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湖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UV减粘胶液、单面UV减粘保护膜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80639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UV减粘胶液、单面UV减粘保护膜及制备方法,所述UV减粘胶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187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UV减粘胶液、单面UV减粘保护膜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UV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UV光照前有较强粘接力,光照后粘接力急剧下降且绿色环保的UV减粘胶液及其制备方法、单面UV减粘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UV膜作为半导体制造中的一款耗材,起源于日本,所以主要以日本公司占巨头。要完成晶圆研磨、芯片切割、封装、测试整个庞杂的过程,半导体芯片制造生产工艺则需高要求、高精准、精细技术才能实现。随着半导体行业的迅猛发展,半导体技术更是日益精进。在晶圆切割这一过程中所用的保护膜主要通过UV减粘、加热减粘、控温减粘、溶解减粘、浸水减粘等减粘方式进行减粘。由于硅晶片本身材质脆硬容易因应力而脆裂,研磨切割加工过程要求晶片不飞散,不分片,不扩张,不背崩,不摩擦起电;又由于整个过程在水及酸性且无污染环境下完成,UV减粘膜容易发生变性且解粘速度难以高成效的保护半导体,再加上UV膜受紫外光的影响,不耐老化,容易变质等, UV减粘保护膜在运用过程中则需要高粘性与易于剥离性相悖从而导致应用的矛盾性和局限性以至于应用效果不理想。
[0003]目前国内在制备UV减粘保护膜方面技术还比较落后。
[0004]目前国内工业上所生产出的UV减粘膜相对于其他国家工业生产出的UV 减粘膜还存在差距。然而,经过各企业的不断研发生产,生产出的减粘膜虽持有一定的基础性能,可还存在着初粘性低、生产过程中伴随着溶剂挥发而产生刺激性气味、持粘性不强、UV照射后剥离力变化幅度不明显、不能快速与被粘物脱离等问题。所以,实现自主生产且要求UV照射前具有高剥离强度、 UV照射后剥离力急剧下降且无残胶产生,耐水性、耐酸碱性、绿色环保等的 UV减粘保护膜迫在眉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UV减粘胶液、单面UV 减粘保护膜及制备方法。所述UV减粘保护膜具有初粘性高,生产过程中无VOC 排放,耐水性耐酸碱性能好、耐老化,抗静电、UV照射后能迅速从被粘物上剥离且无残胶产生等优异的性能,在半导体切割等过程中可起到极大的保护作用。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UV减粘胶液,所述UV减粘胶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187

210份光固化胶粘剂;35

85份的交联固化/自由基固化的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UV树脂交联剂;1

3份的助引发剂;2

6份的光引发剂;5

15份的活性稀释剂;2

3份的硅烷偶联剂;3

6份的阻聚剂。
[0007]本专利技术中,由于加入了交联固化/自由基固化的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UV 树脂交联剂,使得UV减粘胶具备耐水性、耐酸碱性和不易变黄等优点。
[0008]进一步,所述的光固化胶粘剂为下列中的两种以上的混合:丙烯酸(AA)、丙烯酸甲酯(MA)、丙烯酸乙酯(EA)、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乙烯酯(VA)、丙烯酸乙基己酯(EHA)、丙烯酸羟丙酯(HP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乙酯(EM)、甲基丙烯酸丁酯(BMA)、甲
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甲基内烯酸异冰片酯(IBOMA)、甲基丙烯酸异辛酯(2

HE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丁二烯(PB)、苯乙烯(SM)、四氢呋喃丙烯酸酯(THFA)、 3

氨基
‑4‑
甲氧乙氧基乙酰替苯胺、N

乙烯基吡咯烷酮、2

甲基
‑5‑
乙烯基吡啶。
[0009]优选的,所述光固化胶粘剂为下列中的两种以上的混合:丙烯酸丁酯(BA)、苯乙烯(SM)、甲基丙烯酸异辛酯(2

HEA)、甲基内烯酸异冰片酯(IBOM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乙烯基丁基醚。
[0010]本专利技术通过加入光固化胶粘剂提高UV减粘胶的初始高粘着力与持粘力。
[0011]本专利技术的光固化胶粘剂部分为硬单体,例如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部分为软单体,例如,甲基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丁酯。每次合成时,挑选软硬单体进行搭配,从而方便控制最终制备的单面UV减粘保护膜的软硬配比,并通过控制两种以上软硬搭配的光固化胶粘剂的加入量,从而得到较好粘度和较高内聚强度的单面UV减粘保护膜。
[0012]同时,本专利技术所选择的光固化胶粘剂均含有不饱和键,在本体聚合下,无需采用溶剂即可实现由光固化胶粘剂制备紫外光引发无溶剂型预聚物,克服了溶剂型预聚物对环境污染大的缺点。另外,本专利技术所选择两种以上的光固化胶粘剂合成的预聚体为长链结构,柔韧性好,粘度也高,从而可提高UV 减粘胶层的初始高粘着力与持粘力。
[0013]本专利技术通过选择合适的软硬结合的光固化胶粘剂单体,使制备的预聚物含有羟基、羧基等基团,进而使制备的UV减粘胶层表面张力低,对金属附着力好。
[0014]进一步,所述交联固化/自由基固化的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UV树脂交联剂包括下列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聚醚丙烯酸酯、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环氧丙烯酸酯。
[0015]优选的,所述交联固化/自由基固化的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UV树脂交联剂为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其中,所述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为市售产品,采购自中国台湾的双键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牌号为DOUBLEMER 588。所述环氧丙烯酸酯为市售产品,采购自中国台湾的双键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牌号为 DM188。
[0016]本专利技术加入的交联固化/自由基固化的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UV树脂交联剂在UV光照射下能和光固化胶粘剂等组分形成的预聚物快速发生交联形成网状结构,从而使减粘膜快速与被粘物快速脱离,固化速度快,交联产物强度高、操作方便,快捷,适应芯片小型化,薄型化技术的需要,并且增加了单面UV减粘保护膜的耐酸碱、耐老化性能。
[0017]本专利技术加入的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UV树脂交联剂中的异氰酸根可以和由光固化胶粘剂制备的预聚物中的羟基反应生成氨酯键(氨基甲酸酯),增加了胶粘剂的官能度,从而增加反应速度,增加胶粘度。
[0018]进一步,所述助引发剂包括下列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对二甲氨基苯甲酸异辛酯(ODAB/EHA)、二乙醇胺、三乙醇胺、月桂酸二丁基锡(DY

12)、对甲苯磺酸(CP)、三甲基苄基氯化铵、偶氮二异丁睛、二(三羟甲基丙烷)四丙烯酸酯(DTMPTTA)、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DPHA)、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
[0019]优选的,所述助引发剂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0020]本专利技术加入的助引发剂能增加反应速度,使交联固化/自由基固化的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UV树脂交联剂和光固化胶粘剂等组分形成的预聚物完全融合且快速形成交联网络实现减粘膜与被粘物快速脱离。
[0021]进一步,所述光引发剂包括下列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裂解型自由基光引
发剂、夺氢型自由基光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UV减粘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UV减粘胶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187

210份光固化胶粘剂;35

85份的交联固化/自由基固化的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UV树脂交联剂;1

3份的助引发剂;2

6份的光引发剂;5

15份的活性稀释剂;2

3份的硅烷偶联剂;3

6份的阻聚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V减粘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固化胶粘剂为下列中的两种以上的混合:丙烯酸AA、丙烯酸甲酯MA、丙烯酸乙酯EA、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乙烯酯VA、丙烯酸乙基己酯EHA、丙烯酸羟丙酯HP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乙酯EM、甲基丙烯酸丁酯BMA、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甲基内烯酸异冰片酯IBOMA、甲基丙烯酸异辛酯2

HE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丁二烯PB、苯乙烯SM、四氢呋喃丙烯酸酯THFA、3

氨基
‑4‑
甲氧乙氧基乙酰替苯胺、N

乙烯基吡咯烷酮、2

甲基
‑5‑
乙烯基吡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V减粘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固化/自由基固化的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UV树脂交联剂包括下列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聚醚丙烯酸酯、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环氧丙烯酸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V减粘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引发剂包括下列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对二甲氨基苯甲酸异辛酯ODAB/EHA、二乙醇胺、三乙醇胺、月桂酸二丁基锡DY

12、对甲苯磺酸CP、三甲基苄基氯化铵、偶氮二异丁睛、二(三羟甲基丙烷)四丙烯酸酯DTMPTTA、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DPHA、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所述阻聚剂包括下列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对羟基苯甲醚、对苯二酚、2,6

二叔丁基对甲苯酚BHA、十二烷基硫醇ND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V减粘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发剂包括下列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裂解型自由基光引发剂、夺氢型自由基光引发剂、叔胺类夺氢型自由基光引发剂;所述裂解型自由基光引发剂包括下列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2

羟基

2甲基
‑1‑
苯基
‑1‑
丙酮、1

羟基环己基苯基酮、2,4,6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同辉王丽张群朝蒋涛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