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容器金属化薄膜加厚镀膜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镀膜机
,尤其涉及电容器金属化薄膜加厚镀膜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薄膜电容器是一种性能优越的电容器,其具有如下主要特性:无极性,绝缘阻抗很高,频率特性优异(频率响应宽广),介质损失很小,并体积小容量大。薄膜电容器的结构形式主要有二种:一种结构形式是以金属箔当电极,将金属箔和塑料薄膜层叠后卷绕在一起而制成;另一种结构形式是采用金属化薄膜来制作,金属化薄膜是由塑料薄膜上真空蒸镀上一层很薄的金属构成,该层金属被用来作为电极,即相当于传统薄膜电容器的金属箔;采用金属化薄膜来制作薄膜电器,可以省去电极箔的厚度,进一步缩小电容器单位容量的体积,所以该种方式较容易制成体积小、容量大的电容器。
[0003]在金属化薄膜的制作过程中需要使用到镀膜装置进行镀膜处理,在进行镀膜时,如果金属化薄膜直接进行镀膜处理的话,金属化薄膜表面的温度较低,镀膜稳定性差,需要进行预热处理,但是现有的预热机构在对于金属化薄膜进行预热时,由于自身的灵活性较差,只能对于金属化薄膜的单一位置进行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容器金属化薄膜加厚镀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0)、预热机构(20)、以及至少两组的蒸发机构(11),所述预热机构(20)对于金属化薄膜加热,所述蒸发机构(11)与箱体(10)连接,且对于金属化薄膜镀膜;所述预热机构(20)包括第一加热单元(21)、第二加热单元(23)、连接单元(22)以及安装板(24),所述安装板(24)通过螺栓与箱体(10)连接,所述第一加热单元(21)、第二加热单元(23)均滑动设置在安装板(24)上,所述第一加热单元(21)、第二加热单元(23)结构相同,所述连接单元(22)设置在第一加热单元(21)、第二加热单元(23)之间传递动能,使得第一加热单元(21)始终与第二加热单元(23)运动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加热单元(21)移动,通过连接单元(22)驱动第二加热单元(23)呈相反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加热单元(21)、第二加热单元(23)往复运动均匀加热金属化薄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金属化薄膜加厚镀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单元(21)包括加热件(211)、反射罩(212)、移动板(213)以及滑轨(214),所述滑轨(214)固定设置在移动板(213)上,所述移动板(213)通过滑轨(214)与安装板(24)滑动连接,所述反射罩(212)、加热件(211)均固定设置在移动板(213)上,且加热件(211)始终设置在反射罩(212)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容器金属化薄膜加厚镀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单元(22)包括第一齿条(221)、第二齿条(222)以及齿轮,所述第一齿条(221)与第一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同林,汪秀义,
申请(专利权)人:铜陵市超越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