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TPA分析模型的车内轰鸣排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74942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TPA分析模型的车内轰鸣排查方法,包括:通过主观评价确认是否出现车内加速噪音大的工况,如果是,则对问题工况进行噪声测试,并采集车内噪声信号;对所述车内噪声信号进行频谱分析,以判断车内噪声是否出现异常频谱,如果是,则将测试数据与主观评价相结合进行噪声的激励源和传递路径的排查;根据所述激励源和所述传递路径构建TPA分析模型,并根据所述TPA分析模型对车内噪声信号测试和分析,以确定车内声压、所述激励源的个数及具体位置;通过所述TPA分析模型对各个所述激励源和所述传递路径进行试验识别,以确定车内轰鸣噪声的贡献量。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提高车内噪声测试的效率和准确性,增加汽车的舒适性。增加汽车的舒适性。增加汽车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TPA分析模型的车内轰鸣排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噪声检测的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TPA分析模型的车内轰鸣排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当今汽车市场的发展,消费者对汽车的各种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汽车的NVH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NVH是指Noise(噪声)、Vibration(振动)和Harshness(声振粗糙度),由于以上三者在汽车等机械振动中是同时出现且密不可分的,因此常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研究。NVH的好坏逐步成为人们购买汽车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加速工况下车内轰鸣音过大是其中较为严重的一类NVH问题。车内的轰鸣音的会使人感觉耳鸣、头晕,严重时使驾乘者感到恶心、胸闷,极大影响了汽车的舒适性和行车的安全性。现有对加速工况车内轰鸣音的整改主要依靠NVH工程师的经验,对影响加速噪声的主要零部件进行排除性试验,如通过配重、换件等方法进行排除。这种方法不仅耗时,很难区分源和路径的贡献量,而且排查的结果往往和工程师的经验相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TPA分析模型的车内轰鸣排查方法,解决现对加速工况下车内轰鸣音的整改主要依靠工程师经验,缺少客观分析依据的问题,能提高车内噪声测试的效率和准确性,增加汽车的舒适性。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基于TPA分析模型的车内轰鸣排查方法,包括:
[0006]通过主观评价确认是否出现车内加速噪音大的工况,如果是,则对问题工况进行噪声测试,并采集车内噪声信号;
[0007]对所述车内噪声信号进行频谱分析,以判断车内噪声是否出现异常频谱,如果是,则将测试数据与主观评价相结合进行噪声的激励源和传递路径的排查;
[0008]根据所述激励源和所述传递路径构建TPA分析模型,并根据所述TPA分析模型对车内噪声信号测试和分析,以确定车内声压、所述激励源的个数及具体位置;
[0009]通过所述TPA分析模型对各个所述激励源和所述传递路径进行试验识别,以确定车内轰鸣噪声的贡献量。
[0010]优选的,所述TPA分析模型包括:
[0011]车内声压计算公式:其中,P为车内声压、H
i
是结构传递函数,f
i
为工作载荷,H
k
为空气传递函数,Q
k
为声学载荷,i为传递路径个数,k为声学激励源的数量。
[0012]优选的,所述TPA分析模型还包括:测量接收点与激励点之间的频率响应函数,及用各激励点工作时的实际激励输入乘以相对应的频率响应函数所得到的各个传递路径在接收点产生的分响应。
[0013]优选的,所述TPA分析模型还包括:结构传递模型和空气传递模型;
[0014]所述结构传递模型用于根据车内的振动源设置参照点和激励点,以确定各个振动源的结构传递函数;
[0015]所述空气传递模型用于根据车内的噪声源设置参照点和激励点,以确定各个噪声源的空气传递函数。
[0016]优选的,所述振动源包括:发动机动力总成、排气吊挂和空调系统。
[0017]优选的,所述噪声源包括:发动机、变速箱、进气管和排气管。
[0018]优选的,还包括:
[0019]将所述TPA分析模型计算得到的车内声压与测试结果相比较,如果一致,则对所述激励源、路径传递函数与噪声频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以对噪声总贡献量进行排序;
[0020]获取主要贡献源,并在所述TPA分析模型中改变对应的所述激励源和所述传递路径,以测试车内噪声峰值是否减小;
[0021]如果是,则对影响车内噪声峰值的所述激励源和所述传递路径的贡献量大小进行排序,以对车内轰鸣噪声进行整改。
[0022]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TPA分析模型对车内噪声信号测试和分析,包括:
[0023]在试验场性能道上,进行3档全油门加速试验,发动机转速1000rpm至5000rpm,测试车内噪声信号,并通过频谱分析和阶次分析,确定噪声的频率及阶次。
[0024]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TPA分析模型对车内噪声信号测试和分析,还包括:路径传递函数的测试和工作载荷的测试;
[0025]所述路径传递函数的测试包括:在目标点处放置中低频率体积加速度声源进行激励,测试结构传递和空气传递中激励点的加速度或声压信号,并计算出目标点传递函数;
[0026]所述工作载荷的测试包括:测试运行工况下激励点及参照点的加速度信号或声压信号,以计算出工作载荷。
[002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TPA分析模型的车内轰鸣排查方法,通过车内的激励源和传递路径构建TPA分析模型,以进行车内噪声信号测试和分析,进而确定车内轰鸣噪声源。解决现对加速工况下车内轰鸣音的整改主要依靠工程师经验,缺少客观分析依据的问题,能提高车内噪声测试的效率和准确性,增加汽车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29]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TPA分析模型的车内轰鸣排查方法的示意图。
[0030]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内轰鸣排查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32]针对当前对车内轰鸣音的整改缺少客观分析依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TPA分析模型的车内轰鸣排查方法,通过车内的激励源和传递路径构建TPA分析模型,以进
行车内噪声信号测试和分析,进而确定车内轰鸣噪声源。解决现对加速工况下车内轰鸣音的整改主要依靠工程师经验,缺少客观分析基础的问题,能提高车内噪声测试的效率和准确性,增加汽车的舒适性。
[0033]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TPA分析模型的车内轰鸣排查方法,包括:
[0034]S1:通过主观评价确认是否出现车内加速噪音大的工况,如果是,则对问题工况进行噪声测试,并采集车内噪声信号;
[0035]S2:对所述车内噪声信号进行频谱分析,以判断车内噪声是否出现异常频谱,如果是,则将测试数据与主观评价相结合进行噪声的激励源和传递路径的排查;
[0036]S3:根据所述激励源和所述传递路径构建TPA分析模型,并根据所述TPA分析模型对车内噪声信号测试和分析,以确定车内声压、所述激励源的个数及具体位置;
[0037]S4:通过所述TPA分析模型对各个所述激励源和所述传递路径进行试验识别,以确定车内轰鸣噪声的贡献量。
[0038]具体地,利用TPA(传递路径分析,Transmission Path Analysis)对车内产生轰鸣噪声进行分析,如图2所示,通过构建设计阶段及实车阶段的整车典型工况的噪声传递路径的分析模型,利用模型分别在设计阶段及实车阶段拟合得出车内噪声,分析整车各激励源及传递路径对车内噪声的贡献量,对主要贡献量进行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TPA分析模型的车内轰鸣排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主观评价确认是否出现车内加速噪音大的工况,如果是,则对问题工况进行噪声测试,并采集车内噪声信号;对所述车内噪声信号进行频谱分析,以判断车内噪声是否出现异常频谱,如果是,则将测试数据与主观评价相结合进行噪声的激励源和传递路径的排查;根据所述激励源和所述传递路径构建TPA分析模型,并根据所述TPA分析模型对车内噪声信号测试和分析,以确定车内声压、所述激励源的个数及具体位置;通过所述TPA分析模型对各个所述激励源和所述传递路径进行试验识别,以确定车内轰鸣噪声的贡献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TPA分析模型的车内轰鸣排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PA分析模型包括:车内声压计算公式:其中,P为车内声压、H
i
是结构传递函数,f
i
为工作载荷,H
k
为空气传递函数,Q
k
为声学载荷,i为传递路径个数,k为声学激励源的数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TPA分析模型的车内轰鸣排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PA分析模型还包括:测量接收点与激励点之间的频率响应函数,及用各激励点工作时的实际激励输入乘以相对应的频率响应函数所得到的各个传递路径在接收点产生的分响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TPA分析模型的车内轰鸣排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PA分析模型还包括:结构传递模型和空气传递模型;所述结构传递模型用于根据车内的振动源设置参照点和激励点,以确定各个振动源的结构传递函数;所述空气传递模型用于根据车内的噪声源设置参照点和激励点,以确定各个噪声源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雷刘志鹏陆曙光李永乐吴全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