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辊校直机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4921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两辊校直机夹持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顶部啮合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左端延伸至壳体的内部,所述转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辊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电机、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和转动杆,能够带动第一辊轮转动,通过设置卷盘、绳索、支撑柱、固定块和活动杆,能够带动第二辊轮向上移动,使校直机夹持装置两辊能够根据产品的大小进行适当的调节,从而提高使用效率,有利于人们的使用。有利于人们的使用。有利于人们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两辊校直机夹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校直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两辊校直机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校直机是针对轴杆类产品在热处理后发生弯曲变形设计的检测校直装置,目前的自动校直机是一种集机械、电气、液压、气动、计算机测探分析为一体的高科技产品,具有优良技术性能,集中体现在测量精度高,生产节拍快,工件适应能力强等优点,对轴杆类工件的纯圆截面、D型截面以及齿轮或花键的分度圆等部位的径向跳动可实现准确测量。
[0003]目前现有的校直机夹持装置两辊都是固定在固定的位置上,不能根据产品的大小进行适当的调节,从而降低使用效率,不利于人们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两辊校直机夹持装置,具有两辊校直机便于调节效果好的优点。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两辊校直机夹持装置,包括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其中一个侧壁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齿面啮合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的非齿面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贯穿壳体并延伸至壳体的外部,所述转动杆沿其轴线方向设有第一辊轮,所述壳体远离电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转动杆远离第二锥形齿轮的一端连接有卷盘,所述卷盘上设有绳索,所述绳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靠近电机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表面设有第二辊轮。
[0007]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转动杆的左端延伸至壳体的外部并活动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表面与支撑架的内部固定连接。
[0008]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内部与活动杆的左端活动连接。
[0009]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活动杆的右端延伸至壳体的内部并活动连接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顶端和底端均与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
[0010]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底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手扶杆。
[0011]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底板的正面活动连接有抽屉,所述抽屉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把手。
[0012]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底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腿,所述支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动轮。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电机、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和转动杆,能够带动第一辊轮转动,通过设置卷盘、绳索、支撑柱、固定块和活动杆,能够带动第二辊轮向上移动,使校直机夹持装置两辊能够根据产品的大小进行适当的调节,从而提高使用效率,有利于人们的使用。
[0015]2、本技术中,通过第一轴承,便于转动杆进行支撑,通过第二轴承,便于对活动杆进行支撑,通过第三轴承,导向块和导向杆,便于对活动杆进行辅助移动,通过推杆和手扶杆,便于底板进行推动,通过抽屉,便于放置物品,通过支腿和转动轮,便于对底板进行移动。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图1中A的放大结构图;
[001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底板正视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
[0020]1、底板;2、壳体;3、支撑板;4、电机;5、第一锥形齿轮;6、第二锥形齿轮;7、转动杆;8、第一辊轮;9、支撑架;10、卷盘;11、绳索;12、支撑柱;13、固定块;14、活动杆;15、第二辊轮;16、第一轴承;17、第二轴承;18、第三轴承;19、导向块;20、导向杆;21、推杆;22、手扶杆;23、抽屉;24、支腿;25、转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0022]实施例:
[0023]如图1

图3所示,一种两辊校直机夹持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2,壳体2的其中一个侧壁设有支撑板3,支撑板3的顶部设有电机4,电机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5,第一锥形齿轮5的齿面啮合有第二锥形齿轮6,第二锥形齿轮6的非齿面固定连接有转动杆7,转动杆7的一端贯穿壳体2并延伸至壳体2的外部,转动杆7沿其轴线方向设有第一辊轮8,壳体2远离电机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9,转动杆7远离第二锥形齿轮6的一端连接有卷盘10,卷盘10上设有绳索11,绳索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2,支撑柱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3,固定块13靠近电机4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活动杆14,活动杆14的表面设有第二辊轮15。
[0024]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启动电机4,电机4带动第一锥形齿轮5转动,第一锥形齿轮5带动第二锥形齿轮6转动,第二锥形齿轮6带动转动杆7转动,转动杆7带动第一辊轮8转动,第一辊轮8带动卷盘10转动,卷盘10带动绳索11转动,绳索11带动支撑柱12向上移动,支撑柱12带动固定块13移动,固定块13带动活动杆14移动,活动杆14带动第二辊轮15移动,使第二辊轮15与第一辊轮8进行触碰夹紧。
[0025]通过设置电机4、第一锥形齿轮5、第二锥形齿轮6和转动杆7,能够带动第一辊轮8转动,通过设置卷盘10、绳索11、支撑柱12、固定块13和活动杆14,能够带动第二辊轮15向上移动,使校直机夹持装置两辊能够根据产品的大小进行适当的调节,从而提高使用效率,有
利于人们的使用。
[0026]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转动杆7的左端延伸至壳体2的外部并活动连接有第一轴承16,第一轴承16的表面与支撑架9的内部固定连接。
[0027]当转动杆7转动时,通过第一轴承16,能够对转动杆7进行支撑。
[0028]通过第一轴承16,便于转动杆7进行支撑。
[0029]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固定块1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17,第二轴承17的内部与活动杆14的左端活动连接。
[0030]当活动杆14转动时候,通过第二轴承17进行支撑。
[0031]通过第二轴承17,便于对活动杆14进行支撑。
[0032]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活动杆14的右端延伸至壳体2的内部并活动连接有第三轴承18,第三轴承1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导向块19,导向块19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导向杆20,导向杆20的顶端和底端均与壳体2的内部固定连接。
[0033]通过第三轴承18,能够对活动杆14进行支撑,通过第三轴承18带动导向块19移动,能够对活动杆14进行辅助移动。
[0034]通过第三轴承18,导向块19和导向杆20,便于对活动杆14进行辅助移动。
[0035]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底板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推杆21,推杆2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手扶杆22。
[003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辊校直机夹持装置,包括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其中一个侧壁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齿面啮合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的非齿面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贯穿壳体并延伸至壳体的外部,所述转动杆沿其轴线方向设有第一辊轮,所述壳体远离电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转动杆远离第二锥形齿轮的一端连接有卷盘,所述卷盘上设有绳索,所述绳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靠近电机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表面设有第二辊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辊校直机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的左端延伸至壳体的外部并活动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表面与支撑架的内部固定连接。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雷洋何杰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科派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