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包布带自动硫化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3209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5 16: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包布带自动硫化单元,包括旋转部分,升降盘部分,硫化冷却部分,升降驱动部分,抓取脱模部分,夹紧辅助部分,升降盘部分固定在旋转部分中的旋转座上并设置四组,硫化冷却部分中的硫化罐和冷却筒由气缸驱动上下移动,硫化罐内腔大小与模具组件适配,升降驱动部分中的拨叉驱动模具组件沿芯轴杆上下移动,抓取脱模部分中的抓取手在气缸驱动下使模具与包布带分离。其优点是可节省大量蒸汽,自动完成脱模过程,能同时且循环进行硫化、冷却、脱模与装模四个过程,节省时间和人力,提高整个过程的工作效率。提高整个过程的工作效率。提高整个过程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包布带自动硫化单元


[0001]本技术涉及橡胶传动带硫化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包布带自动硫化单元。

技术介绍

[0002]硫化是橡胶包布带在一定的压力、温度和时间下,得到定型的具有实用价值的橡胶包布带的过程,是橡胶包布带生产工艺中重要的一步。橡胶包布带的硫化需要放入硫化罐中进行,向硫化罐中通入大量蒸汽,以保证包布带硫化所需的温度和压力。硫化结束后对模具和上面的包布带进行冷却,冷却完后从模具上取下包布带。传统的硫化罐内腔较大,会浪费大量蒸汽,且硫化罐是固定不动的,模具和上面的带坯,需要人工送入硫化罐内,硫化过程结束后,橡胶包布带从硫化罐中取出,再运送到冷却装置中进行冷却。包布带冷却完后,由人工来把包布带从模具上取下。整个过程需要较多时间和人力,因而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现有的橡胶传动带硫化装置及方法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包布带自动硫化单元,能节省大量蒸汽,有效减少时间和人力的浪费,提高工作效率。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包布带硫化单元,包括旋转部分,升降盘部分,硫化冷却部分,升降驱动部分,抓取脱模部分,夹紧辅助部分,所述旋转部分包括底座,旋转座,内齿轮,外齿轮,电机Ⅰ,减速机Ⅰ,减速机支座,支撑芯轴,轴承,锁扣底座组件,旋转定位组件,所述底座固定在地面,所述支撑芯轴下部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芯轴上部与减速机支座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座套在支撑芯轴外侧,旋转座内表面与支撑芯轴外表面之间上设置有轴承,所述电机Ⅰ与减速机Ⅰ相连接,所述减速机Ⅰ与减速机支座固定连接,所述减速机Ⅰ的输出轴与内齿轮固定套接,所述内齿轮与外齿轮啮合,所述外齿轮与旋转座固定连接,所述锁扣底座组件固定在旋转座上表面,所述旋转定位组件包括旋转定位底座,气缸Ⅰ,旋转定位销轴,定位盘,所述旋转定位底座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气缸Ⅰ与旋转定位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气缸Ⅰ活塞杆与旋转定位销轴固定连接,所述定位盘与旋转座固定连接,所述升降盘部分包括芯轴杆,模具组件,升降套,定位套,所述芯轴杆的底部固定在旋转座上,所述定位套与芯轴杆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套活动套接在芯轴杆上,所述模具组件为若干模具互相叠加而成,各模具活动套接在芯轴杆上并放置于升降套上,所述硫化冷却部分包括硫化罐,冷却筒,硫化大座,导轨Ⅰ,滑块Ⅰ,滑动座Ⅰ,锁扣,锁扣座,上压盖,下压盖,气缸Ⅱ,气缸座Ⅰ,气缸Ⅲ,气缸Ⅳ,限位销轴,限位底座,气缸接头,滚轮支撑组件,下接口组件,所述硫化大座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导轨Ⅰ固定在硫化大座上,所述滑块Ⅰ与导轨Ⅰ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座Ⅰ与滑块Ⅰ固定连接,所述锁扣座与滑动座Ⅰ固定连接,所述锁扣与锁扣座通过铰链连接,所述锁扣与气缸Ⅱ通过铰链连接,所述气缸Ⅱ与气缸座Ⅰ通过铰链连接,所述气缸座Ⅰ与滑动座Ⅰ固定连接,所述气缸Ⅲ通过连接
座与硫化大座固定连接,所述气缸Ⅲ活塞杆与气缸接头固定连接,所述气缸接头与滑动座Ⅰ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底座固定在硫化大座上部,气缸Ⅳ固定在限位底座上,所述气缸Ⅳ活塞杆与限位销轴固定连接,所述滚轮支撑组件固定在硫化大座下部,所述下接口组件包括升降板固定座,下接口座,气缸

,所述升降板固定座固定在硫化大座下部,所述气缸

固定在升降板固定座上,气缸

活塞杆与下接口座固定连接,所述上压盖与硫化罐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下压盖与硫化罐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硫化罐内腔大小与模具相适配,此组件为相同的两套,在硫化组件部分中所述硫化罐底部与滑动座Ⅰ固定连接,在冷却组件部分中由所述冷却筒替代硫化罐,所述升降驱动部分包括升降驱动底座,导轨Ⅱ,滑块Ⅱ,滑动座Ⅱ,滑块Ⅲ,导轨Ⅲ,升降拨叉,气缸

,升降丝杠驱动组件,电机Ⅱ,同步带轮Ⅰ,同步带轮Ⅱ,同步带Ⅰ,所述升降驱动底座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导轨Ⅱ固定在升降驱动底座上,所述滑块Ⅱ与导轨Ⅱ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座Ⅱ与滑块Ⅱ固定连接,所述滑块Ⅲ与滑动座Ⅱ固定连接,所述导轨Ⅲ与滑块Ⅲ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拨叉与导轨Ⅲ固定连接,所述气缸

与滑动座Ⅱ固定连接,所述气缸

活塞杆与升降拨叉固定连接,所述电机Ⅱ与升降驱动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电机Ⅱ输出轴与同步带轮Ⅰ固定套接,所述同步带轮Ⅱ通过同步带Ⅰ与同步带轮Ⅰ相连接,所述升降丝杠驱动组件中的丝杆与同步带轮Ⅱ固定套接,所述升降丝杠驱动组件中的丝杆轴承座与升降驱动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升降丝杠驱动组件中的丝杠螺母通过螺母座与滑动座Ⅱ固定连接,丝杠螺母与丝杆螺纹连接,所述升降驱动部分为相同的两套,分别安装在底座两侧,所述抓取脱模部分包括导轨支架,电机Ⅲ,减速机Ⅱ,同步带轮Ⅲ,同步带轮Ⅳ,同步带Ⅱ,导轨Ⅳ,滑块Ⅳ,抓取移动座,气缸

,芯轴,升降滑动座,固定带座,磁铁座,电磁铁,抓取手,所述抓取手包括T型导轨,导向座,夹爪固定座,气缸座Ⅱ,气缸

,夹爪座,夹爪,所述导轨支架与升降驱动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电机Ⅲ与减速机Ⅱ相连接,所述减速机Ⅱ与导轨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减速机Ⅱ输出轴与同步带轮Ⅲ固定套接,所述同步带轮Ⅳ通过同步带Ⅱ与同步带轮Ⅲ相连接,所述同步带轮Ⅳ通过带轮座与导轨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导轨Ⅳ固定在导轨支架上,所述滑块Ⅳ与导轨Ⅳ滑动连接,所述抓取移动座与滑块Ⅳ固定连接,所述气缸

与抓取移动座固定连接,所述气缸

活塞杆与芯轴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滑动座与抓取移动座固定连接,所述T型导轨与升降滑动座固定连接,所述导向座与导轨Ⅳ固定连接,所述夹爪固定座与导向座固定连接,所述气缸

与气缸座Ⅱ铰接,所述气缸座Ⅱ与夹爪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气缸

活塞杆与夹爪座铰接,所述夹爪座与夹爪固定座铰接,所述夹爪与夹爪座固定连接,所诉固定带座与夹爪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磁铁座与芯轴固定连接,所述电磁铁与磁铁座固定连接,所述夹紧辅助部分包括长支腿,短支腿,夹紧辅助组件,所述夹紧辅助组件包括气缸

,导轨底座,滑块

,导轨

,移动座,夹紧块,所述长支腿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短支腿固定在减速机支座上,所述滑块

与导轨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导轨

与移动座固定连接,所述气缸

通过连接座与导轨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夹紧块与移动座固定连接,所述夹紧辅助组件为相同的两套,分别通过导轨底座与长支腿和短支腿固定连接。
[0005]优选的,将所述定位盘(14)设置在旋转座(2)下表面,在所述旋转座(2)下表面设置有旋转支撑淬火板(86),与滚轮支撑组件(36)相适配,所述升降盘部分在旋转座(2) 上表面沿圆周等距离分布。
[0006]优选的,所述芯轴杆底部设有通孔分别与硫化罐和冷却筒内腔相连通,所述上压盖设有进气孔Ⅰ与硫化罐内腔相连通,所述硫化罐外壁上部设有进气孔Ⅱ,下部设有排气
孔,所述冷却筒顶部设有出水孔与冷却筒内腔相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包布带自动硫化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部分,升降盘部分,硫化冷却部分,升降驱动部分,抓取脱模部分,夹紧辅助部分,所述旋转部分包括底座(1),旋转座(2),内齿轮(3),外齿轮(4),电机Ⅰ(5),减速机Ⅰ(6),减速机支座(7),支撑芯轴(8),轴承(9),锁扣底座组件(10),旋转定位组件,所述底座(1)固定在地面,所述支撑芯轴(8)下部与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芯轴(8)上部与减速机支座(7)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座(2)套在支撑芯轴(8)外侧,旋转座(2)内表面与支撑芯轴(8)外表面之间上设置有轴承(9),所述电机Ⅰ(5)与减速机Ⅰ(6)相连接,所述减速机Ⅰ(6)与减速机支座(7)固定连接,所述减速机Ⅰ(6)的输出轴与内齿轮(3)固定套接,所述内齿轮(3)与外齿轮(4)啮合,所述外齿轮(4)与旋转座(2)固定连接,所述锁扣底座组件(10)固定在旋转座(2)上表面,所述旋转定位组件包括旋转定位底座(11),气缸Ⅰ(12),旋转定位销轴(13),定位盘(14),所述旋转定位底座(11)与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气缸Ⅰ(12)与旋转定位底座(11)固定连接,所述气缸Ⅰ(12)活塞杆与旋转定位销轴(13)固定连接,所述定位盘(14)与旋转座(2)固定连接,所述升降盘部分包括芯轴杆(15),模具组件(16),升降套(17),定位套(18),所述芯轴杆(15)的底部固定在旋转座(2)上,所述定位套(18)与芯轴杆(15)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套(17)活动套接在芯轴杆(15)上,所述模具组件为若干模具互相叠加而成,各模具活动套接在芯轴杆(15)上并放置于升降套(17)上,所述硫化冷却部分包括硫化罐(19),冷却筒(20),硫化大座(21),导轨Ⅰ(22),滑块Ⅰ(23),滑动座Ⅰ(24),锁扣(25),锁扣座(26),上压盖(27),下压盖(28),气缸Ⅱ(29),气缸座Ⅰ(30),气缸Ⅲ(31),气缸Ⅳ(32),限位销轴(33),限位底座(34),气缸接头(35),滚轮支撑组件(36),下接口组件,所述硫化大座(21)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导轨Ⅰ(22)固定在硫化大座(21)上,所述滑块Ⅰ(23)与导轨Ⅰ(22)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座Ⅰ(24)与滑块Ⅰ(23)固定连接,所述锁扣座(26)与滑动座Ⅰ(24)固定连接,所述锁扣(25)与锁扣座(26)通过铰链连接,所述锁扣(25)与气缸Ⅱ(29)通过铰链连接,所述气缸Ⅱ(29)与气缸座Ⅰ(30)通过铰链连接,所述气缸座Ⅰ(30)与滑动座Ⅰ(24)固定连接,所述气缸Ⅲ(31)通过连接座与硫化大座(21)固定连接,所述气缸Ⅲ(31)活塞杆与气缸接头(35)固定连接,所述气缸接头(35)与滑动座Ⅰ(24)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底座(34)固定在硫化大座(21)上部,气缸Ⅳ(32)固定在限位底座(34)上,所述气缸Ⅳ(32)活塞杆与限位销轴(33)固定连接,所述滚轮支撑组件(36)固定在硫化大座(21)下部,所述下接口组件包括升降板固定座(37),下接口座(38),气缸

(39),所述升降板固定座(37)固定在硫化大座(21)下部,所述气缸

(39)固定在升降板固定座(37)上,气缸

(39)活塞杆与下接口座(38)固定连接,所述上压盖(27)与硫化罐(19)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下压盖(28)与硫化罐(19)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硫化罐(19)内腔大小与模具相适配,此组件为相同的两套,在硫化组件部分中所述硫化罐(19)底部与滑动座Ⅰ(24)固定连接,在冷却组件部分中由所述冷却筒(20)替代硫化罐(19),所述升降驱动部分包括升降驱动底座(40),导轨Ⅱ(41),滑块Ⅱ(42),滑动座Ⅱ(43),滑块Ⅲ(44),导轨Ⅲ(45),升降拨叉(46),气缸

(47),升降丝杠驱动组件,电机Ⅱ(48),同步带轮Ⅰ(49),同步带轮Ⅱ(50),同步带Ⅰ(51),所述升降驱动底座(40)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导轨Ⅱ(41)固定在升降驱动底座(40)上,所述滑块Ⅱ(42)与导轨Ⅱ(41)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座Ⅱ(43)与滑块Ⅱ(42)固定连接,所述滑块Ⅲ(44)与滑动座Ⅱ(43)固定连接,所述导轨Ⅲ(45)与滑块Ⅲ(44)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拨叉(46)与导轨Ⅲ(45)固定连接,所述气缸

(47)与滑动座Ⅱ(43)固定连接,所述气缸

(47)活塞杆与升降拨叉(46)固定连接,所述电机Ⅱ(48)与升降驱动底座(40)固定
连接,所述电机Ⅱ(48)输出轴与同步带轮Ⅰ(4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卫锋吴志强李敬涵刘焕义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