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制造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方法及异质结太阳能电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制造领域,特别涉及用于制造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方法及异质结太阳能电池。
技术介绍
[0002]薄膜/晶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以下简称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又可称HIT或HJT或SHJ太阳能电池)属于第三代高效太阳能电池技术,它结合了晶体硅与硅薄膜的优势,具有转换效率高、温度系数低等特点,将会逐步替代PERC(Passivated Emitterand Rear Cell)电池,成为光伏电池的主流。
[0003]异质结电池采用非晶硅钝化,可以得到较好的开路电压和填充因子,目前量产效率在24.5%。微晶硅具有更好的电子迁移率,其对太阳光的吸收系数远大于非晶硅层,可以实现更高浓度的掺杂,能降低与透明导电膜ITO的接触电阻,提高电池的填充因子和短路电流,因此异质结电池量产效率进一步提高需要进行掺杂层的微晶化。
[0004]目前异质结电池中微晶硅的成膜温度为160~170℃,此温度较低,使得初期微晶硅生长过程中包含大量的非晶硅相,品质比较差,会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制造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通过制绒清洗工艺对N型单晶硅片进行制绒及清洗;(b).通过本征PECVD工艺在N型单晶硅片的正反两面上分别形成第一本征非晶硅层以及第二本征非晶硅层;(c).通过第一N型PECVD工艺在所述第一本征非晶硅层上形成第一N型非晶微晶混合层;(d).通过第二N型PECVD工艺在所述第一N型非晶微晶混合层上形成第二N型非晶微晶混合层;(e).通过第三N型PECVD工艺在所述第二N型非晶微晶混合层上形成第三N型非晶微晶混合层;(f).通过P型PECVD工艺在所述第二本征非晶硅层上形成P型非晶硅层;(g).通过反应等离子沉积工艺或者物理气相沉积工艺在所述第三N型非晶微晶混合层以及所述P型非晶硅层上分别形成第一透明导电膜以及第二透明导电膜;以及(h).通过丝网印刷工艺在所述第一透明导电膜以及所述第二透明导电膜上分别形成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其中所述第一N型PECVD工艺的沉积压力、沉积温度、沉积时间、氢气流量、硅烷流量、磷化氢流量、二氧化碳流量以及射频功率分别为0.1~1mbar、150~220℃、1~20S、100~3000sccm、50~5000sccm、50~500sccm、0~200sccm以及50~1000W,所述第二N型PECVD工艺的沉积压力、沉积温度、沉积时间、硅烷流量、磷化氢流量、二氧化碳流量以及射频功率分别为1.5~3.5mbar、150~220℃、1~20S、1000~50000sccm、100~1000sccm、50~500sccm以及1500~10000W,所述第三N型PECVD工艺的沉积压力、沉积温度、沉积时间、氢气流量、硅烷流量、磷化氢流量、二氧化碳流量以及射频功率分别为1.5~3.5mbar、150~220℃、1~20S、100~2000sccm、1000~50000sccm、200~2000sccm、50~500sccm以及1500~10000W,其中所述第三N型PECVD工艺中磷化氢流量与硅烷流量之比为所述第二N型PECVD工艺中磷化氢流量与硅烷流量之比的2~2.5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造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N型非晶微晶混合层的厚度为1~5nm,其中微晶硅所占比率为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哲国,陈金元,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理想万里晖薄膜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