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用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2513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用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芯子;所述芯子为多个且呈矩阵式排布;还包括散热管;所述散热管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管,且和芯子平行设置;所述散热管穿插于芯子之间;所述芯子至少和一个散热管接触;所述散热管的开口端和外部大气连通。散热管的设置,用于对芯子进行散热,通过热传递将芯子上的热量传送至散热管上;再者,散热管内部和外部大气连通,空气的流通可更快的带走散热管上的热量,起到提高散热效率的作用,解决汽车用电容器由于体积小、温升快、温升高的问题。高的问题。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用金属化薄膜电容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薄膜电容器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用金属化薄膜电容器。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电源部分的设计中,需要采用高耐压的薄膜电容器进行平滑和滤波的应用,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使用的日渐增多,高压大容量薄膜电容器的研制、生产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电容器的电气性能、安全性能和高温环境的适用性能直接影响到新能源汽车电源的质量和寿命。受新能源汽车设计要求,往往将多个电容器芯子集成在较小的壳体内,形成的电容器很容易存在温升快、散热速度慢问题。基于此,如何设计一种汽车用金属化薄膜电容器是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用金属化薄膜电容器。
[0004]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0005]一种汽车用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芯子;所述芯子为多个且呈矩阵式排布;
[0006]还包括散热管;所述散热管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管,且和芯子平行设置;所述散热管穿插于芯子之间;所述芯子至少和一个散热管接触;所述散热管的开口端和外部大气连通。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的一种汽车用金属化薄膜电容器,所述散热管和靠近其的芯子之间设置于导热件;所述导热件和芯子接触;所述导热件和散热管固定连接。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的一种汽车用金属化薄膜电容器,所述导热件和芯子接触的一面为弧形面;所述弧形面的横截面大小为芯子横截面大小的四分之一。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的一种汽车用金属化薄膜电容器,所述导热件为空心件,且和散热管内部连通。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的一种汽车用金属化薄膜电容器,所述导热件和芯子接触的面涂有绝缘油。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的一种汽车用金属化薄膜电容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支撑板;所述芯子和散热管都设置于支撑板上部;所述支撑板和壳体的底部之间设置有空腔;所述散热管的底端伸入空腔内;所述空腔和外部大气连通。
[0012]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散热管的设置,用于对芯子进行散热,通过热传递将芯子上的热量传送至散热管上;再者,散热管内部和外部大气连通,空气的流通可更快的带走散热管上的热量,起到提高散热效率的作用,解决汽车用电容器由于体积小、温升快、温升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金属化薄膜电容器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专利技术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专利技术散热管和芯子之间连接示意图。
[0016]图4为本专利技术散热管和导热件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实施例1,参见附图,一种汽车用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包括壳体1和设置于壳体1内的芯子2;所述芯子2为多个且呈矩阵式排布;
[0019]还包括散热管3;所述散热管3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管,且和芯子2平行设置;所述散热管3穿插于芯子2之间;所述芯子2至少和一个散热管3接触;所述散热管3的开口端和外部大气连通;
[0020]散热管3的设置,用于对芯子2进行散热,具体的,芯子2至少和一个散热管3接触,通过热传递将芯子2上的热量传送至散热管3上;再者,散热管3设计为和外界连通的中空管,使散热管3内部和外部大气连通,空气的流通可更快的带走散热管3上的热量,起到提高散热效率的作用,解决汽车用电容器由于体积小、温升快、温升高的问题;另外,散热管3为一端开口,且开口端和外部大气连通,使得进入散热管3中的空气不会进入电容器内部,保证电容器内部密封性;当然,散热管3采用导热和散热性能优异的铜件或铝件。
[002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散热管3和靠近其的芯子2之间设置于导热件31;所述导热件31和芯子2接触;所述导热件31和散热管3固定连接;
[0022]由于芯子2呈矩阵式排布,保证每个芯子2都至少和一个散热管3接触,可能需要设置比较多的散热管3,且设置导热件31还可增加芯子2与散热结构的接触面积,提高散热效果;当然,导热件31采用导热性能优异的铜件、铝件或者其他导热性能优异的合金件。
[002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导热件31和芯子2接触的一面为弧形面;所述弧形面的横截面大小为芯子2横截面大小的四分之一;
[0024]导热件31上设置弧形面,用于贴靠在芯子2上,由于弧形面的横截面大小为芯子2横截面大小的四分之一,靠近芯子2的散热管3上的导热件31相配合,围成一个和芯子2横截面大小相同的圆形空间,芯子2处于圆形空间内,一方面芯子2的四周全部都和靠近其的导热件31接触,通过导热件31散热,大大提高散热效果,避免芯子2局部温度过高;另一方面,可对芯子2起到一定的定位作用,保证电容器使用稳定性。
[002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导热件31为空心件,且和散热管3内部连通;
[0026]导热件31采用和散热管3内部连通的空心件,空气可直接带走导热件31上的热量,提高散热速度和效果。
[002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导热件31和芯子2接触的面涂有绝缘油;
[0028]导热件31和芯子2之间通过绝缘油绝缘接触,避免芯子2和导热件31之间电接触使电容器损坏。
[002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支撑板11;所述芯子2和散热管3都
设置于支撑板11上部;所述支撑板11和壳体1的底部之间设置有空腔12;所述散热管3的底端伸入空腔12内;所述空腔12和外部大气连通;
[0030]空腔12的设置,作为中间连通气室,使得散热管3不用伸出至壳体1外部,使电容器保持原有形状,当然,为了和外部大气连通,空腔12上设置有通气孔(图中未画出)。
[003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如若存在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32]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用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包括壳体(1)和设置于壳体(1)内的芯子(2);所述芯子(2)为多个且呈矩阵式排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管(3);所述散热管(3)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管,且和芯子(2)平行设置;所述散热管(3)穿插于芯子(2)之间;所述芯子(2)至少和一个散热管(3)接触;所述散热管(3)的开口端和外部大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用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3)和靠近其的芯子(2)之间设置于导热件(31);所述导热件(31)和芯子(2)接触;所述导热件(31)和散热管(3)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用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31)和芯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同林汪秀义
申请(专利权)人:铜陵市超越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