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半导体器件的金属前介电质层的方法和半导体衬底技术

技术编号:3175605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使用化学机械抛光(CMP)工艺形成半导体器件的金属前介电质(PMD)层的方法,其适用于容易地识别对准标记。这种方法通过在半导体划线通道的有源区中预先形成多晶硅对准标记图案,能够减小或消除由于CMP导致的对准标记的腐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半导体制造的方面己经集中在提供高集成半导体器件。这类半导体器件可 包括电路上的金属布线,该金属布线具有微线宽度,因而线之间的距离也变小。 为了减小器件的尺寸,需要多层布线结构。多层布线需要金属前介电质(PMD) 层,用于在金属线之间提供电绝缘。可通过使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方法沉积未掺杂的硅 玻璃、TEOS或氮化硅(SiH4)来形成用于在金属布线之间提供电绝缘的PMD 层。也可选择通过使用高密度等离子体(HDPCVD)方法沉积氧化硅(Si02) 来形成PMD层。然后使用CMP工艺抛光PMD层。如在实例图1A中所示,可在硅半导体衬底10中形成限定有源区和非有 源区的隔离层12。可通过蚀刻半导体衬底IO至预定深度以形成沟槽来形成隔 离层12。该沟槽可以用绝缘材料填充,例如HDP氧化层。然后使用CMP工 艺抛光该绝缘材料,以形成浅沟槽隔离(STI)型隔离层12。可在其内形成隔离层12的半导体衬底10的整个最上表面上和/或上方沉 积约100A厚度的由SiO2构成的绝缘层。可在绝缘层上和/或上方沉积约3000A厚度的由其中掺杂了杂质的掺杂多晶硅构成的栅导电层。该栅导电层可由锗硅 (SiGe)、钴(Co)、钨(W)、钛(TO 、镍(Ni)、钽(Ta)、氮化钛(TiN)、 氮化钽(TaN)和氮化钨(WN)、或其组合和掺杂多晶硅中的至少一个构成。 执行光刻工艺以形成光刻胶图案,其限定了栅导电层中的栅极区域。可在 由图案暴露的栅导电层上执行诸如反应离子蚀刻(RIE)的干蚀刻,因而形成栅极16。也可在下面的绝缘层上执行干蚀刻,以形成栅绝缘层14。然后可使 用灰化工艺移除光刻胶图案。可通过使用栅极16作为离子注入掩模,执行使用低浓度n型掺杂剂的低 浓度离子注入工艺,因而形成轻掺杂漏(LDD)区。可在半导体衬底10的整个最上表面的上方沉积由SiN和SiON中的至少 一个构成的绝缘材料。可在绝缘材料上执行例如RIE的干蚀刻,以在栅极16 的侧壁上形成一对衬垫(spacer) 18。可通过使用栅极16和衬垫18作为离子注入掩模,执行使用低浓度n型掺 杂剂的高浓度离子注入工艺,因而形成源极/漏极区域20。如在实例图IB中所示,在所生成的半导体衬底结构的整个表面上和/或上 方沉积约300至500A之间厚度的由SiN构成的蚀刻停止层22,,在所生成的 半导体衬底结构中形成包括栅极16和源极/漏极区域20的MOS晶体管。蚀刻 停止层22可用来在执行后来的工艺时保护下面的MOS晶体管以防止活动离 子、水分等的渗透,也可用来在接触形成工艺中利用高蚀刻选择性停止蚀刻。可在蚀刻停止层22上和/或上方沉积约7000A或更多厚度的包括第一 PMD层24的绝缘层。第一 PMD层24可由具有良好填缝特性的OrTEOS氧 化层、BPSG绝缘层和HDP CVD氧化层中的至少一个构成。第一 PMD层24 可用来填充下面的半导体器件之间的间隔。如实例图1C所示,在第一 PMD层24上执行CMP工艺,以抛光其表面, 生成抛光后的PMD层24a。其后,可在抛光后的第一PMD层24a上和/或上 方沉积1000到2000A之间厚度的由TEOS氧化层构成的第二 PMD26。第二 PMD层26可用来加工处理(cure)由第一 PMD层24的CMP工艺退化而成 的绝缘层的表面。如实例图1D所示,可在第二PMD26上执行光刻工艺,因而形成限定接 触区域的光刻图案。可在由光刻胶图案暴露的蚀刻停止层22、第一 PMD层 24a和第二PMD层26上执行干蚀刻,以形成多个接触孔28,其暴露了源极/ 漏极区域20的最上表面。然后通过灰化工艺移除光刻胶图案。在使用干蚀刻 形成接触孔28之后,附图标记22a、 24b和26a分别指代蚀刻停止层、第一 PMD层和第二PMD层。如实例图1E所示,可沉积导电层,以填充接触孔28。可使用CMP工艺移除在第二 PMD层26a的表面上和/或上方的导电层,以形成多个接触30, 该接触30垂直地电连接到源极/漏极区域20。组成接触30的导电层可由掺杂 多晶硅、钨(W)等构成。在半导体器件的PMD层的形成工艺中,如果在薄PMD中形成接触孔, 可沉积钨(W),并可执行钨CMP,则在对准标记图案区域A可能发生腐 蚀。这是由于根据器件特性,例如PMD的绝缘层的厚度不够厚。如果不能够 识别对准标记图案区域A,就不能进一歩执行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使用化学机械抛光(CMP)工艺形成半导体 器件的金属前介电质(PMD)层的方法,其适用于容易地识别对准标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形成半导体器件的PMD层的方法,该方法通 过在半导体划线通道(scribe lane)的有源区中预先形成多晶硅对准标记图案, 能够减小或消除由于CMP导致的对准标记腐蚀。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形成半导体器件的方法,在该方法中,虽然执 行CMP工艺,但通过在半导体器件的STI区域形成对准标记图案,能够容易 地识别对准标记图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在半导体器件中形成PMD层的方法可包括以下 步骤中的至少一个提供具有半导体器件的半导体衬底;在半导体衬底上方形 成蚀刻停止层;在半导体衬底划线通道的有源区中,在蚀刻停止层上方形成由 多晶硅构成的多个对准标记图案;在包括蚀刻停止层和对准标记图案的半导体 衬底上方形成第一 PMD层;在包括第一 PMD层的半导体衬底上方形成第二 PMD层;然后靠着多个对准标记图案的侧壁形成多个接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半导体器件的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中的至少一 个提供具有半导体器件的半导体衬底;在半导体衬底中形成至少一个STI 型隔离层;然后在STI隔离层中形成对准标记图案区域。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半导体器件可包括形成在半导体衬底中的STI 隔离区,在半导体衬底中形成半导体器件;至少一个PMD层,形成在包括至 少一个STI隔离层的半导体衬底的上方;和对准标记区域,包含形成STI隔离 区的半导体衬底划线通道的有源区。附图说明实例图1A至1E示出了在半导体器件中形成PMD层和接触的方法。 实例图2A至图3E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在半导体器件中形成 PMD层和接触的方法。具体实施例方式根据实例图2A,可在硅半导体衬底100中形成限定了有源区和非有源区 的多个隔离层102。可通过蚀刻半导体衬底100至预定深度以形成沟槽来形成 隔离层102。该沟槽可以用诸如HDP氧化层的绝缘材料填缝。使用CMP工艺 抛光该绝缘材料,以形成STI型隔离层102。可在包括隔离层102的半导体衬底100的整个最上表面上和/或上方沉积 约100A厚度的绝缘层,例如SK)2。可在绝缘层上和/或上方沉积约3000A厚 度的由掺杂多晶硅构成的栅导电层。该栅导电层可由掺杂多晶硅、SiGe、 Co、 W、 Ti、 Ni、 Ta、 TiN、 TaN、 WN及其任何组合中的至少一个构成。执行光刻工艺以形成限定栅导电层中的栅极区域的光刻胶图案。可在由图 案暴露的栅导电层上执行诸如RIE的干蚀刻,因而形成栅极106。也可在下面 的绝缘层上执行干蚀刻,以形成栅绝缘层104。可使用灰化工艺移除光刻胶图可通过使用栅极106作为离子注入掩模,执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方法,包含:提供具有半导体器件的半导体衬底;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上方形成蚀刻停止层;在所述半导体衬底划线通道的有源区中,在所述蚀刻停止层上方形成由多晶硅构成的多个对准标记图案;在包括所述蚀刻停止层和所述对准标 记图案的所述半导体衬底上方形成第一PMD层;在包括所述第一PMD层的所述半导体衬底上方形成第二PMD层;然后靠着所述多个对准标记图案的侧壁形成多个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KR 2006-12-11 10-2006-01255841、一种方法,包含提供具有半导体器件的半导体衬底;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上方形成蚀刻停止层;在所述半导体衬底划线通道的有源区中,在所述蚀刻停止层上方形成由多晶硅构成的多个对准标记图案;在包括所述蚀刻停止层和所述对准标记图案的所述半导体衬底上方形成第一PMD层;在包括所述第一PMD层的所述半导体衬底上方形成第二PMD层;然后靠着所述多个对准标记图案的侧壁形成多个接触。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蚀刻停止层包含 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上方沉积具有300至500A之间厚度的SiN层。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第一PMD层包在包括所述第一 PMD层的所述半导体衬底上方沉积具有1000到2000A 之间厚度的TEOS氧化层。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对准标记图案具 有的移除速率比所述第一 PMD层和所述第二 PMD层的移除速率更低。5、 一种方法,包含 提供具有半导体器件的半导体衬底; 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中形成至少一个STI型隔离层;然后, 在所述STI型隔离层中形成对准标记图案区域。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对准标记图案包含在包括所述至少一个STI型隔离层的所述半导体衬底上方形成蚀刻停止层;在包括所述蚀刻停止层的所述半导体衬底上方形成绝缘层;抛光所述第一绝缘层;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上方形成氧化层;形成限定接触区域的光刻胶图案; 在所述至少一个STI型隔离层中形成多个接触孔;移除所述光刻胶图案;然后 在所述多个接触孔的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相台
申请(专利权)人:东部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