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教练车辅助离合、刹车结构及辅助刹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78489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教练车辅助离合、刹车结构及辅助刹车系统,属于教练车辅助设备技术领域。教练车辅助离合、刹车结构,包括均通过安装座安装车体上的离合器驱动装置和刹车驱动装置,所述离合器驱动装置通过第一连杆传动结构与离合杆连接,通过离合杆转动实现踩离合,所述刹车驱动装置通过第二连杆传动结构与刹车杆连接,通过刹车杆转动实现刹车。有益效果:通过驱动离合器驱动装置驱动踩离合,再通过刹车驱动装置驱动踩刹车,可在不影响踩了踩刹车的情况下替代教练员踩刹车,安全性高,减少教练员的劳动量。练员的劳动量。练员的劳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教练车辅助离合、刹车结构及辅助刹车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教练车辅助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教练车辅助离合、刹车结构及辅助刹车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道路运输事业的发展,机动车驾驶人员的培养逐步由最初的师傅带徒弟全部转变为靠交通技工学校教练员培训,并基本上满足了求学者的要求。运输事业的大发展使运输车辆不断增多,驾驶员需求量倍增。与此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汽车开始走进千家万户,学习汽车驾驶的人员也在剧增。有关数据显示10年前,全国机动车驾驶人员量就已经超过1.8亿人,当年新增的驾驶人数就在1677万人以上,增长10.2%。其中,汽车驾驶人数为12209.2万人,当年新增1500.5万人以上,增长14%。现在驾校培训对象已经远远超过以上数据。在如此庞大的驾驶学员面前,驾驶培训学校在保证培训质量的同时,保证学车人员的安全尤其重要。传统的教练车,只有教练副刹车,在发生危险时教练通常会踩副刹车停止车辆行驶,一个工作日下来,踩刹车的次数高达数百次,教练常常感到腿脚酸痛,并且教练车后视镜是有死角的,教练和驾驶学员有时不能看到死角的障碍物,在教练车行驶的过程中容易撞到死角的障碍物,造成车辆损坏,给驾校带来财产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教练车辅助离合、刹车结构,通过驱动离合器驱动装置驱动踩离合,再通过刹车驱动装置驱动踩刹车,可在不影响踩了踩刹车的情况下替代教练员踩刹车,安全性高,减少教练员的劳动量。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教练车辅助离合、刹车结构包括均通过安装座安装车体上的离合器驱动装置和刹车驱动装置,所述离合器驱动装置通过第一连杆传动结构与离合杆连接,通过离合杆转动实现踩离合,所述刹车驱动装置通过第二连杆传动结构与刹车杆连接,通过刹车杆转动实现刹车。
[0005]有益效果:通过驱动离合器驱动装置驱动踩离合,再通过刹车驱动装置驱动踩刹车,可在不影响踩了踩刹车的情况下替代教练员踩刹车,安全性高,减少教练员的劳动量。
[0006]进一步,所述离合器驱动装置和所述刹车驱动装置均为电机。
[000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控制精度高,响应速度快,提高安全性。
[0008]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杆传动结构包括离合器第一连杆、离合器第一旋转臂、离合器第二连杆、离合器第二旋转臂、离合器第三连杆、离合器第四连杆、离合器第三旋转臂、离合器第四旋转臂和离合杆连接板,所述离合器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离合器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传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离合器第一旋转臂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离合器第一旋转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离合器第二连杆转动连接,所述离合器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离合器第二旋转臂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离合器第二旋转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离合器第三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离合器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离合器第四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离合器第
四连杆的另一端上套设有所述离合器第三旋转臂的一端,所述离合器第三旋转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离合器第四旋转臂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离合器第四旋转臂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离合杆连接板,所述离合器第四连杆靠近所述离合器第三旋转臂的一端上设有第一传动件,所述离合器第四连杆转动带动所述第一传动件转动,从而驱动所述离合器第三旋转臂带动所述离合器第四旋转臂转动。
[000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连杆传动结构,实现自动控制离合。
[0010]进一步,所述第二连杆传动结构包括刹车第一连杆、连接板、夹板、刹车第二连杆、刹车第一旋转臂、刹车第二旋转臂、刹车第三连杆、刹车第三旋转臂和刹车连接板,所述刹车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刹车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传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长条形滑槽,所述滑槽内通过滑动连接销滑动连接夹板连接杆的一端,所述夹板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夹板,所述夹板固定套设在所述刹车第二连杆上,所述刹车第二连杆的一端上转动连接所述刹车第一旋转臂的一端,所述刹车第一旋转臂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刹车第二旋转臂的一端,所述刹车第二旋转臂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刹车第三连杆的一端,所述刹车第三连杆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刹车第三旋转臂的一端,所述刹车第三旋转臂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刹车连接板,所述刹车第三旋转臂靠近所述刹车连接板一端上设有刹车连接板滑槽,所述刹车连接板的一端通过旋转销滑动设置在所述刹车连接板滑槽内,所述刹车第三连杆靠近所述刹车第三旋转臂的一端上设有第二传动件,所述刹车第三连杆转动带动所述第二传动件转动,从而驱动所述刹车第三旋转臂转动。
[001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连杆传动结构,实现自动控制刹车。
[0012]进一步,所述第一传动件和所述第二传动件均为曲形的拨动片,所述拨动片上设有延长端,所述第一连杆传动结构上的所述延长端固定在所述离合器第四连杆上,通过所述拨动片拨动所述离合器第四旋转臂转动,所述第二连杆传动结构上的所述延长端固定在所述刹车第三连杆上,通过所述拨动片拨动所述刹车第三旋转臂转动。
[001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驱动装置通过传动结构传动触发拨动片拨动离合器第四旋转臂和刹车第三旋转臂转动,当人工踩离合器和刹车时不会触发拨动片。
[0014]进一步,所述离合器第二连杆和所述刹车第二连杆上设有共用的定位块。
[001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起到定位导向作用。
[0016]进一步,所述定位块上设有安装在车体上的车体连接件。
[001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安装在车体上。
[0018]一种教练车辅助刹车系统,采用所述的教练车辅助离合、刹车结构,包括检测雷达和控制终端,所述控制终端分别与所述检测雷达、所述离合器驱动装置和刹车驱动装置连接。
[0019]有益效果:本技术配合教练车上的控制终端的情况下,利用检测雷达对车辆周围环境进行检测,能够在车辆接近教练员观察不到的障碍物时及时刹车,也能够在车辆坡起后溜时及时刹车,减少危险发生,保证学员安全,减少车辆损坏。
[0020]进一步,还包括档位传感器,所述档位传感器安装在车体的空档位置处,所述档位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终端连接。
[002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档位传感器可以检测到机动车是否挂空挡,
当挂空挡时,可以利用控制终端来控制驱动装置推出驱动杆。
[0022]进一步,还包括速度传感器,所述速度传感器安装在车上,所述速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终端连接。
[002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速度传感器可以检测教练车是否后溜,并当教练车后溜时,利用控制终端来控制驱动装置拉回驱动杆进行刹车。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6]1、安装座;2、离合器驱动装置;3、离合器第一连杆;4、离合器第一旋转臂;5、离合器第二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教练车辅助离合、刹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均通过安装座(1)安装车体上的离合器驱动装置(2)和刹车驱动装置(12),所述离合器驱动装置(2)通过第一连杆传动结构与离合杆连接,通过离合杆转动实现踩离合,所述刹车驱动装置(12)通过第二连杆传动结构与刹车杆连接,通过刹车杆转动实现刹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教练车辅助离合、刹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驱动装置(2)和所述刹车驱动装置(12)均为电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教练车辅助离合、刹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传动结构包括离合器第一连杆(3)、离合器第一旋转臂(4)、离合器第二连杆(5)、离合器第二旋转臂(17)、离合器第三连杆(6)、离合器第四连杆(7)、离合器第三旋转臂(8)、离合器第四旋转臂(10)和离合杆连接板(11),所述离合器第一连杆(3)的一端与所述离合器驱动装置(2)的输出端传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离合器第一旋转臂(4)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离合器第一旋转臂(4)的另一端与所述离合器第二连杆(5)转动连接,所述离合器第二连杆(5)的一端与所述离合器第二旋转臂(17)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离合器第二旋转臂(17)的另一端与所述离合器第三连杆(6)的一端连接,所述离合器第三连杆(6)的另一端与所述离合器第四连杆(7)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离合器第四连杆(7)的另一端上套设有所述离合器第三旋转臂(8)的一端,所述离合器第三旋转臂(8)的另一端与所述离合器第四旋转臂(10)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离合器第四旋转臂(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离合杆连接板(11),所述离合器第四连杆(7)靠近所述离合器第三旋转臂(8)的一端上设有第一传动件,所述离合器第四连杆(7)转动带动所述第一传动件转动,从而驱动所述离合器第三旋转臂(8)带动所述离合器第四旋转臂(10)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教练车辅助离合、刹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传动结构包括刹车第一连杆(13)、连接板(14)、夹板(16)、刹车第二连杆(18)、刹车第一旋转臂(19)、刹车第二旋转臂(20)、刹车第三连杆(21)、刹车第三旋转臂(22)和刹车连接板(23),所述刹车第一连杆(13)的一端与所述刹车驱动装置(12)的输出端传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14)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14)上设置有长条形滑槽,所述滑槽内通过滑动连接销滑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宏段桂江王朔
申请(专利权)人:易显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