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同轴圆柱形杯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0350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双层同轴圆柱形杯壁,包括同轴设置的外筒和内筒,内筒间隔设置于外筒的内部,外筒和内筒之间通过卡扣连接,外筒和内筒的上端装设有盖。内筒的内底面设置有若干球凸。内侧壁设置有若干棱柱。外筒的内侧壁装设有若干卡块,卡块开设有上部开口的纵槽;内筒的外侧壁装设有若干卡条,卡条一端与内筒固定连接,另一端悬置;卡条的下部开设有底平面,卡条嵌插于纵槽中,底平面压于纵槽的底面。其质量可靠且在复杂环境中稳定性高,可以有效地去除零件的表面毛刺和表面加工纹理实现纳米级研磨效果。研磨效果。研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层同轴圆柱形杯壁


[0001]本技术涉研磨机
,具体为双层同轴圆柱形杯壁。

技术介绍

[0002]近些年来,我国制造业发展迅速,随着产品的不断升级换代,磁针磁力研磨工艺可以非常好的适应于各种体型较小且形状较为复杂的微小零件,可对各种材料的表面进行光整加工并实现纳米级别的研磨效果。但目前大部分磁力研磨机研磨杯采用传统圆筒形杯壁设计,无法最大的实现研磨效率,无法达到理想的经济效益。
[0003]目前大部分研磨机杯机械结构设计采用简单的圆柱桶装设计,研磨过程中仅通过磁针与研磨样品间的不断碰撞,达到研磨效果,因此,研磨杯壁还可能存在样品残留问题,导致研磨效率大打折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双层同轴圆柱形杯壁,其质量可靠且在复杂环境中稳定性高,可以有效地去除零件的表面毛刺和表面加工纹理实现纳米级研磨效果。在未来生活和发展中,基于超细粉体磁力研磨机的双层同轴圆柱形杯壁设计将会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双层同轴圆柱形杯壁,包括同轴设置的外筒和内筒,内筒间隔设置于外筒的内部,外筒和内筒之间通过卡扣连接,外筒和内筒的上端装设有盖。
[0007]进一步的,内筒的内底面设置有若干球凸。
[0008]进一步的,内筒的内侧壁设置有若干棱柱。
[0009]进一步的,外筒的内侧壁装设有若干卡块,卡块开设有上部开口的纵槽;内筒的外侧壁装设有若干卡条,卡条一端与内筒固定连接,另一端悬置;卡条的下部开设有底平面,卡条嵌插于纵槽中,底平面压于纵槽的底面。
[0010]进一步的,卡条的悬置端开设有圆柱凹槽,纵槽开设有圆柱凸起,圆柱凸起嵌扣于圆柱凹槽中。
[0011]进一步的,纵槽的上端开设有上坡口。
[0012]进一步的,卡条的下端与底平面之间开设有底坡口。
[0013]进一步的,外筒为导磁材料。
[0014]进一步的,内筒为非导磁材料。
[0015]进一步的,棱柱为非对称交叉分布。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7]本次设计的磁力研磨装置是利用的电磁法来生成交变旋转电磁场。通过旋转的电磁场使容器桶内的磁针磁化后,带动磁针旋转,在磁针旋转跳跃地过程中,会与零件发生碰撞摩擦等相对运动,从而达到去除零件表面毛刺和表面纹理的目的。
[0018]本技术涉及的式超细粉体电磁研磨机的研磨桶机械构造,在研磨桶内筒增加棱柱设计。使其研磨桶表面凹凸不平,使原本平状面的受力不均匀,克服现有技术弊端,提高研磨机的效率与效果,缩短研磨机研磨时间,提高研磨物品质。该内筒机械结构设计包括相间非均匀的棱柱以及底层半球设计,该内筒的凹凸不平的设计形成不规则的凹凸表面,可切实提高研磨效率,双层筒壁及杯盖的设计可以对外部电磁信号实行屏蔽,防止过强的电磁干扰。本技术的主要优点是:提高研磨效率,防止外部电磁干扰,提高研磨品质,减少研磨加工时间。
附图说明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的外筒上的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技术的内筒上的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
[0024]1.盖,2.外筒,3.内筒,4.卡扣
[0025]301.球凸,302,棱柱
[0026]411.卡块,412.纵槽,413.圆柱凸起,414.上坡口
[0027]421.卡条,422.圆柱凹槽,423.底平面,424.底坡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9]如图1所示,双层同轴圆柱形杯壁,包括同轴设置的外筒2和内筒3,内筒3间隔设置于外筒2的内部,外筒2和内筒3之间通过卡扣4连接,外筒2和内筒3的上端装设有盖1。并且,外筒2为导磁材料,内筒3为非导磁材料。
[0030]如图2、3所示,卡扣4的具体结构为:外筒2的内侧壁装设有若干卡块411,卡块411 开设有上部开口的纵槽412;内筒3的外侧壁装设有若干卡条421,卡条421一端与内筒3固定连接,另一端悬置;卡条421的下部开设有底平面423,卡条421嵌插于纵槽412中,底平面423压于纵槽412的底面。为了使卡扣4的连接更加牢固,卡条421的悬置端开设有圆柱凹槽422,纵槽412开设有圆柱凸起413,圆柱凸起413嵌扣于圆柱凹槽422中。为了使卡条421插入纵槽412时更加顺畅,纵槽412的上端开设有上坡口414。卡条421的下端与底平面423之间开设有底坡口424。
[0031]为了减少研磨样品在筒壁上的堆积,提升研磨效果,内筒3的内底面设置有若干球凸301。内筒3的内侧壁设置有若干非对称交叉分布的棱柱302。
[0032]本方案重点在于以下三点:
[0033](1)对于容器桶材料的选择:在研磨过程中使用导磁性的材料,容器桶杯壁会吸收磁感线,减少零件加工区域的有效磁力线,大大降低加工效率。使用非导磁性的材料的容器桶内壁将不会受磁力线多少的影响,有效磁场线的增加,确保了加工区域的磁感应强度,会提高了加工效率。故本方案外筒采用外部为导磁性材料,吸收外部复杂变化的电磁干扰信号,保护内部研磨桶的正常电磁线,使其正常工作,内筒采用非导磁性材料,这样可以减少
容器桶对电机产生的有效磁力线的吸收,提高研磨效率。
[0034](2)对于容器桶结构的选择:根据磁场发生装置中,磁铁的磁场强度和驱动盘形状的情况来确定有效研磨空间。当充分利用磁场研磨时,研磨筒体设计成同心圆结构。并且设计为内外双层研磨筒壁及特殊研磨杯盖,提高研磨效率及研磨机研磨稳定性。
[0035](3)对于内层容器桶机械机构设计:内筒内壁的非对称交叉分布的棱柱设计加摩擦面积,增加研磨样品与棱柱之间的撞击力,底部半球式圆球结构设计及实现已研磨完成的材料的保护,研磨桶的自转方向定时的正转与反转,可减少研磨样品在杯壁上的堆积,提升研磨效果。
[0036](4)杯壁内部卡扣设计:内筒与外筒的杯壁之间,采用机械卡扣设计,方便内筒与外筒的分离,方便取出材料,操作方便。
[0037]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双层同轴圆柱形杯壁,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设置的外筒(2)和内筒(3),所述内筒(3)间隔设置于外筒(2)的内部,所述外筒(2)和内筒(3)之间通过卡扣(4)连接,所述外筒(2)和内筒(3)的上端装设有盖(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同轴圆柱形杯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3)的内底面设置有若干球凸(30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同轴圆柱形杯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3)的内侧壁设置有若干棱柱(30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同轴圆柱形杯壁,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2)的内侧壁装设有若干卡块(411),所述卡块(411)开设有上部开口的纵槽(412);所述内筒(3)的外侧壁装设有若干卡条(421),所述卡条(421)一端与内筒(3)固定连接,另一端悬置;所述卡条(421)的下部开设有底平面(423),所述卡条(421)嵌插于所述纵槽(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恒沃边敦新徐子彧孙睿智刘明君魏凡朔郭贤姝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