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线束剥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1690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线束剥线机,包括依次布置的前端送线部、裁切部和后端送线部,所述裁切部包括沿线束进给方向依次布置的裁切刀、剥皮刀和夹持机构,所述裁切刀和剥皮刀均包括两组能够沿线束径向相对或相向运动的刀片,所述剥皮刀的两组刀片接触位置设置有可组成闭环的环形刀刃,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两组能够沿线束径向相对或相向运动夹持块,且两组夹持块能够同步沿线束轴线运动,所述裁切刀、剥皮刀和夹持机构的径向运动的速度相同,本自动线束剥线机采用自动化设备,实现线束的自动进给、裁切和剥皮同步进行,极大提高生产效率。极大提高生产效率。极大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线束剥线机


[0001]本技术涉及线束加工设备
,具体为一种自动线束剥线机。

技术介绍

[0002]在进行线束生产前,需要对线束端部进行表皮的裁切和剥离,现有技术中多数需要人工手动进行操作,需要先行对表皮进行环切,随后沿轴向用力拉拔,从而将内芯与表皮脱离,在进行表皮环切时,极易造成操作员手部划伤,而且人工剥皮的长度难以保持一致,不利于保证产品的一致性,且对于大批量线束的生产,依靠人工剥皮远远不能满足生产需求,严重限制了生产效率的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自动线束剥线机,采用自动化设备,实现线束的自动进给、裁切和剥皮同步进行,极大提高生产效率,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线束剥线机,包括依次布置的前端送线部、裁切部和后端送线部,所述裁切部包括沿线束进给方向依次布置的裁切刀、剥皮刀和夹持机构,所述裁切刀和剥皮刀均包括两组能够沿线束径向相对或相向运动的刀片,所述剥皮刀的两组刀片接触位置设置有可组成闭环的环形刀刃,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两组能够沿线束径向相对或相向运动夹持块,且两组夹持块能够同步沿线束轴线运动,所述裁切刀、剥皮刀和夹持机构的径向运动的速度相同。
[000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裁切部还包括两组装夹板,所述装夹板背侧设置有驱动其沿径向运动的第二伸缩杆,所述裁切刀和剥皮刀的单侧刀片均与对应侧的装夹板固定安装,所述装夹板的一端沿线束轴向滑动设置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与装夹板之间沿相对滑动方向设置有第一伸缩杆,所述夹持块与对应侧的滑动块固定安装;
[0006]通过装夹板的结构设计,使裁切刀、剥皮刀和夹持块能够同步进行径向运动,从而实现裁切、剥皮和夹持的同步作业,且夹持块与滑动块径向之间通过连接螺栓固定,即在夹持块背部沿径向焊接螺栓,螺栓与滑动块通过双螺母锁紧机构进行固定连接,即调整滑动块与夹持块径向之间的间距,从而调整夹持块对线束的夹紧力。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表面沿刀片的滑动方向设置有滑轨,所述刀片与滑轨滑动安装;
[0008]通过增加滑轨,保证刀片运动轨迹的稳定,且在对线束进行轴向拉拔时,能够保证刀片位置稳定。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前端送线部包括两组沿线束进给方向平行布置的摩擦带,所述摩擦带与线束挤压接触的一侧内壁设置有转动安装的增压滚辊,两侧增压滚辊之间的间距可调,所述后端送线部结构与前端送线部一致;
[0010]通过摩擦带与线束表皮之间的挤压摩擦带动线束进给,且通过增压滚辊的挤压,
增加摩擦带与线束表皮之间的正压力和摩擦力,从而避免出现相对打滑的问题,增压滚辊的安装座采用与固定架活动安装的方式,能够根据需要,适当调整位置,以改变同一截面内两组增压滚辊的间距,以改变摩擦带对线束的挤压力。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摩擦带两端设置有用于驱动的滚辊,且其中一组为带有编码器的计数辊;
[0012]通过计数辊对转动圈数的统计,实现对线束进给量的统计,从而实现自动化定长裁切。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前端送线部的两组摩擦带之间沿线束进给方向固定布置有引导管,所述引导管两侧设置有供线束外皮漏出的侧边孔;
[0014]通过在前端送线部内增加引导管,保证线束在进入裁切部时,能够有稳定的进给位置,便于裁切刀、剥皮刀和夹持机构的定位及工作。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自动线束剥线机采用前端送线部进行线束的输送,使线束进入到裁切部内部,裁切刀、剥皮刀和夹持机构同步动作,裁切刀将线束整体裁断,剥皮刀对对应位置的线束外皮进行裁切,不破坏内芯,夹持机构轴向运动,拉拔线束,使剥皮部分的外皮与内芯分离,从而实现线束端头的剥皮作业。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裁切部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裁切刀、剥皮刀及夹持机构单侧装配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引导管示意图。
[0021]图中:1、前端送线部;101、摩擦带;102、增压滚辊;103、计数辊;104、引导管;2、裁切部;201、裁切刀;202、剥皮刀;203、夹持机构;204、装夹板;205、滑动块;206、第一伸缩杆;207、第二伸缩杆;3、后端送线部;4、固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动线束剥线机,包括依次布置的前端送线部1、裁切部2和后端送线部3,裁切部2包括沿线束进给方向依次布置的裁切刀201、剥皮刀202和夹持机构203,裁切刀201和剥皮刀202均包括两组能够沿线束径向相对或相向运动的刀片,剥皮刀202的两组刀片接触位置设置有可组成闭环的环形刀刃,夹持机构203包括两组能够沿线束径向相对或相向运动夹持块,且两组夹持块能够同步沿线束轴线运动,裁切刀201、剥皮刀202和夹持机构203的径向运动的速度相同。
[0024]裁切部2还包括两组装夹板204,装夹板204背侧设置有驱动其沿径向运动的第二伸缩杆207,裁切刀201和剥皮刀202的单侧刀片均与对应侧的装夹板204固定安装,装夹板
204的一端沿线束轴向滑动设置滑动块205,滑动块205与装夹板204之间沿相对滑动方向设置有第一伸缩杆206,夹持块与对应侧的滑动块205固定安装;
[0025]通过装夹板204的结构设计,使裁切刀201、剥皮刀202和夹持块能够同步进行径向运动,从而实现裁切、剥皮和夹持的同步作业,且夹持块与滑动块205径向之间通过连接螺栓固定,即在夹持块背部沿径向焊接螺栓,螺栓与滑动块205通过双螺母锁紧机构进行固定连接,即调整滑动块205与夹持块径向之间的间距,从而调整夹持块对线束的夹紧力。
[0026]还包括固定架4,固定架4表面沿刀片的滑动方向设置有滑轨,刀片与滑轨滑动安装;
[0027]通过增加滑轨,保证刀片运动轨迹的稳定,且在对线束进行轴向拉拔时,能够保证刀片位置稳定。
[0028]前端送线部1包括两组沿线束进给方向平行布置的摩擦带101,摩擦带101与线束挤压接触的一侧内壁设置有转动安装的增压滚辊102,两侧增压滚辊102之间的间距可调,后端送线部3结构与前端送线部1一致;
[0029]通过摩擦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线束剥线机,包括依次布置的前端送线部(1)、裁切部(2)和后端送线部(3),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切部(2)包括沿线束进给方向依次布置的裁切刀(201)、剥皮刀(202)和夹持机构(203),所述裁切刀(201)和剥皮刀(202)均包括两组能够沿线束径向相对或相向运动的刀片,所述剥皮刀(202)的两组刀片接触位置设置有可组成闭环的环形刀刃,所述夹持机构(203)包括两组能够沿线束径向相对或相向运动夹持块,且两组夹持块能够同步沿线束轴线运动,所述裁切刀(201)、剥皮刀(202)和夹持机构(203)的径向运动的速度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线束剥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切部(2)还包括两组装夹板(204),所述装夹板(204)背侧设置有驱动其沿径向运动的第二伸缩杆(207),所述裁切刀(201)和剥皮刀(202)的单侧刀片均与对应侧的装夹板(204)固定安装,所述装夹板(204)的一端沿线束轴向滑动设置滑动块(205),所述滑动块(205)与装夹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迎春程明达
申请(专利权)人:鹤壁市天新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