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土地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6700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土地基结构,包括软土层,所述软土层上依次设置有加固层、半刚性层、和路面层,所述加固层为采用毛竹横向和纵向相互交错编制的网格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软土地基内设置由毛竹交错编制而成的网格层,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不易产生沉降及滑移;毛竹采用保护层,避免老化、脆化现象,不易腐蚀,延长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加工方便,能够有效解决软土地基现有问题,结构稳定。结构稳定。结构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土地基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道路施工
,更具体涉及一种软土地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软土地基一般是指抗剪强度较低、压缩性较高以及具有其它不良性质的地基土,由于软土在吸水饱和后容易形成弹簧土,松弛度较大,在遭遇挤压时极易发生偏移及负重下沉的问题。因此软土地基一般不能直接作为天然地基使用,需经过加固处理,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以避免软土地基在荷载作用下出现沉降或不均匀沉降的现象。现有技术中有些施工人员在地基中铺上一层具有抗拉伸性能的无纺布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软土地基结构,对地基进行加固,增加了地基的牢固度和使用寿命。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软土地基结构,包括软土层,所述软土层上依次设置有加固层、半刚性层、和路面层,所述加固层为采用毛竹横向和纵向相互交错编制的网格层。
[0005]施工时,在软土层上挖出部分软土形成填充凹槽,在凹槽内铺设加固层,加固层可以是毛竹提前加工成的成片的网格层,直接模块化运输过来施工,也可以是将毛竹运输来后在现场交错编制成网格层,在加固层上依次铺设板刚性层和路面层,形成软土地基。本技术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在长期受力状态下,不会发生沉降或滑移。
[0006]进一步,所述加固层的表面设置有保护层,保护加固层不易老化、腐蚀和脆化。
[0007]进一步,所述保护层为毛竹涂胶或者提前浸泡保护材料而成,在毛竹表面形成保护层,起到防腐作用,延长使用寿命。
[0008]进一步,所述加固层与所述半刚性层之间设置有缓冲层,避免直接接触,减少磨损。
[0009]进一步,所述缓冲层采用柔性基布,缓冲层可以采用具有柔软性能的网格或者无纺基布,避免加固层的毛竹材料与半刚性层的石块等材料直接接触,产生破坏,延长整体的寿命。
[0010]进一步,所述半刚性层为碎石或者砂砾填充而成,半刚性基层具有较高的刚度,具备较强的荷载扩散能力。
[0011]进一步,所述路面层包括沥青层和混凝土层,混凝土层在地基的最上层,稳定性较高、抗滑性好、耐磨、刚度大、负载能力强;沥青层位于混凝土层的下层,增加路基的抗久性和稳定性。
[0012]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在软土地基内设置由毛竹交错编制而成的网格层,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不易产生沉降及滑移;毛竹采用保护层,避免老化、脆化现象,不易腐
蚀,延长使用寿命。本技术结构简单,加工方便,能够有效解决软土地基现有问题,结构稳定。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中加固层表面结构示意图。
[0015]标注说明:1、路面层;11、混凝土层;12、沥青层;2、半刚性层;3、保护层;4、加固层;5、软土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参照图1至图2对本技术一种软土地基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7]一种软土地基结构,包括软土层5,所述软土层5上依次设置有加固层4、半刚性层2、和路面层1,所述加固层4为采用毛竹横向和纵向相互交错编制的网格层。
[0018]施工时,在软土层5上挖出部分软土形成填充凹槽,在凹槽内铺设加固层4,加固层4可以是毛竹提前加工成的成片的网格层,直接模块化运输过来施工,也可以是将毛竹运输来后在现场交错编制成网格层,在加固层4上依次铺设板刚性层和路面层1,形成软土地基。本技术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在长期受力状态下,不会发生沉降或滑移。
[0019]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加固层4的表面设置有保护层3,保护加固层4不易老化、腐蚀和脆化。
[0020]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保护层3为毛竹涂胶或者提前浸泡保护材料而成,在毛竹表面形成保护层3,起到防腐作用,延长使用寿命。
[0021]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加固层4与所述半刚性层2之间设置有缓冲层,避免直接接触,减少磨损。
[0022]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缓冲层采用柔性基布,缓冲层可以采用具有柔软性能的网格或者无纺基布,避免加固层4的毛竹材料与半刚性层2的石块等材料直接接触,产生破坏,延长整体的寿命。
[0023]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半刚性层2为碎石或者砂砾填充而成,半刚性基层具有较高的刚度,具备较强的荷载扩散能力。
[0024]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路面层1包括沥青层12和混凝土层11,混凝土层11在地基的最上层,稳定性较高、抗滑性好、耐磨、刚度大、负载能力强;沥青层12位于混凝土层11的下层,增加路基的抗久性和稳定性。
[0025]施工过程为,在软土层5上挖出部分软土形成填充凹槽,在凹槽内铺设有毛竹横向和纵向相互交错编制而成的加固层4,毛竹提前通过涂层或者浸泡在表面形成保护层3。加固层4可以是毛竹提前加工成的成片的网格层,直接模块化运输过来施工,也可以是将毛竹运输来后在现场交错编制成网格层。在加固层4上铺设一层柔软的基布后再填充碎石或者砂砾,将碎石或者砂砾压实,然后依次铺上沥青层12和混凝土层11,形成软土地基。
[0026]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
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土地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软土层,所述软土层上依次设置有加固层、半刚性层、和路面层,所述加固层为采用毛竹横向和纵向相互交错编制的网格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土地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层的表面设置有保护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土地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为毛竹涂胶或者提前浸泡保护材料而成。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光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德为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