑环的内端面与环形零件的外壁抵接,所述中心压盖与内环座与环形零件的内壁抵接,所述环形零件的外壁上方还设置一压紧环,所述压紧环通过与支撑环内壁的螺纹螺接限制环形零件的位移;所述环形零件的上下端设置一个双向往复式活塞磨粒流机床,所述磨料通道构成双向往复式活塞磨粒流机床往复工作的内腔。
[0007]所述双向往复式活塞磨粒流机床包括上下对称的活塞、活塞缸、所述上下两个活塞之间形成内腔,所述内腔内设置磨料。
[0008]所述环形零件的上端部沿支板一周转接圆角设置。
[0009]所述底座支板与环形零件最底端的距离为150毫米以上。
[0010]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上述环形零件流道的磨粒流光整加工装置
[0011]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2]1)将环形零件放置在所述内环座和支撑环的中间处,并通过中心压盖和压紧环将环形零件固定住;
[0013]2)将双向往复式活塞磨粒流机床放置在环形零件的上下两处,所述支撑环与双向往复式活塞磨粒流机床的上端活塞缸抵接,所述上下活塞之间形成的内腔将磨料通道包括在内,所述内腔内部的磨料随着活塞的上下移动,对环形零件内部的表面进行加工;
[0014]3)根据环形零件的特性选择相应的磨料,并根据公式3)根据环形零件的特性选择相应的磨料,并根据公式得到
初次环形零件加工的总切削长度,所述公式中,L为总切削长度,V为单次循环体积,
[0015]n为循环次数,A为总流道截面积,A为环形零件的固定数值,不断调整V、N的数值直至环形零件内部表面粗糙度达到标准值;
[0016]1)依据步骤3)所得的磨料和L的经验数值,应用到其他类别环形零件中,并根据相应的环形零件的总流道截面积反推得到V、N的数值。
[0017]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选择双向往复式挤压磨粒流机床可同时实现零件流道所有表面的加工。一次装夹,完整加工,不用翻转零件,同时提供一种环形零件的磨粒流的加工经验公式,可以有效缩短环形类零件的加工时间,更快地达到加工标准。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环形零件流道的磨粒流光整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20]图3为双向往复式挤压磨粒流机床与环形零件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如图所示,一种环形零件流道的磨粒流光整加工装置,设置一个底座1,所述底座的下端设置底座支板2,所述底座支板与底座内部的内环座3螺接在一起,所述内环座3与底座1的内壁之间构成磨料通道4;所述内环座的上方设置一个中心压盖5,所述内环座3的中部中空设置,所述中心压盖与所述内环座的之间设置尼龙填充物6,所述底座上端与支撑环7连接,所述支撑环的内端面与环形零件8的外壁抵接,所述中心压盖与内环座与环形零件的内壁抵接,所述环形零件的外壁上方还设置一压紧环9,所述压紧环通过与支撑环内壁的螺纹螺接限制环形零件的位移;所述环形零件的上下端设置一个双向往复式活塞磨粒流机床9,所述磨料通道构成双向往复式活塞磨粒流机床往复工作的内腔10。
[0022]所述双向往复式活塞磨粒流机床包括上下对称的活塞11、活塞缸12、所述上下两个活塞之间形成内腔,所述内腔内设置磨料13。
[0023]所述环形零件的上端部沿支板一周转接圆角14设置。
[0024]所述底座支板与环形零件最底端的距离为150毫米以上,即H≥150mm。
[0025]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上述环形零件流道的磨粒流光整加工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6]1)将环形零件8放置在所述内环座和支撑环的中间处,并通过中心压盖和压紧环将环形零件固定住;
[0027]2)将双向往复式活塞磨粒流机床放置在环形零件的上下两处,所述支撑环7与双向往复式活塞磨粒流机床的上端活塞缸12抵接,所述上下活塞之间形成的内腔10将磨料通道4包括在内,所述内腔内部的磨料随着活塞的上下移动,对环形零件内部的表面进行加工;
[0028]3)根据环形零件的特性选择相应的磨料,并根据公式3)根据环形零件的特性选择相应的磨料,并根据公式得到初次环形零件加工的总切削长度,所述公式中,L为总切削长度,V为单次循环体积,
[0029]n为循环次数,A为总流道截面积,A为环形零件的固定数值,不断调整V、N的数值直至环形零件内部表面粗糙度达到标准值;
[0030]依据步骤3)所得的磨料和L的经验数值,应用到其他类别环形零件中,并根据相应的环形零件的总流道截面积反推得到V、N的数值;
[0031]所述总流道截面积可通过环形类零件的外圆与内圆的面积差得到,因此,在知道总切削长度的情况下,只需知道环形类零件的外圆与内圆的尺寸可得到V、N的数值,这样可以快速得到环形类零件的加工的数值范围,在更短的时间内将零件表面粗糙到达到标准值;
[0032]所述双向往复式挤压磨粒流机床的加工方式为:该机床由上下两个活塞缸组成,上端活塞缸可整体上升下降,将零件在工装内固定,将工装15置于上下活塞缸之间,上活塞缸下降,夹紧工装,磨料已存放于下活塞缸,机床活塞的往复运动,挤压磨料双向流过零件表面,实现磨粒流加工,该机床的往复运动可同时实现零件流道所有表面的加工。
[0033]新零件初次加工时需计算零件的总流道截面积,设定单次循环体积V和少量循环次数n,加工后观察加工效果,根据加工情况逐步增加循环次数,直至达到需要的加工效果,然后计算实际总切削长度,
[0034]例如,扩压器零件的总切削长度约为200m。
[0035]使用相同磨料情况下,该切削长度可为其他新的环形零件加工作为参考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形零件流道的磨粒流光整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一个底座,所述底座的下端设置底座支板,所述底座支板与底座内部的内环座螺接在一起,所述内环座与底座的内壁之间构成磨料通道;所述内环座的上方设置一个中心压盖,所述内环座的中部中空设置,所述中心压盖与所述内环座的之间设置尼龙填充物,所述底座上端与支撑环连接,所述支撑环的内端面与环形零件的外壁抵接,所述中心压盖与内环座与环形零件的内壁抵接,所述环形零件的外壁上方还设置一压紧环,所述压紧环通过与支撑环内壁的螺纹螺接限制环形零件的位移;所述环形零件的上下端设置一个双向往复式活塞磨粒流机床,所述磨料通道构成双向往复式活塞磨粒流机床往复工作的内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零件流道的磨粒流光整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往复式活塞磨粒流机床包括上下对称的活塞、活塞缸、所述上下两个活塞之间形成内腔,所述内腔内设置磨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零件流道的磨粒流光整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零件的上端部沿支板一周转接圆角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零件流道的磨粒流光整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佟春雷张积瑜于鹏王璇邸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