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输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75457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层输送系统,包括台车、两个升降装置和多层工作组件,工作组件包括多个工作工位,工作工位包括第一导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侧向定位组件、竖直方向定位组件和输送方向定位组件。此多层输送系统,通过升降装置升降输送台车,第一驱动组件驱动台车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通过台车输送工件,其中通过第一导轨组件对台车进行粗导向,如此,可降低整个系统的精度要求,实现低成本的高速度输送,在需要定位的预定位置,则通过侧向定位组件、竖直方向定位组件和输送方向定位组件对台车进行精确定位,分别定位台车的两侧、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位置和输送方向上的位置,使台车准确地停止在预定位置,此发明专利技术用于工业输送技术领域。术领域。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层输送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输送
,特别涉及多层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高效率、高灵活性的柔性化生产模式,被广泛地采用在国内外企业先进汽车制造车间中。它既达到了使产品多元化的目的,也保证了汽车生产中的规模效益。台车升降输送系统就是这样的柔性化系统,它可以在利用输送工件的工位进行对其的焊接作业。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满足输送线速度快、升降机升降平稳、定位精度高、结构紧凑以及加快输送节拍等要求,但是,目前的输送系统普遍存在运行缓慢、无法实现高节拍生产、台车输送时容易微偏移、定位精度不高、无法输送重量较大的工件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多层输送系统,能够高速度输送,且定位精度高。
[000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层输送系统,包括:至少两层的工作组件,所述工作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工作工位,所述工作工位包括第一导轨组件和第一驱动组件;台车,与所述第一导轨组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台车沿所述第一导轨组件移动输送;以及升降装置,所述工作组件一端设置一个所述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用于提升或下降所述台车,使所述台车在多层所述工作组件之间升降动作;其中,所述工作工位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台车的输送路径上预定位置的侧向定位组件、竖直方向定位组件和输送方向定位组件,所述侧向定位组件用于所述台车两侧的接触定位,所述竖直方向定位组件用于所述台车竖直方向上的接触定位,所述输送方向定位组件用于选择性阻挡所述台车移动。
[0005]上述的多层输送系统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升降装置升降输送台车,使台车与其中一层的工作组件位置对应,第一驱动组件驱动台车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通过台车输送工件,其中通过第一导轨组件对台车进行粗导向,如此,可降低整个系统的精度要求,实现低成本的高速度输送,在需要定位的预定位置,则通过侧向定位组件、竖直方向定位组件和输送方向定位组件对台车进行精确定位,分别定位台车的两侧、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位置和输送方向上的位置,使台车准确地停止在预定位置。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多层输送系统,所述输送方向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定位件和夹紧部件,所述第一定位件设置在所述台车上,所述夹紧部件设置在所述台车的输送路径上预定位置处,所述夹紧部件包括可相对夹持动作的挡块和压块,所述挡块用于阻挡所述第一定位件,所述压块用于压紧所述第一定位件,使所述第一定位件与所述挡块接触。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多层输送系统,所述夹紧部件还包括支架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挡块和所述压块分别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挡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
连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连杆旋转,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具有在同一直线上的第一位置状态,在所述第一位置状态,所述挡块接触阻挡所述第一定位件。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多层输送系统,所述第二驱动件为气缸,所述第二驱动件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的缸体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所述夹紧部件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压块旋转的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三驱动件为气缸,所述第三驱动件的活塞杆与所述压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三驱动件的缸体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当然,所述第二驱动件和第三驱动件也可以为液压缸或者电动推杆,在此不作限定。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多层输送系统,所述竖直方向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定位轮和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轮、所述第一定位块的其中一个设置在所述台车的底部,另一个固定设置在所述台车的输送路径上预定位置处,在所述预定位置处,所述第一定位轮和所述第一定位块接触配合,以使所述台车爬升预定高度。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多层输送系统,所述侧向定位组件包括第二定位轮和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二定位轮、所述第二定位块的其中一个设置在所述台车的侧面,另一个固定设置在所述台车的输送路径上预定位置处,在所述预定位置处,所述第二定位轮和所述第二定位块接触配合。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多层输送系统,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摩擦驱动机构和摩擦杆,所述摩擦杆与所述台车固定连接,所述摩擦驱动机构包括主动轮、从动轮、主动侧摆臂、从动侧摆臂和底座,所述主动侧摆臂和所述从动侧摆臂分别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于同一轴线,所述主动轮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主动侧摆臂上,所述从动轮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从动侧摆臂上,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夹持所述摩擦杆形成接触摩擦,所述主动侧摆臂和所述从动侧摆臂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提供使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夹持所述摩擦杆的预紧力,所述主动轮旋转可驱动所述摩擦杆和所述台车移动。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多层输送系统,所述摩擦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主动侧摆臂和所述从动侧摆臂之间的限位件,所述主动侧摆臂和所述从动侧摆臂分别与所述限位件接触,使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之间形成预定间距,以便于所述摩擦杆进入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之间。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多层输送系统,所述主动侧摆臂上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从动侧摆臂上设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用于所述限位件磨损后与磨损后的所述限位件接触限位;在所述主动侧摆臂和所述从动侧摆臂分别与所述限位件正常接触的状态下,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限位件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限位块与所述限位件之间具有间隙。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多层输送系统,所述摩擦驱动机构包括螺纹件,所述螺纹件与所述主动侧摆臂螺纹连接,所述螺纹件可旋拧调节,以与所述从动侧摆臂抵接,将所述主动侧摆臂和所述从动侧摆臂向外侧撑开。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多层输送系统,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机构、托盘和配重组件,所述配重组件包括配重箱,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链条和用于驱动所述链条升降动作的第四驱动组件,所述链条的一侧与所述托盘固定连接,用以带动所述托盘升降,所述链条的另一侧与所述配重箱固定连接,所述托盘上设有第二导轨组件,所述台车与所述第二导
轨组件滑动连接。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多层输送系统,所述多层输送系统包括对接定位组件,所述对接定位组件用于所述托盘和所述工作组件的对接,所述对接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导向座、第二导向座、插销和第五驱动件,所述第一导向座和所述第二导向座上均设有滚轮组,所述滚轮组包括上下间隔设置形成有插接间隙的多个滚轮,所述插销可与所述插接间隙插接配合,所述第一导向座、所述第二导向座的其中一个设置在所述托盘上,另一个设置在所述工作组件上,所述第五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插销穿过所述第一导向座和第二导向座,以使所述托盘上的第二导轨组件与所述工作组件上的第一导轨组件对接。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多层输送系统,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底架和安全组件,所述安全组件包括止动销、插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层的工作组件,所述工作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工作工位,所述工作工位包括第一导轨组件和第一驱动组件;台车,与所述第一导轨组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台车沿所述第一导轨组件移动输送;以及升降装置,所述工作组件一端设置一个所述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用于提升或下降所述台车,使所述台车在多层所述工作组件之间升降动作;其中,所述工作工位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台车的输送路径上预定位置的侧向定位组件、竖直方向定位组件和输送方向定位组件,所述侧向定位组件用于所述台车两侧的接触定位,所述竖直方向定位组件用于所述台车竖直方向上的接触定位,所述输送方向定位组件用于选择性阻挡所述台车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方向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定位件和夹紧部件,所述第一定位件设置在所述台车上,所述夹紧部件设置在所述台车的输送路径上预定位置处,所述夹紧部件包括可相对夹持动作的挡块和压块,所述挡块用于阻挡所述第一定位件,所述压块用于压紧所述第一定位件,使所述第一定位件与所述挡块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部件还包括支架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挡块和所述压块分别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挡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连杆旋转,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具有在同一直线上的第一位置状态,在所述第一位置状态,所述挡块接触阻挡所述第一定位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件为气缸,所述第二驱动件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的缸体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所述夹紧部件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压块旋转的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三驱动件为气缸,所述第三驱动件的活塞杆与所述压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三驱动件的缸体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方向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定位轮和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轮、所述第一定位块的其中一个设置在所述台车的底部,另一个固定设置在所述台车的输送路径上预定位置处,在所述预定位置处,所述第一定位轮和所述第一定位块接触配合,以使所述台车爬升预定高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定位组件包括第二定位轮和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二定位轮、所述第二定位块的其中一个设置在所述台车的侧面,另一个固定设置在所述台车的输送路径上预定位置处,在所述预定位置处,所述第二定位轮和所述第二定位块接触配合。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摩擦驱动机构和摩擦杆,所述摩擦杆与所述台车固定连接,所述摩擦驱动机构包括主动轮、从动轮、主动侧摆臂、从动侧摆臂和底座,所述主动侧摆臂和所述从动侧摆臂分别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于同一轴线,所述主动轮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主动侧摆臂上,所述从动轮可转动的设
置在所述从动侧摆臂上,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夹持所述摩擦杆形成接触摩擦,所述主动侧摆臂和所述从动侧摆臂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提供使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夹持所述摩擦杆的预紧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隆裕黄凯东丘邦超李庆杨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明珞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