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面上部分重叠的傍山分离式路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8767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面上部分重叠的傍山分离式路基结构形式,属于公路工程技术领域。该结构由抗滑桩、预应力锚索、横梁、路面板、连系梁、挡土板、防撞护栏等主要构件组成,具有山体锚固、边坡支挡、双层行车等多种功能。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多种结构形式进行组合创新,降低了山区分离式路基结构的扰动范围和环境影响,具有结构效能发挥充分、结构空间利用率高、结构稳定性和可靠度较好、建造难度适中、环境和经济效益倶佳等特点,为山区分离式路基结构设计提供了新方案,在公路工程技术领域具有推广应用价值。在公路工程技术领域具有推广应用价值。在公路工程技术领域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面上部分重叠的傍山分离式路基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公路路基结构,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山区地面横坡较陡、在平面上部分重叠的傍山分离式路基结构,属于公路工程


技术介绍

[0002]我国幅员辽阔,山区及丘陵地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建设的飞速发展,公路建设逐渐向偏远山区地形复杂地段延伸,其所在区域工程建设条件困难,山体绵延起伏,地形、地质、水文条件极为复杂。为适应地形及克服高差,分离式路基在各等级公路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如何准确把握山区公路的特点、难点,合理运用技术指标,灵活布线,不仅关系到公路的使用功能、服务水平,也是降低工程造价、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运营成本的关键。
[0003]分离式路基可分为平面线形分离式路基和纵面高程分离的高低分离式路基(分台式路基)两种形式。一般情况下,分离式路基是指平面线形分离式路基,即上下行车道分开设计具有独立平纵面设计线的路基形式;而高低分离式路基是指上下行车道共用统一的设计中线,或者中心线分离距离较小(仅满足设置挡墙和边沟需要),纵断面线采用不同设计高程的路基形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面上部分重叠的傍山分离式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侧抗滑桩(1)、上部锚索(2)、上部挡土板(3)、内侧连系梁(4)、横梁(5)、路面板(6)、外侧连系梁(7)、上部防撞护栏(8)、外侧抗滑桩(9)、下部挡土板(10)、下部防撞护栏(11)、路基结构(12)、边沟(13)、下部锚杆(14);所述多根内侧抗滑桩(1)沿内侧路基按设计间距布置,其上布置有上部锚索(2)进一步提高结构对边坡的支挡加固作用,内侧抗滑桩(1)之间设置上部挡土板(3)和内侧连系梁(4);上部路基结构主要由横梁(5)、路面板(6)和上部防撞护栏(8)组成,所述横梁(5)与内侧抗滑桩(1)和外侧抗滑桩(9)刚接,路面板(6)置于横梁(5)之上,路面板(6)与横梁(5)边缘平齐,并在路面板(6)外侧边缘之上设置有上部防撞护栏(8),在横梁(5)外侧设置外侧连系梁(7)增加结构纵向刚度;下部路基结构内侧按设计间距布置有外侧抗滑桩(9),其上布置有下部锚杆(14)用于防止竖向变形过大,外侧抗滑桩(9)之间设置有下部挡土板(10);路基结构(12)内侧设置有边沟(13),外侧设置有下部防撞护栏(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面上部分重叠的傍山分离式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上部路基结构有一部分与下部路基结构在平面上重叠,所述横梁(5)与路面板(6)的部分和上部防撞护栏(8)悬挑于下部路基结构之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面上部分重叠的傍山分离式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内侧抗滑桩(1)与外侧抗滑桩(9)的纵向间距5

8米,横梁(5)的悬挑比取值范围为1/4~1/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面上部分重叠的傍山分离式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横梁(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瑜孙国富王哲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