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换电动力电池包的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1948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换电动力电池包的安装结构,该安装结构包括连接部和配合部,连接部为于车身上间隔设置的多个,各连接部包括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卡爪,且各卡爪可枢转地设于车身上,并于各卡爪上构造有卡接面,于车身上设有伸入各卡爪中间的连接端。配合部为与各连接部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各配合部包括可套设于各卡爪外的卡接套,以及设于卡接套内的配合端,及对应于卡接面设置的配合面,且配合端可构成对各卡爪的抵推,而形成卡接面与配合面之间的卡接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连接端,及与连接端相连接的配合端,可实现动力电池包于车身上的安装;另外,通过设置卡接配合的卡接面和配合面,可进一步提高动力电池包于车身上的安装牢固性。安装牢固性。安装牢固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换电动力电池包的安装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安装
,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换电动力电池包的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电动车是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推广,电动汽车的电能补充问题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问题。电动汽车电池充电时间长,不利于用户出行,若能迅速更换满电电池,则能解决电能快速补充问题。但是,目前电池包普遍布置在车身底盘下面,并通过多个螺栓或螺母实现电池包的固定,但是,在行车过程中,随着车辆的振动和受到冲击,容易导致螺栓或螺母反松,从而降低了电池包的安装牢固性,易存在掉落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便携式换电动力电池包的安装结构,其可提高动力电池包于车身上的安装牢固性。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便携式换电动力电池包的安装结构,以构成动力电池包于车辆的车身上的安装,所述安装结构包括:
[0006]连接部,为于所述车身上间隔设置的多个,各所述连接部包括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卡爪,且各所述卡爪可枢转地设于所述车身上,并于各所述卡爪上构造有卡接面,于所述车身上设有伸入各所述卡爪中间的连接端;
[0007]配合部,为与各所述连接部一一对应地设于所述动力电池包的壳体上的多个,各所述配合部包括可套设于各所述卡爪外的卡接套,以及设于所述卡接套内的配合端,并于所述卡接套内构造有对应于所述卡接面设置的配合面,且所述配合端可相对于所述卡接套移动,以与所述连接端连接,并随所述配合端的移动,所述配合端可构成对各所述卡爪的抵推,以使各所述卡爪相互张开,而形成所述卡接面与所述配合面之间的卡接配合。
[0008]进一步的,于所述车身上构造有可插设于所述卡接套内的套筒,所述卡爪位于所述套筒内,并于所述套筒上构造有与各所述卡爪一一对应的缺口,且各所述卡爪因承接所述配合端的抵推,可由所述缺口探出所述套筒。
[0009]进一步的,所述卡爪具有向其一侧弯折的卡接端,所述卡接面构造于所述卡接端的第一斜面,且所述配合面为构造于所述卡接套内的第一圆锥面。
[0010]进一步的,于各所述卡爪的枢转轴上设有以构成所述卡爪转动回位的扭簧。
[0011]进一步的,所述卡爪为环所述连接端的周向均布的六个。
[0012]进一步的,于所述连接端上构造有可与所述配合端抵接以限制所述配合端移动的限位块,且随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配合端的抵接,所述卡接面与所述配合面构成卡接配合。
[0013]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端为设于所述车身上的螺柱,所述配合端为螺接于所述卡接
套上的具有内螺纹的螺套,并于螺套上构造有以与外部操作件配合的操作孔。
[0014]进一步的,相对于所述卡接面,于所述卡爪的另一侧构造有可承接所述配合端抵推的承力面,且于所述螺套的外壁上构造有与所述承力面适配设置的抵推面。
[0015]进一步的,所述抵推面为形成于所述螺套外壁上的第二圆锥面。
[0016]进一步的,于所述卡接套的端部形成有以引导所述套筒进入的引导面。
[0017]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0018]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便携式换电动力电池包的安装结构,通过在车身上设置连接端,并在动力电池包上设置可与连接端相连接的配合端,可实现动力电池包于车身上的安装;另外,通过在车身和动力电池包上分别设置可构成卡接配合的卡接面和配合面,可进一步提高动力电池包于车身上的安装牢固性。
[0019]另外,设置套筒有利于卡接套套设于各卡爪外。将卡接面设为第一斜面,并将配合面构造为第一圆锥面,结构简单,便于设计实施。通过设置扭簧,可在配合端脱离与连接端的连接时,便于卡爪回位。而通过限位块与配合端的抵接,可指示卡接面与配合面卡接到位。连接端采用螺柱,配合端采用螺套,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
附图说明
[0020]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便携式换电电池包的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配合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1-壳体,2-螺套,3-卡接套,4-卡爪,5-套筒,6-螺柱,7-车身;
[0026]301-配合面,401-卡接面,402-承力面,601-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7]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8]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0029]本实施例涉及一种便携式换电动力电池包的安装结构,以构成动力电池包于车辆的车身上的安装,该安装结构主要包括连接部和配合部。其中,连接部为于车身上间隔设置的多个,各连接部包括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卡爪,且各卡爪可枢转地设于车身上,并于各卡爪上构造有卡接面,于车身上设有伸入各卡爪中间的连接端。
[0030]配合部为与各连接部一一对应地设于动力电池包上的多个,各配合部包括可套设于各卡爪外的卡接套,以及设于卡接套内的配合端,并于卡接套内构造有对应于卡接面设置的配合面,且配合端可相对于卡接套移动,以与连接端连接,并随配合端的移动,配合端可构成对各卡爪的抵推,以使各卡爪相互张开,而形成卡接面与配合面之间的卡接配合。
[0031]本实施例所述的便携式换电动力电池包的安装结构,通过在车身上设置连接端,并在动力电池包上设置可与连接端相连接的配合端,可实现动力电池包于车身上的安装;
另外,通过在车身和动力电池包上分别设置可构成卡接配合的卡接面和配合面,可进一步提高动力电池包于车身上的安装牢固性。
[0032]基于如上整体结构,本实施例的便携式换电动力电池包的安装结构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中所示,其中,为简化附图,图1中仅示出了一个连接部和一个配合部,并仅示出了车身7和壳体1的局部结构图,其他连接部和配合部的结构与图1中相同。为提高使用效果,本实施例的卡爪4为环连接端的周向均布的六个。另外,由图2中所示,为便于卡接筒于卡爪4外的套设,以提高安装效率,于车身7上构造有可插设于卡接套3内的套筒5,上述卡爪4位于套筒5内,并于套筒5上构造有与各所卡爪4一一对应的缺口,且各卡爪4因承接配合端的抵推,可由缺口探出套筒5。
[0033]此外,为进一步提高安装效率,套筒5的端部倒角设置。且需要注意的是,在具体设计安装时,需使得卡爪4在自然状态下缩于套筒5内。而本实施例中,为便于卡爪4转动回位以使其缩回于套筒5内,于各卡爪4的枢转轴上设有以构成卡爪4转动回位的图中未示出的扭簧。另外,如图2中所示,本实施例的卡爪4具有向其一侧弯折的卡接端,前述卡接面4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换电动力电池包的安装结构,以构成动力电池包于车辆的车身(7)上的安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包括:连接部,为于所述车身(7)上间隔设置的多个,各所述连接部包括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卡爪(4),且各所述卡爪(4)可枢转地设于所述车身(7)上,并于各所述卡爪(4)上构造有卡接面(401),于所述车身(7)上设有伸入各所述卡爪(4)中间的连接端;配合部,为与各所述连接部一一对应地设于所述动力电池包上的壳体(1)上多个,各所述配合部包括可套设于各所述卡爪(4)外的卡接套(3),以及设于所述卡接套(3)内的配合端,并于所述卡接套(3)内构造有对应于所述卡接面(401)设置的配合面(301),且所述配合端可相对于所述卡接套(3)移动,以与所述连接端连接,并随所述配合端的移动,所述配合端可构成对各所述卡爪(4)的抵推,以使各所述卡爪(4)相互张开,而形成所述卡接面(401)与所述配合面(301)之间的卡接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换电动力电池包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于所述车身(7)上构造有可插设于所述卡接套(3)内的套筒(5),所述卡爪(4)位于所述套筒(5)内,并于所述套筒(5)上构造有与各所述卡爪(4)一一对应的缺口,且各所述卡爪(4)因承接所述配合端的抵推,可由所述缺口探出所述套筒(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换电动力电池包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4)具有向其一侧弯折的卡接端,所述卡接面(401)为构造于所述卡接端的第一斜面,且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道辉蔡锋
申请(专利权)人:帝亚一维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